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5|回复: 1

[肾病] 不同运动强度对肾脏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1 09: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青岛
不同运动强度对肾脏的影响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  罗仕云,方如美,陆恩峰,李国璋,李全岳,刘铁牛
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01期


    随着运动康复治疗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脂代谢异常等方面的有效性得到普遍认识,慢性肾病的运动康复治疗也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仍存在着很多争论,因为长期以来对肾病患者一律倾向于限制运动,高强度运动会导致慢性肾病进一步恶化。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运动康复有利于改善慢性肾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贫血,而且还能增加患者的最大耗氧量,增强体力,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肾脏的影响,给慢性肾脏疾病运动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名新入伍战士,均为男性,年龄为18~21岁,身体健康。

1.2  研究方法 分组和检测方法:将200名健康战士随机分成高、低强度运动两组,高强度运动组100名进行3000m越野跑步,低强度运动组100名进行3000m步行,所有参加者运动前2h至运动后留取标本前均不饮水或进食其它食物,两组运动前均排尿并留取尿标本进行尿液分析,抽静脉血查血肌酐、尿素氮,运动后2h(从开始运动起2h)排尿、记尿量并留取尿标本进行尿液分析检查,抽静脉血查血肌酐、尿素氮。尿液分析采用优特-300尿液检测仪,肌酐、尿素氮采用雅培Aeroset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略

2  结果

2.1 两组尿蛋白、血尿阳性率比较  高强度运动组尿蛋白、血尿阳性率分别为84%(84/100)、92%(92/100),低强度运动组分别为1%(1/100)、2%(2/10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分别为140.95、162.59,P均<0.01)。

2.2  两组尿量比较  高强度运动组2h尿量为43±10.12ml,低强度运动组为80±14.83ml,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20.61,P<0.01)。

2.3 不同运动强度运动前后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  高强度运动组运动后血肌酐、尿素氮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强度运动组运动后血肌酐、尿素氮亦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1(略)。

3  讨论

3.1  高强度运动对肾功能的影响

  运动时血液向肌肉、心脏及肺脏的分配增加,肾血流量下降,下降程度与运动强度及心率成负相关,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使肾血流量下降达50%~75%,造成肾血流下降的机理主要是由于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肾脏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引起肾血管收缩。近年来有研究指出运动可以增加肾组织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引起肾血管收缩,造成肾血流下降。慢性肾炎患者运动时肾血流量下降比正常健康人更大些。肾血流量下降导致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及尿量减少。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强度运动后尿量明显减少,而运动后血肌酐、尿素氮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原因可能是短期高强度运动对健康人肾脏损害为一过性损伤,且运动前、后相隔时间短,因此即使高强度运动使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而血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升高。

3.1.1  运动性蛋白尿

  运动性蛋白尿的阳性率、蛋白排出量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密切相关,其中运动强度远较运动时间对蛋白尿的影响大。运动性蛋白尿的发生可能与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增强有关,上述变化引起肾血管收缩,肾缺血、缺氧,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造成尿蛋白排泄量增加。文献报道,高强度运动可降低肾小球滤过膜表面负电荷层阻止蛋白质滤过的电荷屏障作用,从而出现蛋白尿。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强度运动组(3000m越野跑步)运动后84%参训者出现尿蛋白阳性。而尿蛋白排泄量和肾组织学病变的进展密切有关,提示高强度运动可造成或加重肾脏损害。

3.1.2  运动性血尿

  运动性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及肉眼血尿,与运动性蛋白尿类似,其发生率与运动量大小密切相关。本研究显示,高强度运动组运动后92%出现血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是运动性血尿的病理基础,由于高强度运动导致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Ca2+内流,细胞内Ca2+过高,继而出现一系列线粒体功能异常,并产生氧自由基,最终导致细胞损伤及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出现血尿。

3.2  低强度运动对肾脏的影响

  慢性运动对肾脏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在临床实践中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仍存在着很多争论。Heifets等报道了8周游泳运动使3/4肾切除的大鼠模型的肾小球滤过率相对于安静组增加了24%,尿蛋白排泄率减少1/2。Johansen提出每周3次或以上的长期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对慢性肾病患者是安全的。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强度运动组(3000m步行)运动后没有明显蛋白尿及血尿,尿量明显多于高强度运动组(3000m越野跑),提示低强度运动不导致或加重肾脏损害。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运动可导致尿量减少及蛋白尿、血尿,可能造成或加重肾脏损害,提示高强度运动对肾脏疾病患者不利,可能会加重肾损害的进展。低强度运动没有出现少尿及血尿、蛋白尿等肾脏损害的依据,给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可适当进行锻练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3: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安庆
学习了。{: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19 23:18 , Processed in 0.0244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