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6|回复: 0

[术后注意事项] 肾移植术后高血压的原因、诊断和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9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日照
       移植术后高血压是由原病肾、肾动脉狭窄、排异反应、免疫抑制剂及其他药物
等多因素造成的。多数患者单一药物治疗不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的程度,需联合用
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对于预防免疫抑制剂引起
的慢性肾毒性、以及慢性排异反应有益。


  心脑血管病是功能正常的肾移植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高血压(HT)也是肾移
植受者常见的并发症。本文讨论肾移植术后高血压的发生原因,病理生理,临床特
征,诊断和治疗。

1 高血压诊断标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年)采用了WHO/ISH 高血压治疗指南 (1999年)
的分类标准,即理想血压<120/80mmHg,正常血压<130/85mmHg,正常高值130
-139/85-89mmHg,高血压为140/90mmHg。

2 发生率

  肾移植术后近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为90%,稳定期约为60-70%;胰腺联合移植
术后1年HT发生率为44-54%,而同机构同期单独肾移植HT的发生率为85%(2) ;
胰肾联合移植膀胱引流者,HT的比例和程度均低(3) 。北美一组5251例儿童肾移植
的统计资料,术后5年时HT为58%,尸体供肾多于活体供肾,12岁以上受者多于12
岁以下,有急性排异反应者多于无急性排异者,黑人受者多于白人(4) 。

3 高血压对移植4 肾功能的影响

  Mange等统计了277例肾移植,术后1年时有高血压者,强烈预示移植肾功能衰
竭。儿童肾移植中,多因素分析显示,HT是导致移植肾功能衰竭仅次于急性排异反
应的第2位影响因素,HT者肾功能衰竭的相对危险度为1.4。但也有资料显示了相反
的结果,Opels等统计了29715例肾移植患者,随访7年,发现HT与慢性移植肾功能
衰竭无关(5)。

5 移植6 术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包括糖尿病、胰岛抵抗、肥胖、高血脂、左心室肥厚、缺血性心脏病、细胞外
液容量增多、移植肾功能减退、免疫抑制剂等。移植肾功能障碍预示晚期HT,术前
多次输血可降低HT的危险。再次移植、配型、急性排异不增加HT的危险(6)。

5 移植后高血压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病因可分为受者原因(原病肾、高血钙、移植红细胞增高症等),移植肾原因
(排异反应、移植肾动脉狭窄、移植肾复发或新发肾脏病),免疫抑制剂(CsA、
糖皮质激素),原发性高血压复发,高血压病供者的供肾传递等。

5. 1 病肾
  移植肾功能正常者,原病肾引起高血压的实际发生率不详,临床统计显示,是
否切除原病肾高血压的发生率不同,表明原病肾在移植术后高血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引起HT的机制为过度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激活交感神经系统(7)。

5. 2 高血钙
  肾移植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高血钙,进而造成心排出量增多,外周血管
阻力增加,肾素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导致高血压。

5.3 红细胞增多症
  大约20%肾移植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红细胞增多症,当外周血红细胞增多后,血
液粘稠度升高,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导致高血压(8)。

5.4 排异反应
  急性排异反应时肾素和缩血管物质增多,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功能减退,水
钠潴留。慢性排异反应者高血压的发生率可达72%,并且是环孢素时代之前高血压
的主要原因,慢性排异反应是缓慢的、进行性的血管病变和/或肾实质纤维化,血
管的形态学改变是慢性排异反应时高血压的病因。

5.5 移植肾动脉狭窄
  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为1%-23%,由于没有敏感的特异的非侵袭性诊断方法,
故实际的发生率不详(9) 。狭窄达50%时即可引起肾血性高血压,并且是收缩压升
高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弥漫性或局限性。造成狭窄的原因有供肾动脉狭窄,取肾、
灌注及移植过程中造成内膜微小撕裂,外科吻合技术所致等。危险可素包括年幼的
供肾(<5岁)及端对端动脉吻合。供肾单支和多支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无区别;单
支血管中保留动脉瓣也未能减少狭窄的发生。狭窄形成后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
高,导致高血压。

5.6 移植肾复发性或新发肾脏病
  包括移植肾原有肾病或复发,以及新发生的肾病(10)。

5.7钙调素抑制剂
  环孢素A可引起健康者、肾移植及其它移植者高血压,原因是多因素及相互交
错的。动物实验显示CsA可直接引起血管收缩,血管内皮释放内皮素,血管对NO和
乙酰担碱的反应性降低,前列腺等血管扩张剂减少(11) 。 健康志愿者口服CsA10
mg/Kg.d可引起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对于CsA治疗的肾移植者,正常夜间
血压下降的节律消失,停用后可改善或恢复。CsA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简述为(1)
对血管平滑肌的直接作用,(2)交感神经兴奋,(3)肾素系统活性增高,(4)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普乐可复影响血压调节机制,但对平均动脉压的作用较缓和
(12)。

5. 8皮质激素
  移植术后治疗剂量的可的松可导致20%的高血压。肾肝移植后,选择性撤退激
素,可导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或抗高血压药物的减量。肾移植患者选择性撤退
激素,15%可停用抗高血压药物。糖皮质激素引起高血压的详细机制不明,有以下
几个方面:(1)影响水电解质平衡,(2)增加对内皮素-1和血管紧张素的敏感
性,(3)血管平滑肌糖皮激素受体的密度增高,(4)前列腺素减少(13)。

5.9高血压病患者供肾的传递
  高血压可以通过供肾传递。Rettig等将高血压SHR大鼠的肾脏移植给无高血压
的大鼠,受者可发生高血压;接受有高血压家庭史的供肾,发生高血压的机率更高
; 接受高血压患者、或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的供肾,可发生高血压或平均血压升
高;供肾高血压超过10年者,受者高血压的危险系数为1.36;供者高血压时间是移
植肾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受者,接受正常血压供肾者,血压可降至正常。
但机制不明(14,15)。

6 临床特点及诊断

6.1 原病肾
  由于周围血肾素水平测定作为筛选不具有特异性,影像学也无特征性表现,故
诊断较为困难。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原病肾所致高血压:(1)移植前无高血压病
史的年轻患者;(2)严重及难以控制的高血压;(3)排除其他可确定的病因。

6.2 急性排尿反应
  多发生于6个月之内;发生迅速,病程短,血压较高;随排异反应的控制,高
血压可逆转;通过细针穿刺或活检可确诊。

6.3慢性排异反应
  发生于6个月之后;发生缓慢,进行性,轻中度增高,伴有肾功能损害,高血
压不可逆转;通过移植肾活检诊断(16)。

6.4移植肾动脉狭窄
  对于新近发生的,难以控制的,伴有肾功能减退者,应予怀疑。也有文献报道
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肾功能急剧减退,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不详。彩
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广泛,但重复性差,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操作者技能。核素肾图
或开搏通试验肾图缺乏标准化。螺旋CT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无大宗可对照的资料。诊
断的金标准为选择性血管造影,可用碘或Co2造影剂,但碘离子对肾脏有损害,且
可造成出血、血管内膜损伤等。Co2造影剂无肾毒性,并能获得高质量图像(17)。

6.5环孢素所致的高血压
  临床可分为剂量依赖性急性血压升高、慢性不可逆性血压升高两种类型。特点
为舒张压轻度升高;正常夜间血压下降的节律消失;容量依赖性,应用利尿剂后血
压可改善;停用CsA后血压可能改善。

7治疗
7.1 目的
  将血压降至正常,同时不会对移植肾造成明显损害。
7.2 目标
7.3 术后近期血压降至160/190 mmHg以下,中远期降至140/90 mmHg以下。
7.4 策略
  (1)严重的高血压,如200/120 mmHg,需迅速处理;(2)降压治疗应逐渐
缓慢,以达到理想的程度,过快和过强的降低血压,可导致器官缺血;(3)一类
药物无法控制血压,应更换另一类,或加用另一类。(4)应用的药物品种越少,
药物之间不良的相互作用就越少;(5)如出现不能耐受的药物之间不良相互作用
,应更换另一类。
7.5 药物治疗
  理想药物的标准 (1)有效降低血压;(2)与免疫抑制剂合用时,不增加药
物相互作用而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3)减少高血压所伴发的中风、心肌梗塞及
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无肝肾毒性;(5)对所有人种均有效;(6)对血
糖、血脂和心率无不良影响;(7)易于调整用法;(8)不引起耐受;(9)价廉


  目前的六大类,100多种抗高血压药物,没有一种完全符合上述标准,也没有
某种药物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种类。(1)
  利尿剂 早期作用为减少血容量,长期作用为减少血管对交感神经的反应性。
适应于有水钠潴留的高血压。钠负荷、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可能减弱利尿剂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也可能导致利尿剂对促钠排泄和抗高血压
作用的耐受。环利尿剂可致高血钾(18)。
  (受体阻滞剂 降压的详细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不清。临床上对非移植 肾不影响
滤过率,对肾血流或肾血管阻力无明显作用。所有(受体阻滞剂降低收缩压的作用
是相当的,即对某种(受体阻滞剂无效,则对其他(受体阻滞剂也会无效。适应于原
病肾或环孢素引起的高血压, 并作为有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病史者的一线治疗。突然
停药可致反跳,故应在1-2周内逐渐停药(19)。
  钙离子拮抗剂 对血管和肾血液动力学的作用:(1)降低平均动脉压,(2)
降低肾血管阻力,(3)增加肾血流量,(4)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选择钙拮抗剂的
理由:(1)减少灌注的损伤,(2)保护CsA引起的肾毒性,(3)减少移植肾功能
延迟的发生率,(4)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率(2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其优点有:(1)有效降压;(2)减 少
蛋白尿;(3)降低血色素;(4)无明显代谢不良反应;(5)保护肾结构;(6)减
少生长因子(慢性排异反应和CsA)引起的慢性肾损伤。不良反应包括:(1)移植
肾有效血流量下降;(2)血浆肾素活性下降;(3)高血钾。移植后早期应用有很
多不良反应,故肾称植患者不主张早期应用ACEI(21)。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T1拮抗剂) 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 对血管
紧张素的反应而降低血压。可有效降压,减少蛋白尿,降低血色素(红细胞干细胞
存在血管紧张素受体),不影响免疫抑制剂的作用。目前主要用于ACEI治疗后发生
干咳的患者(22)。
  药物的选择 (1) 钙拮抗剂:多数情况下作为一线用药,(2)联合用药:多
数肾移植病人对单一药物无效,需联合用药。 合并其他疾病时药物的选择 合并冠
心病,或心肌梗塞后,选择(受体 阻滞剂;合并前列腺增生症,选择(受体阻滞剂
;合并红细胞增多症或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选择ACEI或AT1拮抗剂。 抗高血压药
物疗效比较 钙离子拮抗剂,(受体阻滞剂,ACEI和AT1 拮抗剂抗高血压的作用相当
。 原病肾高血压的治疗 首先选择抗高血压药物,如ACEI,AT1拮抗 剂或钙离子拮
抗剂。对于不能控制的高血压,可行双侧肾切除术,临床资料证明,肾切除术可控
制血压,但肾切除术后血压不能很快下降,且没有超过6年的随防资料(23)。
  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过高的患者可行静脉切开放血术;ACEI和 AT1拮抗剂
可降低血色素。茶碱也可降低血色素,但由于其不良反应, 不被推荐用于此类治
疗(24)。
  移植肾动脉狭窄 (1)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局限性狭窄最常用的方法。
微创、短期成功率高,但缺乏长期随访(>2年)的结果;(2)手术成形:需要熟
练的手术技巧,移植肾丢失的比例较高;(3)药物治疗:适应于高手术风险者、
肌酐稳定者、血压易于控制者。不良反应较小。

8. 结论
  移植术后的高血压,是肾移植术后功能正常的肾移植患者,移植肾功能 衰竭
、心血管病残、心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
  移植术高血压是由于原肾、肾动脉狭窄、慢性排异反应、免疫抑制剂及 其他
药物等多因素造成的。
  快速降低血压可减少肾血流量,造成移植肾血栓形成,或功能障碍。 多数患
者单一药物治疗不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的程度,需联合用药。 ACEI和AT1拮抗剂对
于预防免疫抑制剂引起的慢性肾毒性及慢性排异 反应有理论上的益处。

                                                               高江平 敖建华 李炎唐 综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19 11:59 , Processed in 0.0267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