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寒秋:
药品供应商叫我这种情况每次服500毫克,每日3次(没有告知与食物同服事宜)。 如果根据杨医生您说的国际推荐剂量,每天1000毫克,我这种胶囊是每颗250毫克的,不好分配啊。我当然也想这样服,毕竟药吃得越少越好,副作用就轻,可不可以象我们服FK506一样,将一颗胶囊分开,装在在药房购买的空胶囊内服用?(也就是将一颗250毫克的更昔洛韦分做三颗,再加上一颗250毫克的完整胶囊,不就正好每天1000毫克?)可以吗? 顺便告诉一下,我的体重只有51公斤的样子,用药应该与体重有关吧? 不死鸟:
我试着翻译一下 口服更昔洛韦在肝脏移植受者预防CMV疾病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的结果,多民族临床试验。 作者:F.Saliba,H.Bismuth,E.Gane,G.Valdecasas,J.O'Grady,M.Behrend,M.D.Pescovitz,T.Pruett,K.Hockerstedt,C.Br5oelsch,G.Min3o-Fugarolas,D.Houssin,C.迪维斯,M.亨利,J.Erhard.,L.Kam,P.King,S.Lyman,C.A.Robinson. 。Ganciclovir国际移植学习小组,Roche全球性发展,帕洛阿尔托,加州。 Resumen:目的:确定口服更昔洛韦的安全和效力对原位肝脏移植(OLT)受者术后Cytomegalovirus(CMV)疾病(CMVD)的预防。 方法:在1993年12月和1995年之间4月,304个OLT接收者被随机化(1:1)接受口服更昔洛韦ganciclovir1000毫克tid或匹配的安慰剂。随机化是有层次的根据接收者CMV血清学状态。器官捐献者/消极患者从研究对象中被排除了。当患者能采取疗程以后(不晚于肝脏移植后10天)直到第14个星期在移植以后研究药物被执行了。低药量acyclovir的短疗程仅仅考虑到精确的单纯急性疱疹感染的治疗。患者被评估了为CMV传染的证据,CMV疾病、拒绝、机会的传染和可能的药物毒性在指定的间隔时间6个月。 结果:在预定的暂时的分析过程中间-1995年,285名患者注册了,184完成了研究并且101名患者保留在继续研究。278个主题,139在各条治疗组织里,有数据被访问在治疗组之外和治疗组之内在分析。23/139患者(17%)在安慰剂和5/139患者(4%)在口服ganciclovir组感染了CMV疾病(p=0.0003由logrank测试在生存分析)。只1/5名患者在开发CMVD的口服ganciclovir组有组织蔓延性疾病(CMV肝炎);残余4有CMV综合症状。13/23名患者与CMVD在安慰剂组有组织蔓延性疾病,主要为肝炎。另外的3名患者,所有在安慰剂,从研究疗程被撤出了和治疗以IVganciclovir由于临床怀疑但未经确认,CMV疾病。总体看来,口服ganciclovir很好被耐受了。对数据的最后的分析为:所有304个主题注册在这项研究将被提出。 结论:对口服ganciclovir的用途对原位肝脏移植术后CMV疾病的预防是一个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布衣: 呵,呵,翻译的真不错,不死鸟是属于悟性很高的人.
----寒秋,你理解的计量不对,不是每天1000MG,而是每次1000MG,一天三次.
你的体重50公斤是够苗条的. 对于移植病人,口服更昔洛韦其实是固定计量,还真不按照体重计算. 但你说的也有道理,静脉的更昔洛韦确实按照体重来计算用量.
所以按照规范,你应该用一次1000毫克,每天三次. 但如果你用每次500毫克,一天三次,也不无道理,也可以接受. 寒秋,总结你的这次的病情: 1.你的转氨酶升高两种可能,一个是CMV肝炎,另外一个是排斥. 2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你肯定有巨细胞感染(ANTIGENEMIA的化验证明),但是否是巨细胞肝炎发病,没有确切的证据. 3.你的病理以炎症为主,你的医生解释为CMV引起的炎症,但其实排斥的主要表现就是汇管区的炎症.而CMV并不主要以炎症为表现. 4.从治疗上,既然化验已经证实有了巨细胞感染,无论是否发病,那都一定是要治疗的.所以你的静脉加口服的治疗方案是完全正确的.这样对于预防未来的可能感染和慢性排斥都有好处. 5.至于口服的计量问题,你的体重确实是非常轻了,所以如果你是我的病人,口服药物又是自费,我会建议你按照500mg一次,每天三次来口服.虽然不符合国际的规范,但知道北美的病人体重都在100公斤以上.所以对于一个50公斤的患者,适当减量是符合原则的.而且按照目前的移植技术,复发的巨细胞感染也不是什么太可怕的事情,是完全可以治疗的.巨细胞感染已经不象10年,15年前那样了可以造成严重的并发感染. 6.临床,我们也确实对于一些肾功能不好的病人减药量的.但在治疗下,无论是低或者高计量,复发的可能性都是很低的.
至于巨细胞特意性的免疫球蛋白,并不是我们常规应用的治疗手段,临床的效果也不是很确切,治疗周期比较长而复杂,至于费用我不清楚国内的情况.
但从预防感染上来讲,口服更昔洛韦已经足够好了. 更昔洛韦,每天1000mg,分为两次或者三次口服是错误的.
1.移植初期,机体的各个器官代谢没有恢复正常,所以肝功能和肾功能,还有肠道的吸收功能都不稳定,这样FK浓度也不稳定,所以需要很频繁的测量药物浓度,等到机体基本恢复后,在相同的计量下,药物浓度也持续稳定一段时间后,FK的药量也就稳定了.测量的间隔就可以更长些.所以从理论上讲和从临床实际观察,两者的浓度一般不是很一致.
2.肌肝清出率比血液的肌肝更能准确和早期的反应肾功能的情况.更敏感.
------------------------------------------------------------------
独立寒秋: 关于巨细胞的一点疑惑 我当日发现巨细胞时,肝功能本是正常的,谁知输了更昔洛韦的头几天,肝功能中的谷丙、谷草反而较大幅度地上升,但几天后又出现下降情况,如下: 05.1.17谷丙63直接胆红素6.8506浓度2.2 05.1.20发现巨细胞 05.1.24下午3点输更昔洛韦 05.1.25谷丙149谷草71 05.1.28谷丙269谷草161总胆红素26直接胆红素7浓度2.1 05.2.3谷丙201谷草91白细胞2.97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4.4,淋巴细胞百分比45.5浓度1.2,当日将506由每日2毫克增加为3毫克 05.2.7谷丙158谷草66白细胞3.15中性45.6%,淋巴50.2%浓度2.7 近日,一位病友发现巨细胞时,输液后居然出现了同样的情况,随后电话问我,才引起我的注意。这是什么原因呢?药物副作用?
有两个问题请教布衣长老和各位朋友: 1.我发现周围的肝移植朋友无一例外,脸面颜色都是灰暗、黝黑的,尤其是服用新山地明的移植朋友。我因为“天生丽质”,皮肤较白,所以还不是那样,但感觉有那个趋势。朋友们是这样吗? 2.布衣,我知道更昔洛韦对体内已有的巨细胞病毒有预防作用,如果我口服三个月后,它对日常生活中新感染的巨细胞病毒有没有抑制作用呢?
布衣:
[天生丽质]的寒秋,问题很好,其实移植后的CMV感染就是有复发型的,或者新感染型的,或者是由于从供体获得的几类.
更昔洛韦能预防所有的类型.
独立寒秋:
迷惑的巨细胞病毒:请布衣明断 我的巨细胞颇有点意思: 2005.1.20:病毒抗原检查发现每5万个白细胞中含有78个巨细胞病毒,强度+++; 2005.1.24:输更昔洛韦治疗; 2005.1.25:发现肝功能异常(1.17查正常),谷丙、谷草上升; 2005.1.28:谷丙(269)、谷草(142)继续上升; 2005.2.3:谷丙、谷草下降; 2005.2.6:3个巨细胞病毒/5万个白细胞中(参考值:〈5个/5万个白细胞属于正常); 2005.3.25:肝功能正常; 2005.4.12:38个/5万个白细胞,软硬强度+++; 2005.4.13:换家医院作抗体检查,居然两个阴性! 2005.4.16: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又开始输更昔洛韦; 2005.4.26:7个/5万个白细胞,接近正常。 今天4.28继续输液,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继续输呢还是换成口服? 检查的医生说,药物对我还是很敏感,可能我不是受供体的感染。 我迷惑的是:为抗排斥,我已经加大了免疫抑制剂用量,应该说抗病毒能力很低,输液10天居然有如此效果,是不是4.12日的检查错误?!而我隔床的那位仁兄,本来只有31个巨细胞病毒/5万个白细胞中,输液15后居然增加到42个/5万个白细胞中;另一位女性病友,输液两星期后,也从38个增加到78个,令人哭笑不得。 请布衣明断!
布衣: 寒秋,我说过的,这种检查CMV的方法,虽然敏感,但受技术员水平的限制.数字有可能不准确的, 道理是虽然细胞的染色很有特异性,但最后的一步骤是要技术员在荧光纤维镜下来用眼睛来数. 所以,,,,,,,,,,
另外感染了CMV,那永远都感染,但是否发病是关键,
所以对于你肝移植的人来讲,用预防的策略是对的,但预防用药物的目的不是完全消灭病毒,也不可能完全消灭病毒,只是抑制其,不让它发病,控制超过一年后,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免疫药物浓度减少,,,,所以一年后很少发病.也不需要用用药物了.但如果你愿意化验病毒,完全有很大的可能性还是阳性的.可已经无关紧要了.
所以你不需要再考虑CMV感染的问题,只要不发病,你就忘记它算了,完成你的口服更希落韦的正常疗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