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67|回复: 7

[术后注意事项] 温馨提醒:健康管理助移植患者迈向新生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4 11: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普陀区
本帖最后由 大光 于 2011-8-14 11:19 编辑

    在移植手术成功后,移植受者常会放松警惕,忽视了术后管理,如不坚持听从医生指导和采取不恰当的饮食作息方式等,结果往往影响移植效果,使来之不易的“第二生命”昙花一现。事实上,手术成功仅仅是移植受者迈向“新”生的第一步,对移植受者的威胁不仅有来自排斥反应、药物毒性、感染等的医学因素,没有系统地接受健康指导和忽视自我健康管理对长期生存也有很大影响。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包括监测、评估、干预三个环节。合理的健康管理可以帮助健康人群维护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和相应的医疗支出。对于移植受者,健康管理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移植受者比常人更易受到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系统的治疗和自我健康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途径尽早解决问题,将有助于移植受者维系与移植器官之间的协同作用,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术后生存。因此,移植受者切莫忽视术后“健康管理”。
   
    简而言之,移植受者的自我健康管理可以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坚持清淡为主,合理搭配的膳食原则
   
    移植受者应遵循饮食的“三低一高三适量”的原则,即低盐,低糖,低脂肪,高维生素和适量的优质蛋白、胆固醇和钙质。
   
    ◆低盐  手术后早期和康复期均需低盐饮食,每天摄入食盐约3-4克或酱油15-20毫升为宜,如无高血压、水肿、尿少等,可以适量增加食盐,但每天不宜超过6-8克。腹泻、多尿或夏天多汗时,可适当增加食盐,防止低钠血症。
   
    ◆低糖  不宜进食过量糖制品,易诱发糖尿病。移植术后早期,米饭每天250克左右,进入维持期后可逐渐增加至每天500克。但需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血糖急剧升高。富含糖分的水果也不宜过量进食,一般以不超过250克/天为宜。
   
    ◆低脂肪  宜清淡,忌油腻。食用油宜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性油脂不宜多食。
   
    ◆高维生素  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每天应食用400-500克,水果每天应食用100-200克。红、黄、绿等深色蔬菜和水果含营养素比较丰富。尤其是富含铁、锌、硒、硅的蔬菜和水果应注意补充,如菠菜、莼菜、蕨菜、桑椹干、杏等。
   
    ◆适量的优质蛋白  免疫抑制剂能加速蛋白质的分解并抑制合成,从而使蛋白质消耗增加,故移植术后宜适量增加优质蛋白的供给,每天应吃125-200克。优质蛋白主要是动物性蛋白,如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但不宜过多食用植物性蛋白,如大豆、花生等,其代谢后会产生大量胺,加重肾的负担。
   
    ◆适量的胆固醇  每天饮食中胆固醇含量应小于300毫克,相当于一个鸡蛋黄的含量。
   
    ◆适量的钙质  钙的摄入量以每天800毫克为宜,可防治骨关节病。钙的来源以奶制品为最好,含钙量和吸收率都较高。其他含钙量丰富的食品包括:鱼罐头、鱼松、虾皮、浓骨头汤及绿叶蔬菜等。在烹调鱼、排骨等食品时,可适量放些醋,有利于钙的溶解。
   
    【温馨提醒】有些移植受者在术后急于进补以增强体质,但补品有可能会干扰抗排异药物的应有作用,从而诱发排斥反应。比如白木耳、黑木耳、香菇、红枣、蜂蜜、蜂皇浆及人参等,移植受者应该慎用。
   
2、坚持遵循医嘱、合理用药的治疗原则
   
    移植受者术后必须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使免疫系统能与新器官和睦相处。而一些移植受者却因术后懈怠、自以为恢复良好和对免疫抑制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等各种原因不按时复诊或擅自减药、换药、停药,结果往往导致排斥反应的发生,造成脏器衰竭。这些因不遵医嘱,不合理用药而影响移植效果的事例屡见不鲜,而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移植失败是非常可惜的。
   
    由于移植受者用药比较特殊,药量不够会引起排斥反应,用药过多会对人体各器官和功能造成损害,移植受者的用药必须谨遵医嘱。在用药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移植受者都可以及时与医生沟通,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例如,对于那些因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而出现肝肾毒性、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等不良反应的移植受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毒副作用较小的抗排斥药物,如吗替麦考酚酯骁悉等,但绝不可以擅自减药、停药、换药。因为医生配药时会根据各项体征指标,综合考虑在维持人体免疫抑制的同时,通过药物相互作用加强吸收或适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自行换药或调整剂量非但不能起到这种效果,还可能导致药物中毒。
   
3、坚持适度锻炼,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
   
    移植受者不应惧怕运动,适当地开展运动有助于移植受者术后的康复,不但还可以使移植受者抖擞精神,更好地重新融入工作和生活。但移植受者锻炼身体需把握适度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过度运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每天的运动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左右,尤其是50岁以上的移植受者。并且,早晚各锻炼半小时,效果或优于1个小时的集中锻炼。
   
    移植受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循序渐进的锻炼计划。为了避免运动造成损伤和意外,移植受者的整个运动过程应包括:热身、运动以及恢复和放松等阶段:
   
    ◆热身  可通过适当的伸展运动进行热身:如弹性锻炼、体操和瑜伽等,在运动前伸展一下四肢,缓慢的拉伸肌肉和韧带,旋转各个关节,有助于防止运动中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长期坚持伸展和弹性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和韧带的血液供应,增加活动范围和弹性。
   
    ◆运动  适宜移植受者开展的运动方式包括持续有氧运动和适度的力量锻炼等。
   
    持续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跳绳、健美操、游泳、骑自行车、划船、滑雪、滑冰、爬山等。这些运动均需要很多组的肌肉同时参与,可以增加心肺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组织氧的利用率。坚持长时间(30分钟以上,1小时以内)低强度的有氧运动等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降低血脂、血糖,特别是对于肥胖的移植受者,有助于控制体重。
   
    适度力量锻炼:如哑铃、臂力器及力量训练辅助器械。反复的肌肉收缩,有助于增加肌肉的力量和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恢复和放松  如气功和冥想中特有的调身、调息、调心的放松方式,可以松弛肌肉,减轻肌肉紧张,增加肌肉和内脏的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减轻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的精神症状,达到运动恢复和放松的效果。
   
4、坚持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信念原则
   
    移植受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不少移植受者会因为担心别人异样的眼光和长期抗排斥治疗的经济负担等各种问题而陷入焦虑和抑郁,影响术后康复。因此,移植受者在术后可以寻找一些让自己快乐的方法,保持一颗豁达、乐观、积极的心,发挥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一种积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身心得到释放;用童心拥抱生活,用成熟理解生活,懂得感恩,善待身边的人;多和朋友聊天交流健康心得,不要封闭自己;在身体和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和朋友及家人一起去远足,放飞亲情。
   
    同时,亲朋好友在其移植术后需要对移植受者给予更多的关爱,帮助其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重新融入生活。
   
    移植受者也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器官移植病友团体,适度开展文体活动以丰富生活。如针对中国器官移植受者开展的“橙心”关爱行动,通过“小溪俱乐部”等平台每年都会举行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如小溪健康课堂、“健康秀起来”系列活动、“橙心”社区活动等,通过参加这类活动,可以增进患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获得权威专家的康复指导,帮助和鼓励移植受者更好地适应“新”生。

日期:2011-08-13 作者:朱同玉 来源:文汇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11: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本帖最后由 大光 于 2011-8-14 19:07 编辑

原来文章的作者是楼主的主刀医生。{:soso_e181:}
去年朱同玉来青岛讲过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5 13: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齐齐哈尔
{: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5 15: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南昌
保养是我们这些移植本人不可马虎的事情,特别是新病人,虽然不必忧心忡忡,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小心没有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9 23: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疆乌鲁木齐
  开始还以为是天若有情写的呢.........
  哈哈,感谢楼主的分享呀!!真不错,很实用。Study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6 22: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珠海
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5 14: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17:5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受益匪浅!多多益善!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20 13:01 , Processed in 0.0276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