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9|回复: 3

[药物相关] 护肝药_哪些药物能保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3 14: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海拉尔 于 2012-11-3 14:40 编辑

哪些药物能保肝
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刘士敬

肝炎病人的治疗包括了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除了吃药,病人自己要做的也非常重要,这就是所谓的肝炎的一般治疗。主要包括3个方面:休息、饮食和避免饮酒,现在心理调节也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肝炎的急性期和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而当病情明显好转时,则可适当活动。关于饮食问题,应以病人详细情况而定。一般在肝炎患者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或有较深的黄疸时最好清淡饮食,脂肪性食物可使此类患者恶心加重,甚至导致呕吐。尤其脂肪肝的病人更应该清淡饮食,配合减肥。当黄疸明显消退时,可进清淡可口的食物。但无论什么肝炎的患者都应绝对避免饮酒,饮酒会加重肝细胞的坏死,加速向肝硬化的发展。

2药物治疗。保肝药的特点是促进受损的肝细胞再生,促进肝细胞修复,保护肝细胞免于损伤或减轻损伤。如通常使用的护肝片、联苯双酯、复方益肝灵等等。它们实际是各种肝病的通用药物,主要起辅助治疗作用,并非根本性治疗措施。

(1)中药提取物

1)五味子类:从五味子的成熟果子中提取,如联苯双酯、肝得宁、五酯滴丸、六味五灵片等,能快速有效地降低ALT,但停药后易反弹。而且对AST的作用不明显,有些慢性肝病患者服用后还会出现AST的升高。ALT恢复正常后,应逐渐减量。

2)甘草酸类:为甘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如甘草酸二铵(肝利欣)、复方甘草酸苷、异甘草酸镁。有抗炎、利胆、保护肝细胞、降酶、退黄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副作用有易导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低血钾。注意:在肝功能正常后,逐渐减量停药,防止反弹。

3)水飞蓟宾:适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和中毒性肝损伤。其制剂有:益肝灵、利肝宁、肝勃宁胶囊等。

4)苦参素:从苦豆子中提纯的氧化苦参碱,具有改善肝功能、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作用。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皮疹和口苦,肝功能衰竭者慎用。

5)其他:如垂盆草冲剂、茵栀黄、丹参制剂均有一定的降酶、退黄作用。

另外中药“保肝药”要注意适应证。多数中药制剂,都标有主治与功效,主治范围规定该药适合于哪一种中医证型。必须先搞清患者属于何种中医证型,才能用药。如双虎清肝颗粒适合于肝胆湿热内蕴型的患者,只有这样类型的患者使用它们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2)西药

1)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保护肝脏的合成、解毒、灭活激素等功能,并促进胆酸的代谢,有利于消化道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适用于各型急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各种中毒性肝病(酒精、药物等)也适合用此药。这可以说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保肝药。

2)硫普罗宁:硫普罗宁具有改善肝细胞结构和功能,保护肝细胞膜,保护肝线粒体结构,促进肝细胞再生及肝细胞膜的修复,参与肝细胞蛋白质、糖代谢,加速乙醇(酒精)在肝脏代谢等。降低ALT、AST、GGT,升高白蛋白。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皮疹、皮肤瘙痒等。硫普罗宁适用于脂肪肝、酒精肝、早期肝硬化和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

3)多稀磷脂酰胆碱(易善复):具有修复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代谢酶活性、改善血液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和抗肝纤维化等功效,因而为医治脂肪肝和保肝抗纤维化的一种有效药物。可用于防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脂肪肝、酒精肝、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病、肝硬化、胆汁淤积等,并且该药也可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4)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甘乐):具有改善肝脏机能,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促进肝细胞的解毒功能。目前主要用于脂肪肝,各种急慢性肝炎、肝肿大、早期肝硬化等。不良反应少见,主要为头痛,口渴,食欲不振等,可自行消失。

5)双环醇(百赛诺):适用于轻、中度慢性病毒性肝炎以及非病毒性慢性肝炎的转氨酶升高。应逐渐减量。个别患者有皮疹、头晕。

6)促肝细胞生长素:是从乳猪肝脏中提取的物质,可刺激正常肝细胞 DNA的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对损伤的肝细胞有保护作用,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临床上用于治疗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

7)果糖二磷酸钠:是存在于人体内的细胞代谢物,能调节葡萄糖代谢中多种酶系的活性,改善细胞缺氧、缺血的形态,有利于受损肝细胞的恢复,有一定退黄作用。静点速度过快可有局部疼痛、心慌、出汗等副作用。

8)前列腺素E1:具有保肝、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脏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还可以抑制由肝炎病毒感染激发的免疫性损伤,防止肝细胞脂肪浸润。

9)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慢性肝炎有明显疗效,可有利于肝炎的黄疸消退,降低血氨,促进肝性脑病患者清醒。

10)腺苷蛋氨酸:能够减轻急慢性肝病胆汁郁积,减轻病人皮肤瘙痒、乏力等症状。用于治疗肝硬化前后的肝内胆汁郁积。

11)熊去氧胆酸:有利胆作用。可用于治疗胆石症及黄疸,尤其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引起的黄疸较为适用。不良作用少,偶见腹泻、便秘、头痛、胃疼、瘙痒等。

12)思美泰(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有显著的促进胆汁排泄功能,利胆降黄效果较好,适用于伴有黄疸的各种肝损害。(与10)腺苷蛋氨酸是否重复)

13)维生素E:参与肝脏脂肪代谢,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并可通过抗氧化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额外补充大剂量的维生素E(每天100~200毫克)可能有助于促进脂肪肝的消退。但应注重大剂量维生素E长期使用有时会出现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5: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烟台
谢谢 学习了{: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6: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唐山
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19 19:46 , Processed in 0.0260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