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8|回复: 3

[经验] 肾移植术后远期能否撤停环孢素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8 10: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肾移植术后远期能否撤停环孢素A
作者: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  孙启全 姚小丹
来源:《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2年12月 第11卷 第6期


   环孢素A(CsA)的应用明显降低了移植肾急性排斥(AR)反应的发生率,使肾移植患者的近期人/肾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它对远期人/肾存活率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有学者主张肾移植术后远期抗排斥治疗方案中撤停CsA,这一观点在移植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本文就正反两方的观点及依据作一介绍。

1  支持停用CsA的观点

    基于主张在传统以及新型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基础上停用CsA的大量研究,支持停用CsA的学者认为,停用可以避免CsA的副作用、改善移植肾功能,且对人/肾远期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

1.1  传统抗排斥方案中停用CsA  CsA、激素联合(或不联合)硫唑嘌呤(Aza)是最传统的抗排斥方案,在此方案基础上停用CsA的研究比较多。首先是一些中、短期观察发现,停用CsA后AR的发生率虽然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移植肾的丢失率与对照组相比并无差异。Kasiske等1993年的荟萃性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论点。随后5~10年长期随访结果发现,肾移植受者不但远期人/肾存活率无下降,且血压控制良好、移植肾功能稳定,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都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000年Kasiske再次对CsA停药研究进行荟萃性分析,免疫抑制方案采用CsA、激素联合(或不联合)Aza,其中关于CsA停药和AR发生的关系研究有10项,包括1049例患者,随访(50±34)个月,其中撤停CsA与移植肾存活率关系的研究有12项,共1151例,随访(45±33)个月,结果停药组比对照组AR发生率高11%,但移植肾失功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长期随访(>4年)显示,撤停CsA对于移植物的远期存活没有影响。

1.2  新型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中停用CsA  接受CsA+霉酚酸酯(MMF)+激素治疗方案的患者停用CsA后不仅避免了副作用,移植肾功能也得到了改善。动物实验还提示,CsA停用后MMF可缓解CsA所带来的肾损害。1998年Zanker等报道,接受MMF和CsA治疗的肾移植患者停用CsA4个月,其血肌酐(SCr)水平明显下降。其后相继有小样本资料显示停药后患者血压、肾小球血流动力学、肌酐清除率(Ccr)、血脂等指标均有改善。2000年欧洲一项多中心研究将CsA+MMF+激素方案治疗一年的患者随机分为停用CsA组和对照组,随访6个月,停药组患者移植肾功能、血胆固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但AR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0% vs 2%)。2002年Schnuelle等将CsA+MMF+激素方案治疗三个月的肾移植患者分为停用MMF和停用CsA两组,随访一年后发现,停用CsA的患者Ccr、肾小球滤过率(GFR)都优于停用MMF组,两组患者生存率和移植肾存活率没有明显差异,人们观察到停用CsA组AR的发生率高于停用MMF组(11.3% vs 5.0%),但无统计学意义。

    雷帕霉素因无肾毒性,被认为是CsA的理想替代品。小样本研究报道Calcineurin拮抗剂撤换为雷帕霉素的肾移植患者,6个月后SCr下降17%,一年后无AR发生,83%的患者肾毒性得到了逆转或控制,齿龈增生或多毛征等症状迅速改善。2001年Johnson等组织实施了迄今为止研究停用CsA最大的临床试验,即在雷帕霉素应用基础上停用CsA的大型、多国家、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该项研究包括525例肾移植患者,抗排斥方案为雷帕霉素+CsA+激素,服用3个月左右随机分为停用CsA组和不停用CsA组,术后12个月时两组人/肾存活率没有明显差异,停药组AR的发生率相对略高,但是肾功能、血压控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高尿酸血症、带状疱疹发生率明显减少。
  
2  不支持停用CsA的观点

    不支持停用CsA者的依据在于撤停CsA会导致AR发生率上升,AR又是导致急性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因素,因此认为停用CsA会导致早期移植肾失功发生率升高。

2.1  传统抗排斥方案基础上停用CsA  早期很多临床试验发现停用CsA后急性移植肾失功发生率升高,并且发生难以逆转的AR。Jha等研究术后停用CsA(12.5±4.2)个月发生AR患者的预后,发现AR组多达50%的患者死亡或者重新透析,平均SCr水平较未发生过AR的患者高,故认为停药后AR发生率升高最终将导致人/肾远期存活率下降,据此作者认为即便术后12个月后也不应该停用CsA。2002年英国一个中心回顾了212例撤停CsA的肾移植患者,将SCr在基础值上升高50%作为急性移植肾失功的标准,结果发现28例(13.2%)患者发生过急性移植肾失功,因此不支持撤停CsA。

2.2  新型免疫抑制剂基础上撤停CsA  在CsA+MMF+激素方案基础上停用CsA也存在争议。不支持停用的依据主要有两点:首先,MMF并不能完全取代CsA的作用。2000年法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CsA换成MMF后,50%的移植肾经活检证实存在组织形态学损害。其次,虽然MMF与CsA合用能降低AR的发生率,但单用MMF并不能减少停用CsA后AR发生率的升高,也不能改善停药后出现AR的预后。Peter等选择63例接受MMF+CsA+激素三联治疗的肾移植患者,术后6个月停用CsA,随访结果显示14例(22%)发生AR,9例为预后较差的 级以上的AR。因此在MMF应用基础上停用CsA仍需慎重。在雷帕霉素基础上撤停CsA还没有持相反意见者,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基础上支持撤停CsA的研究随访时间都很短,其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总之,CsA的应用的确可以减少肾移植术后AR的发生,但多数研究证明,长期应用并不能改善远期人/肾存活率,还会产生众多的毒副作用,如直接造成移植肾损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等。因此在移植后期停用或替换CsA是目前移植界努力的方向。实际工作中停用CsA应全面权衡利弊。停药时机、速度、免疫抑制方案、种族等差异都可能影响撤停CsA。我们认为,已发生严重CsA毒副作用的肾移植患者应当停药,但必须注意停药的时机和方法,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加用其它新型抗排斥反应药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8 15: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
我觉得停用环孢素a,或者用新型的药替代环孢素a是很好的方向。
尤其是在长久术后,发生肾功能异常,血压升高的情况下,这个是值得考虑的,目前我正有此意,不过还得好好和医生商量商量,嘿嘿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8 14: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作为临床一线的基础免疫抑制剂。停药需慎之又慎。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8 12: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内蒙古通辽
觉得不能停,一病友20年了,因为减了0.5fk,都排异啊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19 22:54 , Processed in 0.0251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