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4|回复: 0

修改稿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1 04: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记中国著名肝脏移植专家沈中阳

为了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崛起,著名肝脏移植专家沈中阳始终在移植领域辛勤地耕耘和奉献着,用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严谨过人的技术赢得了同行的尊敬和患者的爱戴。

1993年,年仅31岁的他第一次留学回国,个人没带什么行李,却带回7箱与肝移植有关的器械,药品和资料,在领导的支持下建立了移植研究室。他白天在临床上班,晚上从事动物实验等研究。缺乏经费便自己动手用水泥板搭建手术台,自制流转泵,活动性狗笼,改造废弃的麻醉机,用自己的工资饲养动物......50余例动物实验的基础上,19945月成功地为一位反复5次消化道出血的晚期肝硬化患者实施了同种异体肝脏移植手术。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我国第一例长期生存的肝移植患者。该移植患者存活10余年,是我国肝移植术后生存期记录的保持者。

1998年,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的沈中阳第二次回国,决心将肝移植推向临床实用阶段。在医疗设备和医疗环境极其简陋的环境下,在众多专家和大多数领导反对和怀疑的状态下,他带领几名普外医生组建了我国第一支专业肝移植队伍,同时个人出资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于199892425日完成了4例肝移植手术,这在当时的中国是难以想象的,在移植学界引起很大的震动。

沈中阳和其助手在过去4年里协助16个省份47家医疗单位开展肝移植工作。13个省区的首例肝移植都是他亲手做的。共协助完成120余例肝移植手术。自身及协助其他医院完成的肝移植数量始终占全国肝移植总数的一半。对我国肝移植工作进入临床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还于2000年组建了移植专业ICU移植超声移植检验移植病理等相关专业科室。2003年创办的东方器官移植中心,已成为规模为世界第一的知名中心。沈中阳教授当之无愧为中国现代临床肝移植的开拓者,为中国肝移植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沈中阳带领团队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肝移植手术的管理流程和规范,使中国的肝移植变成了临床常规手术,连续创造并保持着术后患者存活时间最长手术成功率最高接受手术患者年龄最大年龄最小总例数最多生存患者总数量最多生存时间最长肝移植例数最多会诊手术及疑难手术最多术中零输血等多项全国记录,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移植领域的影响。

为了在亲体肝移植领域取得进展,沈中阳亲自制定手术方案,多次进行术前病历讨论,细到每一张片子每一项检验结果都要反复查看,并到床前问诊检诊,以确保供者和受者的安全。术中他亲自操刀为供者切肝,然后为受者移植肝脏,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饭可以不吃,水可以不喝,脚站肿了,也不以为然。只有看到供者和受者平安离开手术室,他心里才塌实,紧锁的双眉才展开。如释重负的他终于可以休息片刻了。每逢此时,医生护士都用敬佩的眼光注视着他,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周围的同事们。他和同事们创造了一周连做3台,同时开展3台亲体肝移植的手术记录。

作为学科带头人,沈中阳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部委科研课题,获得多个奖项,并应邀与多国进行学术交流,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移植专家前来参观交流。他渊博的学识,睿智的头脑,流利的两国外语令很多人深深地折服。

沈中阳是把自己的生命融入移植事业的人,移植患者和手术台是他心中的最爱。在慕名而来的患者面前,他永远是那么认真,严谨和和蔼,为了他们,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他心里从没有休假的概念。常常是凌晨刚下手术台,就又要奔赴另一个手术台,等待他的是另一个不眠之夜。奔驰的汽车往往是他的睡床。大家调侃地说:“教授不需要住房,只要一张床板就够了。”他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不停的会诊,使他没空打发肚子。常常是连稳稳当当吃盒饭的功夫都没有,只能带到车上,随便划拉几口。大家感慨地说:“这哪里是什么名牌教授啊,整个一个民工,民工都比他强。”他听后只是无奈地笑笑。一名患者家属慕名找教授为父亲会诊,打电话时已经是22点。他没有推辞,在办公室等了很久。大家劝他改为明天会诊,因为他刚刚下手术台,很疲惫,需要休息。他说:“患者永远是第一,而且是儿子为父亲会诊,要体谅患者家属的感受和焦急的心情。”会诊后,患者家属感动得声音都颤抖了,他一直紧紧握住教授的手,除了“谢谢”两个字,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对工作的严谨和苛刻,使医生护士们都有些怕他。他说:“只要你是从事移植事业的人,你就要承担起患者对你的一份信任,信任来自于你的素质培养,来自于你精湛的专业技术,来自于你的责任心,来自于你不计名利的付出和奉献。”有的大夫说:“既怕教授查房,又愿意他查房,怕的是他总能挑出工作中的问题,把你问住问倒,愿意的是听他讲解病情,分析病例,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他能用最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术式的选择,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大家非常爱听,受益匪浅。同时他又是和蔼宽容的,是手术室护士最爱的专家之一。哪怕是新手上台,也不会感到恐慌,能从容自如地操作。有人曾问过一位小护士,最愿意上谁的手术,她说最愿意配合教授的手术,虽然移植手术是所有手术中时间最长,最辛苦的,往往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但教授的风范让护士们不觉得苦和累,他留给护士们的永远是信任和关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16 21:40 , Processed in 0.0243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