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8|回复: 1

[经验] 手术室音乐疗法对肾移植患者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4 10: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青岛
手术室音乐疗法对肾移植患者的影响
作者:郑静伟;贾艳慧
作者单位: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来源:《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第20卷第11期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治疗环境,患者由于对手术的恐惧及处于手术室的隔离环境中,往往导致术前血压、心率(HR)的升高及紧张、恐惧的心理。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音乐疗法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来缓解肾移植患者精神和身体的痛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9-05~2010-11施行肾移植患者100例,均为尿毒症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按照随机分组原则,选择50例单日手术患者为实验组,采用音乐疗法,其中男33例,女10例;年龄17~65岁;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上30人,中专以下20人。同期选择50例双日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未给予音乐疗法,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9~58岁;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上28人,中专以下22人。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前均未给予镇静剂及降压药,术前均静推巴利昔单抗、消炎药,口服骁悉。

1.2 方法

1.2.1 测量项目  用心电监测仪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

1.2.2 测量方法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播放背景音乐,音乐选择慢节奏、抒情、流畅的轻音乐,曲目基本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测量患者进手术室1 min、5 min、15 min、30 min后的血压和心率。

1.2.3 测量指标  观察患者进手术室时和15 min及30 min之后的心率、血压变化,采用中国人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观察患者术中的恐惧、疼痛和不适,进行焦虑评分。

1.2.3 统计学方法  略

2  结果

2.1 两组心率、血压变化(表1)  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在入室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入室15 min后和入室30?min后分别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入室时及入室15 min和30 min后紧张、恐惧心理比较(表2)

手术室音乐疗法对肾移植患者的影响.jpg

3  讨论

3.1 音乐疗法在人生理上的治疗作用  音乐疗法主要是音乐作用于人体,而使人体发生生理上的变化,是一种非药物的止疼方法,可通过刺激脑垂体释放内啡肽而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

3.2 音乐疗法在人心理精神上有平稳情绪的作用  音乐疗法的基础理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论”,借助净化作用保持身心平衡,维持身心健康,舒缓的音乐具有解除焦虑的作用。尤其是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时间透析及等待肾源,身心不同程度受损。实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这个陌生环境中听到温馨柔和的音乐,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亲切关怀,心情逐渐放松,血压、心率逐渐平稳。和谐的音乐旋律能直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转移注意力。

3.3 音乐疗法在人情志上的调节作用  音乐正是通过其独特的性能在情志方面起到调节、抑制等多方面的作用,从而调节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生理功能,达到保健和治病的目的。

    肾移植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意味着生命的重生,当患者知道自己与肾源配型相配时,心情喜悦紧张,再加上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与亲人完全隔离的环境产生恐惧心理,导致了患者心率、血压的升高。本文中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在入室时与入室15 min后和入室30 min后相比较,实验组心率、血压下降明显,而对照组心率、血压?无明显下?。?明实验组采用的音乐疗法对于肾移植患者?低心率、血压有重要意义。实验组入室15 min和30 min后紧张、恐惧心理减轻人数分别为38人和47人,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入室15 min和30 min后肾张、恐惧心理减轻人数仅为1人和2人,有效率为4%。由此可见,音乐疗法可以使优美柔和轻快的旋律通过听觉产生美感,使人产生安宁、愉快的心情,从而使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随着美妙的音乐而转移且逐渐消除,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音乐疗法减轻了肾移植手术患者对于手术室的恐惧,改善了病人的基本状况,促进了患者对医护的信赖,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无论从患者反映还是实验证明,音乐是人类的行为,在各种艺术中,音乐有其独特的位置,它是不同种族语言的桥梁,聆听音乐可调和身心紧张使之处于平静状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音乐疗法作为整体护理的内容之一,其功效是广泛的。音乐疗法虽不能代替药物治疗,但会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应用。

参考文献:略



【链接】
2013“另类诺贝尔奖”医学奖:听《茶花女》的小鼠活得久!
向接受过心脏移植手术的小鼠播放《茶花女》,能够延长它们的术后寿命。

来源:生物谷 日期:2014-09-11

  “搞笑的/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一群给小鼠听歌的科学家/据说/听歌剧听古典的小鼠/心脏移植后能活得比较长……”

  这段话得按《茶花女》中《饮酒歌》的曲子唱出来才有背景音乐范儿——事实上,今天获颁2013搞笑诺奖医学奖的科学家们也在颁奖典礼上唱了一段《饮酒歌》。

  获奖的科学家来自日本、中国以及英国。他们追求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利用小鼠研究音乐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给做完心脏移植手术的小鼠听歌剧,能够让小鼠活得更久。

  受试小鼠都进行了同种异基因的心脏移植,这意味着小鼠的免疫系统会对移植到自己体内的心脏进行排斥。研究者将这些小鼠分成几组,分别向它们播放歌剧(《茶花女》)、古典音乐(莫扎特的作品)、新世纪音乐(恩雅的作品),或者从100到20000赫兹不等的6种不同频率的单调声响(这是得多令小鼠抓狂……)对照组则是鼓膜穿孔(镊子戳的)的聋小鼠,以及只在心脏移植前听歌剧的小鼠。

  研究者记录了小鼠的存活时间,发现听单频声响和新世纪音乐的小鼠很快就就因为排斥反应而离开鼠世,对照组的小鼠存活的时间也很短(被戳聋真的不会影响免疫么?)。

  但是,终于到了这个“但是”——如果你是一只从心脏移植完毕就开始听歌剧或古典音乐,听了整整一周的小鼠——恭喜你,你能比其他小组的悲剧小鼠多活好些天了。以术后存活时间的中位数作为衡量标准,听歌剧和古典音乐的小鼠分别能活26.5天和20天,而其他小鼠的存活时间中位数都只在10天左右。这些结果表明,歌剧能更好地降低移植后小鼠对心脏的排斥反应。

  随后,研究者还测定了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情况,以及与抗炎有关的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谱。结果表明,听歌剧的小鼠可能通过上调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生成,从而抑制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研究者总结说,像《茶花女》这样的歌剧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提出大脑对听觉刺激的处理可能会影响到外周免疫应答过程。不过,他们也告诫同样想探索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如果有的话),在研究不同音乐类型和播放深度对排斥反应的抑制效率时,需要用更大的动物进行实验。

  如果有科学家做一下让猴子听摇滚乐或者让兔子听爵士乐的研究,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在若干年后再登上搞笑诺奖的领奖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1 07: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黄山
学习了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20 21:15 , Processed in 0.0275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