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8|回复: 0

[经验] 康复运动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出院后的影响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5 15: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康复运动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出院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文亚玲
作者单位:攀钢集团总医院肾内科
来源:《海军医学杂志》 2015年11月 第36卷第6期


    肾移植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随着肾移植存活率的不断提高,在给患者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的不良作用也对患者的生活和预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的现代医学模式已经实现了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所以,从肾移植患者方面来讲,患者存活率不再是衡量治疗质量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用生存率、复发率等生存指标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社会指标综合评估肾移植患者的术后生活。肾移植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受到医护人员的康复护理指导,但是在患者出院后,由于患者在系统的专业的康复护理知识方面的匮乏,患者依从性的无法保证,且在术后缺乏正确的自我监护措施,使得患者面临着各种肾移植后并发症的风险。现有文献表明对肾移植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运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运动能力,患者术后早期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能够改善患者长期透析治疗并发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心肺功能减退等症状。由于患者术后进行的康复运动训练和代表着患者健康的躯体功能紧密联系,因此在评价肾移植患者术后的效果时需要考虑患者的躯体功能。此外,患者在肾移植后面临排异反应、心理压抑、治疗费用难以承受等现实情况,需要在康复护理中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保持患者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此,肾移植患者出院后进行系统的、个性化的康复运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探讨了康复运动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出院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肾移植患者48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18~58岁,平均(31.4±11.2)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学历4例,高中19例,中学12例,小学及小学以下学历13例。婚姻:在婚26例,非在婚(未婚、丧偶和离婚)22例。纳入标准:(1)术后1个月康复出院患者;(2)生命体征平稳,具有自我表达能力;(3)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肾移植后出现严重排斥反应或感染者,排除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48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每组24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在康复护理的同时给予运动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尿蛋白量、肌酐(Scr)、尿酸(BUN)、病程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康复运动训练  医护人员首先需要评估每位肾移植患者的术后生理状况,然后运用手册、视频、PPT等方式向患者详细讲解术后康复运动的重要性、方式、注意事项和训练步骤,耐心回答患者关于康复运动护理的疑问,示范并教会每位患者医疗体操,然后组织患者每周进行1~2次的集体康复训练,纠正患者不准确的动作,然后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6min步行实验,即在安静、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和平坦的地面上画出50m的距离,两端放置椅子供患者休息,患者根据自己的体能在50m距离内直线往返走动,避免急速转身返回,测定每位患者的运动耐力,心脏功能状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再进行相应的步行、登梯等训练。运动训练包括:呼吸肌训练、肢体伸展、肌肉静力拉长、步行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由于肾移植患者的运动耐受力低于健康人群,本研究中要求肾移植患者在进行康复运动训练时的运动强度达到最大心率的30%,身体负荷强度达到自感用力程度分级表中的11~13级标准,即:患者无呼吸困难,无胸部不适,无心悸,此外还要求患者每次的运动时间控制在30min内,坚持每周练习医疗体操2次,有氧运动4次,运动训练持续3个月。

1.3 常规康复护理措施

1.3.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安排、术前和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和对策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告知,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和家属对病情和治疗方案的误解,逐步帮助患者和家属建立积极治疗和健康生活的信心,必要时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材料,列举出术后恢复良好的案例,积极引导患者在肾移植术后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鼓励患者与病友间多进行交流,提高患者的心理耐受能力。

1.3.2 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护理。术后早期安排卧床大小便训练,避免下蹲或久坐挤压移植肾区。记录每日饮水及尿量,并根据前一日尿量决定当日饮水量,保持出入平衡。指导家属合理安排饮食和营养搭配,以蔬菜、瓜果、粗粮为主,忌食油腻辛辣食物,低盐低糖。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肾移植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降低免疫排斥反应,但相应的感染几率也会增加。因此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患者加强个人的口腔卫生,餐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1min,勤换衣物,个人餐具专用并每日消毒。外出时戴口罩,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

1.3.3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是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的关键,目前常用环孢菌素A/他克莫司+硫唑嘌呤/骁悉+泼尼松的三联免疫抑制疗法。免疫抑制剂的服用首先遵从医嘱,加强用药相关知识的宣教,严禁自行改变剂量或停药。定期监测血药浓度,环孢菌素A及他克莫司需要根据血药浓度及时调整。长期服用环孢菌素A或者泼尼松者,定期检查,预防出现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等潜在危险。泼尼松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应于餐后服用,必要时给予保护胃黏膜药物。

1.4 随访与效果评价

    干预3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并测定患者的心率、血压、血糖、三酰甘油和血肌酐等生理指标,焦虑,抑郁和Q0L-RT生活量表评分情况,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其中,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主要用以评价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Q0L-RT生活量表主要评估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在生理机能、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等指标情况,每项指标的得分最高5分,最低1分,患者的总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略

2  结果

2.1 康复运动护理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生理指标

    干预前2组患者的BMI、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和三酰甘油、血肌酐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干预前2组患者的生理指标、病情程度等具有可比性。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和三酰甘油这5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率和血肌酐这2项指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康复运动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出院后的影响分析.jpg

2.2 2组SAS和SD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SDS、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实验组SDS、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康复运动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出院后的影响分析.jpg

2.3 2组患者康复运动护理干预前后评估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在生理机能、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健康状况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提高,但实验组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等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康复运动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出院后的影响分析.jpg

4 康复运动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出院后的影响分析.jpg


3  讨论

    肾移植患者术后体质显著下降,排斥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及手术创伤对患者的自我生活能力产生严重影响。传统理念中,肾移植手术设计大血管的吻合需要早期的稳定性,不主张早期活动。随着手术和缝合技术的不断提高,早期的功能锻炼不会导致吻合的血管加重出血,相反如果患者长期卧床则会加重肌肉僵化萎缩,肺功能降低,容易诱发血栓。早期的有氧运动训练有助于机体维持能量平衡、提高心肺功能。通过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恢复心肺功能,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早期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降低血压、血糖、血脂的不良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本研究中2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等指标评分均有提高,且实验组的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三酰甘油、生理机能、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康复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

    肾移植虽然能够挽救终末期肾病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国内外的研究中也表明了肾移植患者心理异常的发生率较高,究其原因有:(1)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的发生率为68%,且透析次数越多,心理创伤越大;(2)肾移植患者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而神经异常是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3)昂贵的手术费用和药费给患者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负担;(4)手术不仅是对生理的一次较强的刺激,也是对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的较大冲击。具有焦虑、抑郁心理的患者缺乏自信和自控,情绪波动大,将自己作为家庭的负担和包袱。有规律的运动训练,不仅可以有效调节患者情绪,通过神经反射、体液调节和生物力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影响,缓解心理负担,而且长期的有氧运动可减少心理应激反应,促进体内激素的平衡,利于提高患者对事物的敏感性,增强患者对生活的信心。North等研究表明,规律性的运动能有效降低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本研究就发现2组患者在干预后SAS和SDS的评分均降低,实验组的SDS和SAS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了康复运动护理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性。

    社会功能是指与人交流,与人协作,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的能力。肾移植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减少了与周围人群交流的机会,丧失了与人共处共事的能力。在社会因素的关注不够,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的变化不大的背景下,患者的社会功能无法得到体现。康复运动护理在帮助患者消除不良负性情绪的同时,建立了患者生活的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患者可以与外界建立有效的沟通,甚至可以回到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通过康复运动护理,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Terao等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康复运动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综上,康复运动作为一项经济、安全、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对处于康复期的肾移植患者来说具有重要作用,经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运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生理指标,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患者处于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健康状况,缩短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过程,因此康复运动训练可以作为肾移植患者出院后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20 21:14 , Processed in 0.0293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