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3|回复: 3

[了解肾移植] 想了解什么是免疫低反应状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30 23: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温州
本帖最后由 天若有情 于 2016-7-1 13:51 编辑

什么是免疫低反应状态什么是免疫反应明显减弱。对于移植抗排异来说利还是弊呢?网上也没查到相关信息,可以理解为少计量的药物能达到免疫平衡。可以这么说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 14: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已经给了一个帖子:
《免疫低反应状态与移植肾存活》
http://bbs.transplantation.org.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980&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 12: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温州
谢谢前辈,我们教授说我目前正是免疫低反应状态,且是部分免疫耐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7 15: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本帖最后由 大光 于 2016-7-17 16:10 编辑

学习一下。
肖家全《免疫低反应状态与移植肾存活》(2000年)、《肾移植长期存活受者免疫抑制剂用量与免疫状态的研究》(2000年)、樊文梅《临床可操作性耐受预测指标的研究现状》(2015年)。




    免疫低反应状态是移植受者免疫系统与移植物长期双向作用的结果,其主要特征是对供者抗原呈现特异的低反应。这些移植受者在长期服用很小剂量甚至完全停用免疫抑制药物的状态下能够保持正常的移植肾功能。

    免疫低反应状态的认识还很肤浅,尚缺乏准确的定义,但它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①免疫低反应状态是在移植抗原的长期作用下产生的;②需要或不需要免疫抑制药物诱导、维持;③移植物功能持续正常;④受者具有良好的生活质量,无全身免疫功能低下,肿瘤和感染的发生率无增加。

    [如果没有一些监测指标可以证明,或者没有做这样的监测,那么,长期低剂量免疫抑制受者 可以大概地认同为 免疫低反应状态 吧];或者说,那些长期低剂量免疫抑制用药而肾功能良好的病人可能就是免疫低反应者中的一部分吧。

    低剂量免疫抑制有什么标准吗?
    目前,对低剂量免疫抑制尚无统一的认识,也没有一致的标准。肖家全等选了符合如下标准的35例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方案均为环孢素+强的松+硫唑嘌呤)为低剂量免疫抑制受者进行研究:(1)移植后存活3年以上;(2)肾功能稳定正常,血肌酐<177μmol/L;(3)免疫抑制剂的用量或环孢素谷浓度(82.2±23.7ng/ml)低于同期移植受者(对照组,175.5±97.9ng/ml)常规水平的50%且持续至少半年;(4)受者具有良好的生活质量,无肿瘤和严重感染发生。

    [我的环孢素谷浓度近几年没有超过60ng/ml,有几次还小于50ng/ml,是不是已经属于低剂量免疫抑制了?是不是也达到了一种免疫低反应状态?]

    免疫低反应状态形成的机理仍不明了。受者免疫系统接触移植抗原后,经过长期的双向作用(抗原的持续存在;非专职抗原递呈细胞的作用;供者细胞的迁移和嵌合;细胞因子谱系变化;免疫抑制药物的作用等等),受者免疫系统与供者肾脏之间的相互对抗由激烈而趋向缓和,并可能相互适应,甚至相互接受,从而形成免疫低反应状态。移植受者对供者抗原呈现特异的低反应,可能与供者反应性细胞克隆被清除,被抑制,或成为无能细胞有关。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低剂量免疫抑制用药?
    据肖家全等分析,在造成低剂量免疫抑制用药的原因中,依次为因长期肾功能良好而不遵医嘱自行减药,生物利用度低而未增加用药量(一部分是病人自己不愿意增加,另一部分是医生未嘱病人增加服药量)及经济困难,因药物出现副作用而被迫减药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在这些病人中,因经济困难而被迫减药的占22.86%。

    [由此可见,达到那种低反应免疫状态的途径,就是冒着风险减药、减药、减药。减到低剂量免疫抑制的成功率不会很高吧。因为既然有低反应免疫状态,也意味着存在高免疫反应状态、中等免疫反应状态的受者。特别是对那些高反应免疫状态受者来说,盲目减药的风险是极大的。]

    根据临床观察,大约有25%的移植受者对移植肾的反应偏高,这些受者需要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有25%的受者为低反应,这些受者需要低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其余的反应程度处于两者之间,即中等反应者。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免疫抑制剂治疗量主要是针对中等反应者,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可能导致高反应受者免疫抑制不足,另一方面使低反应受者服用过量的或不必要的免疫抑制剂。

    如何判定长期肾移植受者的免疫低反应状态呢?
    据肖家全等研究,肾移植长期低剂量免疫抑制受者具有如下临床特征:(1)移植后早期肾功能恢复顺利。(2)与免疫抑制剂有关的高血压、肝功能受损等副作用的发生率低。(3)早期有急性排斥并不意味着后期需要较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
    长期低剂量免疫抑制受者的免疫学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移植物致敏者少。(2)嵌合发生率高。(3)外周血IL-2R水平、NK细胞和CD95+细胞数目接近正常人。(4)外周血IL-4水平明显升高。
    研究者指出,目前对受者免疫状态进行监测的手段仍然有限,尚未发现单一灵敏特异的指标,评价长期存活病人的免疫状态必须结合多种因素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表 一组低剂量免疫抑制受者临床资料
一组低剂量免疫抑制受者临床资料.jpg


    免疫低反应状态既不同于免疫抑制状态,又不同于免疫耐受状态。但研究者又指出,随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免疫耐受理论被不断完善。目前认为免疫耐受形成的机理不仅仅局限于克隆清除,还与克隆无能、克隆忽视、主动抑制有关。根据这个理论,免疫低反应状态已属于免疫耐受的范畴。

    免疫耐受是指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受者免疫系统对同种异体移植物不产生免疫排斥反应,但对其他抗原的应答保持正常的现象。

    临床可操作性耐受定义是指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至少1年以上无发生移植物排斥反应,其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现象。

    人类免疫耐受的获得远比啮齿类动物复杂,但数十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受者器官功能可以维持稳定。Orlando等总结了461例停用免疫抑制剂的肝移植受者,其中100例(22%)达到了可操作性耐受。新近在儿童肝移植受者中,这一比例更高达60%。与肝移植相比,肾移植可操作性耐受虽然不易获得,但是亦有不少证据显示,可操作性耐受在肾移植中也是可以达到的。

    临床可操作性耐受的预测指标
    现已发现有多种指标可预测可操作性耐受,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子、调节性T细胞(Treg)、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γδT细胞、特征性基因以及铁代谢平衡等。通过检测移植受者外周血中这些指标的表达情况, 预测可以安全撤除免疫抑制剂的备选受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20 23:07 , Processed in 0.0284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