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71|回复: 5

[肾病] 大豆及大豆蛋白饮食在肾脏病应用中的认识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0 16: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青岛
刘政-《大豆及大豆蛋白饮食在肾脏病应用中的认识》
来源:好大夫在线-郭兆安大夫个人网站  发表时间:2011-05-27  发表者:郭兆安


    传统观念认为,肾脏疾病尤其是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饮食应以动物蛋白为主,而植物蛋白因含有非必需氨基酸较多,加重肾脏负担而不主张食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大豆蛋白虽然属于植物蛋白,但因氨基酸含量的特殊性,以及含有大豆异黄酮等特殊功能的成分而引起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大豆及大豆蛋白饮食对肾病具有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就大豆及大豆蛋白饮食在肾脏病应用中的有关中西医认识做以整理,供临床参考。

    一、中医对大豆功效及在肾病应用中的认识

    大豆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同时作为中药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常用的有黑豆、黄豆、赤小豆等。中医认为:黑豆,性味甘平,归肾脾心经,能活血利水、补肾益阴、养血除烦、祛风解毒。《本草纲目》谓:“盖豆乃肾之谷,其形类肾,而又黑色通肾……能治肾病,利水下气”;赤小豆,性味甘酸平,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之功。《神农本草经》中把它列为“中品”药材,谓能“下水肿,排痈肿脓血”,《本草纲目》也谓之:“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黄豆,性味甘平,能健脾宽中,润燥消水。若经炮制,制成大豆黄卷则又有“宣发肾气之论”。

    可见,凡豆皆有养阴补肾、利水、解毒之功,也正合《素问·金匮真言论》上所说“北方色黑,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豕,其谷豆……”。至于豆类中药在肾病中的应用,早有众多报道,仲景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急性肾炎水肿之湿热偏胜者,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食疗本草》及明代李时珍皆用赤小豆“和鲤鱼鲫鱼煮食,利水消肿”,现代用此法治疗营养不良性、肝性、肾性等各种水肿,既补充蛋白,又有利尿作用,是便、简、廉、验的民间验方,每用每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自制黑料豆丸(黑料豆、黄芪等)治疗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107例临床研究结果,证明黑料豆丸能降低患者尿蛋白、升高血白蛋白、降低血脂、调节免疫功能,对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张氏用桃豆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17例,方中重用黑大豆补肾、活血、利水,并配入六味地黄汤,观察发现该方有明显的消肿利水、通便排毒功效,并有良好的改善蛋白平衡(养阴也)和补血作用。商氏用自制黑大豆丸治疗慢性肾炎60例,药有黑大豆、炒山药等组成,取效明显。名老中医裘沛然治疗慢性肾炎经验方—补泄理肾汤,由黄芪30~50,巴戟天、黄柏各10,黑大豆30,大枣7,牡蛎、泽泻、土茯苓各15组成,全方补中有泻、泄中有补、补泻兼施、标本兼顾,具有补肾温阳、利水化湿的功效,验之临床,效果良好。可见:中医早就把豆类作为补肾利水之品,并在肾病、肾衰治方中广泛使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二、近年西医对大豆蛋白在肾脏保护中的新认识

    1、大豆蛋白与动物蛋白的差异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以后会产生含氮的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是尿毒症毒素的主要成分,堆积在体内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动物蛋白中必需氨基酸(EAA)含量高,生物利用度好,产生的代谢废物少,临床多主张食用,而大豆蛋白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高,生物利用率小,产生的代谢废物多,所以以往认为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应当禁食,但并无实验加以证实。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以大豆蛋白为主的膳食对健康人增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作用低于动物蛋白,这可能与动物蛋白内EAA中含有较高的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脯氨酸有关,因为这些氨基酸有增加GFR和肾小球血流量的作用,从而促进肾小球硬化,加速肾功能损害。而植物蛋白的EAA含量低于动物蛋白质,产生高滤过作用较弱,因而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再者,与动物蛋白相比,大豆蛋白含较低的蛋氨酸,使同型半胱氨酸生成减少,降低肾血管损伤及保护肾小球系膜细胞,从而防止动脉硬化及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增加等。国外有学者以浓度相同的大豆蛋白和动物酪蛋白喂养慢性肾衰大鼠模型,结果发现,喂养大豆蛋白的一组,生存时间长,尿蛋白减少,无蛋白营养不良,肾组织损害程度轻,血脂水平改善。

    2、大豆异黄酮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大豆中含有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它通过酚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生类雌激素样作用。近年来发现,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不但能改善心血管功能、抗肿瘤、改善骨质疏松,而且对多种肾脏疾病,如多囊肾,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肾病转归有很大影响,对肾病患者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大豆异黄酮已被证实不仅可以抑制系膜细胞增殖,还可抑制因物理牵拉所致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β以及血管通透因子的激活。在培养的鼠系膜细胞中,金雀异黄素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 9的表达以及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还可抑制前列腺素E2的产生。此外,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通过降低血脂浓度、减轻脂质过氧化从而减轻脂质性肾损害。并可直接抑制脂蛋白对系膜细胞的促增生作用。可见,大豆异黄酮可通过多种功能、多种途径来调节肾脏细胞生长和增殖、ECM产生、炎性反应以及纤维发生,从而具有减少肾脏损害、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并随着基础肾病的不同,其作用方式亦有差异。

    3、大豆蛋白中其它成分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大豆蛋白中还含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植酸、大豆蛋白酶抑制剂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虽然含量极微,但有利于抑制肾小球高滤过及高压力状态;大豆中的植酸,能帮助控制CRF患者的血磷水平;大豆中的大豆蛋白酶抑制剂,能控制肾小球肾炎或肾盂肾炎的一些炎性发展过程。众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大豆蛋白能减慢CRF的进程,其护肾作用可能与上述多种因素有关。

    4、低大豆蛋白饮食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150年前人们已经了解到低蛋白质饮食(LPD)能减少CRF病人的症状。LPD能减轻除贫血以外的几乎所有的尿毒症表现,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胰岛素抵抗、红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和骨营养不良;在摄入足够热卡的前提下,采用LPD的病人并不出现蛋白营养不良,还能延缓CRF的进展,减少了尿毒症的症状,继而推迟了需要透析的时间。而大豆蛋白质饮食是一种低脂、中度低蛋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纤维的饮食,营养丰富,并且大豆蛋白饮食有着良好的耐受性和顺应性,可以进一步减少额外蛋白和磷的摄入,增加热量摄入,更利于达到LPD治疗的目的。进一步研究证实:以大豆蛋白为主的LPD,像以动物蛋白为主的LPD一样能提供足够的营养和延缓肾功能的恶化外,还能纠正由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脂血症等。

    基于这些新的认识,学术界认为肾病及CRF患者没有必要禁食豆类食品。豆类食品(豆浆、豆腐及其制品)蛋白质含量高,而且EAA含量高于谷类等其他植物蛋白,有利于纠正EAA的缺乏,和动物蛋白比较,不会增加肾小球高滤过等对肾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可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病人的食欲。目前,已有许多精加工的大豆蛋白产品上市供肾病患者选择,相信随着观念的转变,大豆及大豆蛋白饮食必将为减轻肾病患者的病痛和经济负担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7: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南昌
有点颠覆以前的研究,晕{:soso_e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大木 发表于 2011-7-30 17:50
有点颠覆以前的研究,晕

昨日是而今日非,科学就进步了。
{:soso__2804058463302359906_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 08: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齐齐哈尔
以前确实不让吃,现在我也听说不是禁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 22: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南昌
我一直就吃豆类,只是每次不吃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8: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多来米 发表于 2011-8-2 22:16
我一直就吃豆类,只是每次不吃太多.

是,应该计入所控制摄入的蛋白质总量。黄豆(干豆)的蛋白质含量约36%,还是很高的,豆腐(北方)约7%,豆腐干约19%,豆浆约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19 15:33 , Processed in 0.0282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