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肌酐水平影响
作者:蒋 欣,苗书斋,曲青山(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
来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6月 第25卷 第6期
移植肾功能能否顺利恢复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术后移植肾微循环情况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密切相关。肾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不能较快恢复,与术后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有关。本研究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肌酐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2010年9月肾移植术后围手术期患者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龄24~56岁。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26例,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
1.2 方法 对照组:免疫抑制剂应用,激素冲击、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250 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5 mL/支,国药准字H52020959)1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比较2组治疗后血肌酐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略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后血肌酐水平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水平为(111.17±18.84)μmol/L,对照组为(180.81±36.78)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
2.2 2组不良反应比较 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变态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
3 讨 论
移植肾功能障碍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临床问题,根据移植肾功能恢复程度不同分为3种,立即恢复、缓慢恢复和延迟恢复。文献报道,肾移植术后延迟恢复发生率8%~62%,其可导致移植物黏附分子和同种异体抗原表达增加和炎症细胞浸润,最终导致移植肾少尿或无尿,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增高,降低患者长期存活率。引起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是急性肾小管坏死,其原因主要是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体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涉及氧自由基损伤、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药物预防延迟恢复的发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1)抑制炎症细胞浸润、黏附分子和同种抗原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2)阻断钙离子通道,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减轻钙神经蛋白抑制药物的肾毒性;(3)扩张血管,改善缺血组织的有效血液供应;(4)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血栓素A2合成等。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植物化学注射制剂,主要成分为盐酸川芎嗪(化学名称为2,3,5,6-四甲基吡嗪盐酸盐)和丹参素(化学名称为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基本药理作用包括:(1)扩张血管:通过钙离子拮抗作用,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周血流阻力降低,改善微循环;(2)清除自由基;(3)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4)促进纤溶酶活性,防止血栓形成或再堵塞;(5)降低组织器官再灌注损伤,促进功能恢复;(6)抗感染,保护肾脏,抑制组织纤维化等。本研究结果提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干预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降低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肌酐值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考虑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围手术期尽早应用。
4 参考文献 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