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8|回复: 1

[经验] 寻肾移植后并发皮肤癌病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2 16:0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广州
请教如何发现?去皮肤科还是肿瘤科就诊?是否要活检?如何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3 11: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太专业了,病历要潜入医院才能找到。


肾移植后并发皮肤癌2例
作者:刘龙 王树义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1997年11月 第11卷第6期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肾移植中心


    例1  男,50岁。1989年11月因慢性肾炎、尿毒症行同种肾移植术。术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硫唑嘌呤和强的松。1993年8月发现左颊部皮肤上长一绿豆大小疣状肿物,未予治疗。1993年12月来诊时肿物已长至3cm×3cm。肿物暗红色,表面干燥,基底坚硬。病理活检报告为皮肤鳞癌。行肿瘤切除术。术后4个月因脑转移死亡。

    例2  女,44岁。1992年12月因慢性肾炎、尿毒症行同种肾移植术。术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硫唑嘌呤和强的松。1994年2月在左鼻翼旁发现一绿豆大小、淡黄色蜡样小结节,触之较硬。病理活检报告为皮肤基底细胞癌。行冷冻治疗。10个月后在眼角外又发现一小结节,形态同前次肿瘤。再次行冷冻治疗。随访近1年未见复发。

    讨论  肾移植后由于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最常见的是皮肤癌,约占20%~30%。一般预后较差。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另外,肾移植病人应减少日晒和其它致癌因素的接触。


肾移植后皮肤癌1例
作者:陈火明 叶梅 张瑞娟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第27卷第15期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二炮兵总医院肿瘤科


    患者男,58岁。因左侧耳廓结节3年,于2009年9月在外院行病理活检提示鳞状细胞癌,并于当年1O月在该院行耳廓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鳞状细胞癌,侵及软骨和神经。因要求放射治疗而于2009年l2月人住我科。入院查体见左耳廓缺损,耳后可触及一约2×3cm的皮下包块,质硬、固定。既往患者10年前因尿毒症行过肾移植手术,之后长期服用环孢霉素抗免疫排异治疗。

    讨论  肾移植受者由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平均为5%~6%。皮肤癌是器官移植后最常见的一种,术后存活愈长,其发生率愈高,对长期存活的肾移植受者的生命构成了较大威胁,成为肾移植临床的一个重要问题。既往研究表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由于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使机体对癌变的细胞失去了监视和修复能力,从而导致了癌症的发生。朗格汉斯细胞(LC)是表皮中唯一的抗原呈递细胞,参与局部免疫监视,防御皮肤肿瘤发生。研究发现:肾移植受者的人群易患皮肤鳞状上皮癌,其皮损处LC密度明显减少,推测由于皮肤中LC明显耗损,导致了免疫低调节和免疫监视缺乏,抗肿瘤的防御能力下降,皮肤癌发病率增高。HPV是一种易侵犯皮肤和黏膜上皮的肿瘤病毒。研究发现,肾移植受者的皮肤、黏膜及皮肤癌中HP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皮肤SCC中77.8%~91%可检测到HPVDNA,推测免疫抑制时易发HPV感染并可激活HPV增殖,导致发生皮肤肿瘤的危险性增加。这可能与局部和系统性免疫缺陷可使HPV增殖并发生致癌作用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20 23:05 , Processed in 0.0249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