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3|回复: 0

[经验] 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ARB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临床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3 10: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年8月第17卷第8期发表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应用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经验,现摘录如下,以供学习参考。

  一、临床资料 

  该院门诊复查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中,选择发生蛋白尿的患者62例。入选标准: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6个月以上,连续复查两次尿蛋白阳性、24h尿蛋白≥0.5g,无肾功能减退、肝功能、血常规正常。排除标准:发热、急性排斥反应、尿路感染、移植肾B超显示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

  将6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移植后病程、血压、血糖、治疗前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二、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免疫抑制剂均为泼尼龙+CNI+霉酚酸类,确诊蛋白尿后,可疑免疫抑制剂不足患者适当加用免疫抑制剂,而考虑CNI中毒患者适当减少CNI用量。经过调整未见好转者,对照组应用ARB类药,治疗组应用ARB+地黄叶总苷胶囊。

  三、观察指标 

  观察2月,每半月查24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肾功能,每月查血常规、肝功能、血脂、血糖、移植肾彩超;同时关注是否有不良反应。

  四、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治愈:尿常规检查尿蛋白转阴,或24h尿蛋白定量在正常值范围,移植肾功能正常。显效:24h尿蛋白定量减少≥40%,移植肾功能正常。有效:尿常规定性检查尿蛋白减少,或24h尿蛋白定量减少<40%,移植肾功能正常。无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五、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地黄叶总苷胶囊.jpg

  六、讨论 

  1.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蛋白尿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蛋白尿是指在肾移植手术后,患者的尿中出现尿蛋白,且24h尿蛋白定量超过150mg。

  2.肾移植后蛋白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抑制药物不足导致的急性或慢性排斥反应、移植后糖尿病、高血压、新发或复发性肾小球肾炎或CNI的肾毒性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肾小球滤过膜受到打击,孔径屏障开放或电荷屏障消失,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滤过而形成蛋白尿。

  3.研究发现,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小管毒性和系膜毒性,是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的重要因素;持续性蛋白尿对移植肾长期存活具有显著的不良影响。

  4.理论上来说,对其治疗首先是进行个体化治疗,免疫抑制剂不足的患者加强免疫抑制剂,使用足量的免疫抑制剂;对于CNI浓度过高、有肾毒性的患者,则减少CNI剂量或换用其他免疫抑制剂。但由于肾移植手术后蛋白尿原因复杂,影响因素多,临床仍棘手。

  5.ARB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具有肾脏保护作用:(1)改善肾小球内“三高”(高压、高灌注、高滤过)而发挥作用;(2)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选择通透性;(3)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改善肾内血液动力学;(4)抑制有害的细胞因子,减少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蓄积。
  地黄叶总苷胶囊是以地黄叶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毛蕊花糖苷)精制而成,主要药理作用为改善肾脏微循环、肾脏血液流变学、改善血液黏度、有效抑制肾小球系膜区TGF-β1,MCP-1,NF-κB的表达及活化等机制。

  6.本研究表明,治疗组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治疗组肾移植术后患者的显效率比对照组高28.5%。应用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ARB较单用ARB能更有效地减少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尿白蛋白的排泄,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无明显不良反应。故在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方面,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ARB可以作为肾移植术后蛋白尿治疗方案的优先选择。
 

本文摘自于《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临床分析》,仅供学习交流,完整准确内容请查阅原文。
原文作者:石韶华 王振兴 陈花 张建中 马永文 张小红 孙平平 武小桐
作者单位: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移植透析中心
原文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8月 第17卷第8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4-4 20:15 , Processed in 0.0252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