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VN最理想的预后是血和尿中的病毒完全清除,肾脏炎症完全消失,但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疫苗和监测手段,仍不能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由于减少了免疫抑制剂,这部分患者在治疗后的一段时间面临着BKVN复发和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风险,并且有时在组织学上很难区分BKVN和排斥,因为BKVN通常表现为持续存在的间质性炎症,而病毒包涵体和SV40免疫组化可能会逐渐转阴,此时发生的慢性排斥难以与BKVN鉴别。对于BKVN失功的患者约有一半是因为BKV感染,另一半是排斥并且细胞和体液因素各占一半。
最近,在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ion 上发表了多篇有关确诊BKVN后进行重复活检观察组织学演变的研究并且有着相似的结果。大部分(>85%)BKV肾病的预后趋向受累区域或更广泛的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随着病毒血症的下降,SV40T的染色可以由首次诊断时的片状变为局灶性,肾实质的SV40T的染色范围逐渐缩小,并且病毒包涵体在HE染色时变得非常不典型,只有通过免疫组化进行辨认,我们也发现类似的观察现象。最后组织转阴,即达到所谓的“BKVN清除期”,其实此期存在着很多混杂因素,例如肾穿组织的抽样误差、急性排斥反应等,正确的判断离不开对临床病理状态的综合分析。因此,在BKVN随访期间监测非常重要,包括血BKV载量、组织学、供体特异性抗体、肾功能和血药浓度的监测,甚至需要病毒特异性淋巴细胞亚群的监测,这些决定着免疫抑制剂剂量的重新调整,尤其是对于长期随访时面临的肌酐再次升高的处理。
面对肌酐再次升高如何判断?
Randhawa的推荐是使用多瘤病毒肾病临床病理综合评估系统,即运用病毒的动态变化、血清肌酐和对移植肾穿刺活检的连续观察进行综合评估,随着病程的进展,非常有必要在适当的时间点进行重复肾穿并且再次进行临床病理评估,因为有时仅凭一个时间点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