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2|回复: 0

[药物相关] 丁虹教授:高血压精准用药举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0 15: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很多疾病的决胜局是由“药学”来打的
  如果将疾病治疗比作一场战争,那么医生是一线冲锋的战士,而药学是后方制造武器者。如果药学给医生的是大刀长矛,那么医生就要血拼战场;如果药学给医生的是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那么医生喝着咖啡就将战斗结束了。因此,治疗很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决胜局,是由药学来打的。
  所以,“药学之重,生命之托”,因为药学可以研发新药,研发新的治疗方法,是患者等待的希望。
  研发新药:瑞士诺华药业开发的格列卫(伊马替尼)被誉为2001年用于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的“奇迹药”,将存活率从50%提高到90%;
  “青蒿素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寄生虫疾病的治疗。世界上每年有约2亿人感染疟疾,青蒿素至少降低了20%的死亡率及30%的儿童死亡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特别指出,在青蒿素问世前,全世界每年因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亡,自2000年起,撒哈拉及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
  研发新的疾病治疗方法:狭义的药学定义是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新时代下,药学有了更广大的使命和工作目标,就是开发新的改善疾病的方法,而这个方法不一定是药物治疗。
  对于慢性疾病,我们提出更高级的治疗逻辑:与疾病和解,而不是战斗,尽最大可能不用药物,通过沉稳专注的科学研究,构建疾病及健康状态下的“人体化学指纹图谱”,利用食物提供的营养素,补充“关键化学分子缺乏导致疾病的物质”,或“平衡因化学组成紊乱导致疾病的比例失调”,用安全的营养素或体内内源性物质将“疾病环境”复原回“健康生态”。
  【案例1】我自己因为遗传基因的原因,40岁血管早衰、硬化,40岁以前,血管性偏头疼还可以用去痛片对抗,40岁后去痛片无效,每周复发一次的偏头痛,疼到了生无可恋的地步,重度高血压不期而至,高压180-200mmHg,而当今所有抗高血压对我均有不能耐受的副作用。我只能用药学的技能自救,果断的换跑了赛道,从以前的“消化研究领域”转移到了“心脑血管研究领域”,首先开始基础研究。当全世界都在不断开发“扩张血管的降压新药时”,我研究的是“我的血管为什么会硬化”,因为扩张血管的药,虽然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但它只是给了你一个“对症治疗”,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依旧在那里,不见不散。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从食物中找到了我需要的营养血管的物质,高血压稳定了,偏头痛消失了,55岁的我与40多岁的我,在外貌上也有了令人惊喜的逆转,这就是药学的科学力量,它可以让你将自己的生命握在自己的手里,不慌不乱。
1 案例1.png


  合理用药,精准用药
  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也可以导致疾病,因此,当你在用药物治疗疾病时,你必需要考虑药物的合理用药。与医生通力合作开展合理用药,可以让患者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
2 合理用药.png
  如果合理用药是药学最基本的工作目标,那么精准用药就是药学更高级别的工作目标。
  目前有一些临床治疗习惯是“二维维度治疗”,就是“泛概念用药”。例如针对高血压,没有思考高血压的亚型,而是根据经验,不是根据药物作用机制选择合适的药物,只要被称为降压药都可以凭经验选择,这样会引起“脱靶治疗,就是治疗无效”;针对感染,没有首先精准到是什么“病原体感染,细菌(G+菌还是G-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病毒(流感病毒、合胞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艾滋病毒、乙肝病毒……)”,大多数都会直接采用抗菌的抗生素治疗,同样会导致治疗无效。
3 精准治疗.png
  什么是精准治疗呢?就是精准的诊断疾病的病因,再根据药物作用机制精准的选择药物,这样比较容易做到一个药物,药到病除,而不需要“一堆药物盲目扫射”,靠地毯式轰炸治疗疾病。


  比如高血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亚型:血管源性、心脏源性、肾源性、肥胖性、压力性、植物神经紊乱性等等……以下举例说明精准用药的重要意义。


4 高血压精准用药.png


  【案例1】一位患者2014年4月25日,检测的血压是130mmHg/100mg,心率90,这个血压特征是一个典型的“心源性高血压”,然而给出的药物主要是针对舒张大血管的药物和解决肾源性高血压的药物—美嘉素(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由于控制不好,更换了一次药物,但换的药还是针对大血管的息洛斯(拉西地平分散片T1/2 8h);第三次更换药物还是针对大血管的安内真(氨氯地平 T1/2 56h),依旧控制不好,到了2019年的4月26日血压与原来相比已经很严重了,176mmHg/117mg,这个血压特征已经是血管源性+心源性的问题,26日咨询我后,我的建议是:缬沙坦+美托洛尔,4天后血压正常。
  这是一个“三维维度治疗疾病”的典型案例。
5 病例1.jpg


  【案例2】这位患者的血压特征是血管源性+心源性,这个患者的药物选择基本是对的“缬沙坦+阿罗洛尔”,但由于患者对阿罗洛尔敏感,一天吃一次,一次一片,血药浓度波动太大,因此,患者常常感觉头晕,依据“四维维度治疗原理——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我建议他一天吃二次,一次半片,症状就消除了。
6 病例2.png


  【案例3】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血管源性+肾源性高血压患者,患者一直使用缬沙坦,血压始终在非常不理想的状态:190mmHg/125mmHg,心率75次/分,我建议使用吲达帕胺后,一周左右,血压就基本稳定了。
7 案例3.jpg


  【案例4】这是一位新冠综合征患者,因植物神经紊乱导致高血压,因为血压升高住院1个月,吃了3种降压药都不能控制血压,2020年4月18日,我建议使用谷维素+VB1+VB12,血压很快就降下来了。
8 案例4.png


摘自《你为什么要学习药学?你为什么要让你孩子选择药学?》(作者:丁虹教授 来源:原创]虹说健康 2020年9月23日)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7-BMnCi7ZeMNo7SD0tRJd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植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4-3-29 04:57 , Processed in 0.0297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