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双肺移植的美国朋友和她的移植网
作者 吉祥皮宝
经历两次双肺移植手术,
创建美国最有影响的移植论谈网,
这就是来自佛罗里达的瑞萨女士。
当瑞萨吹灭自己36岁生日蜡烛时,她唯一祈求的就是想再多活一年。瑞萨患有先天性肺囊肿性纤维化,36岁那年医生说她最多只能活一年了。唯一能救她一命的医学方法只有肺移植了,但供肺在美国非常稀缺,瑞萨在焦急等待中度日如年,明天对她来说可能是希望,也可能是人生的终点。1996年1月的一天,瑞萨又一次昏迷,当她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医院的ICU病房,人可能都有与生俱来的求生欲望,刚刚苏醒的瑞萨用力抓住护士的手,激动地大声叫起来:“我决不放弃,我要活,我要活下去”。那个夜晚瑞萨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异乎寻常的镇静,镇静中更显她自强不息的天性,她回忆说,那个夜晚,我一点都不感到孤独与恐惧,我感到的是爱的力量,感到上帝就在我的身边,我祈祷,仁慈的上帝啊,如果能在哪个夜晚给我一个新的生命,就是今晚了。西方人信仰上帝,也相信心有灵犀,瑞萨祈祷后几个小时,病房的灯亮了,医生进来向她宣布:“瑞萨,准备去芝加哥做肺移植手术。”瑞萨恍如梦境,直到医院救护直升机将她从佛罗里达带到芝加哥Loyola大学移植中心,她才相信自己重获新生的机会真的来了。移植手术很成功,瑞萨醒来时,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她要求用听诊器听自己的新肺,又要求用镜子看自己的口唇,当听到新肺清晰的呼吸音,看到自己红润的嘴唇时,她知道新肺开始吸新吐故地运转起来。很快,ICU的护士让瑞萨的父母探视,母亲含泪看着自己的女儿,激动地说:“今天刚巧是我的生日,你的新生是我一生中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父亲问“现在呼吸感觉如何?”,瑞萨做了一个深呼吸,“我现在好像有一个超级女人的肺。”历经磨难后的瑞萨终于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瑞萨出院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她的器官捐献者家庭写了一封充满感恩和敬意的信。美国与中国器官移植最大的区别是他们的移植器官主要来源于器官捐献者(身后)。以后的几年瑞萨都会这样做,对于捐献者给予的再造之恩,她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瑞萨回馈社会的方式是参加慈善事业、宣传器官捐献和移植中心组织的公益活动。
瑞萨于2000年创建了移植网(www.transplantbuddies.org.),为移植受者和家属提供一个与移植、健康、生活等方面的交流平台。如今她的移植网的会员来自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美、欧洲、亚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不同肤色的移植受者每天都会来移植网交流和分享保养经验,大家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我于2007年8月邂逅瑞萨的移植网,并很快喜欢上那里的一切,我发过一个帖子赞扬了一番:“在这里的移植受者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但我们每天愉快的交谈和问候;我们肤色、种族不同,但我们可以互相得到帮助、鼓励和祈祷;我们甚至信仰不同,但我们彼此融恰相处。”
瑞萨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平时喜欢与人交流。她每天坚持快走、做健美操和举重训练。深呼吸训练也是她日常生活中必做的功课,这对双肺移植的人来说尤其重要。像瑞萨这样曾经面对过死亡的人会对生活有更多更多的感悟,对家庭、朋友和医生有太多太多的感恩。在她看来,不论未来发生什么,她都能从容面对。2005年7月,在瑞萨第一次双肺移植后不到10年的时候,她的供肺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慢性排斥,不得不在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纪念医院接受第二次双肺移植,这次手术比第一次难度更大,而且一度还要气管切开,并且进行了Campath诱导治疗,幸运的是术后她恢复的相当快,并且彻底停掉了激素,又一次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她热爱的生活中。瑞萨说:“我做梦也没想到二次移植后自己还能这么好,我要尽情地享受生活,愿上帝保佑我的捐献者和他的家庭。”
向大家介绍一位美国移植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