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0|回复: 0

[业内要闻] 医学专家:肺移植供体来源紧张影响生存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5 09: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中国肺移植专家刘德若14日指出,目前,国内肺移植供体来源紧张,影响移植效果和生存率。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刘德若在此间举办的“胸外科新进展与新技术演示学习班”上说,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办法,在人类大器官移植中,肺移植获得成功最晚。

  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世界共完成单、双肺移植32000多例,术后3个月的存活率为88%。

  中国2007年开始推行器官移植准入制度,通过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2010年10月卫生部公布全国共有20余家医院为临床肺移植准入机构。


  “从肺移植数量来看,现阶段国内每年肺移植量仅约20-30例。无论与国外肺移植还是与国内其他器官移植相比,国内肺移植均有很大差距。”刘德若说。

  这名从医30余年医学专家说,肺移植供体缺乏已开始成为肺移植的主要障碍。由于供体缺乏,许多患者在等待的过程中死亡。相对而言,儿童供肺的数量更为紧缺。

  刘德若说,国内尚无脑死亡法,供体来源紧张,器官的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肺移植,误吸常常造成术后处理的困难及并发症,影响移植效果和生存率。

  他说,在管理体系方面国外有先进经验,国外建立了完善的脑死亡立法和器官移植体系,从捐献意愿登记、移植等候登记,到确认捐献者脑死亡、获取器官、器官配给、移植等候者遴选,在一套既定的法律和制度引导下,整个过程可有序有效展开,这对于中国建立器官移植体系具有借鉴价值。

  “国内需要尽快完善相应法规,依法进行移植,并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肺移植网络,将分散于各移植中心的资源进行整合,获得完整可靠的资料和数据,使移植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促进国内肺移植的发展。”刘德若说。

  刘德若认为,应提高社会认知度,虽然国内终末期肺部疾病的人很多,但由于受传统观念、文化等因素影响,愿意进行肺移植治疗的患者极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4-9-22 05:30 , Processed in 0.02500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