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0|回复: 15

[术后护理] 移植人,是否适合做胸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7 19: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今天遇到朋友问及的一个问题,以前自己也没注意的,正常人怎样,我也怎样,一直查的。

没太注意,移植人是否需要注意胸透的影响什么呢?

另外如今的胸透和X光,是否有区别,对于小孩儿,可能需要注意选择的,电视上看见过一次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7 20: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说是胸透比X片辐射更大。

点评

我一直以为是一回事呢  发表于 2012-12-30 16: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7 20: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宿迁
除非必要,不做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7 21: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一般不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06: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杭州多多 于 2012-12-28 06:25 编辑

1、胸透和X光,是有区别的(通俗的比喻:胸透是拍录像,X光是拍照片,CT是连续拍一组照片);
2、说是胸透比X片辐射更大——完全正确;
3、移植人一般建议定期X片(也称拍胸片);肿瘤移植的建议定期平扫C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09: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胸透和拍X光片是两回事

  前者相当于拍录像,后者相当于拍照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副主任胡红杰医师说,这则微博之所以引起大家的恐慌,很大原因是很多人不知道胸透和胸片(拍X光片)的区别。两者其实是不一样的。

  胸透是病人站在X射线发射机前慢慢转圈,医生在显示器前马上看到病人的透视情况,如果看得不清楚,病人再变换姿势。比如,医生先让病人正对X射线发射机,然后转身,侧面对着X射线发射机,再背后对着X射线发射机。“胸透是把病人放在X射线下,来回检查,就像拍录像,可以在透视的情况下看到病人的呼吸起伏、心脏跳动。”胡医师说。

  胸片是X光拍片,病人站在X射线发射机前,拍一张照片就好了。比如体检时,医生让我们抱紧X射线发射机,然后说“好了,下一个”,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啊,这么快”。这是拍X光片。

  做胸透,没有胶片,但医生会根据他看到的透视情况写一段文字描述病情,一般立马出结果;胸片则有一张黑白阴影的X光胶片。等这张胶片成形,患者需要等二十多分钟。

  现在临床上,小孩子一般不做胸透

  胡红杰主任说,微博上说胸透在我国的使用率高达61%,不知道他们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其实现在浙江省的综合性医院,用到胸透检查的项目很少,最多的是肋骨骨折和气管异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胸透检查开展得很少,主要应用于急诊,孩子的常规体检、门诊检查用的都是胸片,就是X光拍片。

  浙医儿院放射科主任赖灿医师专门做了统计,医院大概每年要为小病人拍30多万次的胸片,而胸透只有1000多次,胸透大约只有胸片的1/300。

  “一般我们医院收到气管异物的小病人,情况非常紧急,要立即把异物取出,才可能用到胸透,在X射线下让病人身体转一转,就能动态地确定异物所在位置,看得比较清楚;而不像胸片,只拍了一瞬间的影像,异物的位置并不如胸透准确,还要等上二十几分钟。”赖主任说。

  儿童的常规体检中胸部放射检查都是X光拍片,不会用胸透。主要是因为射线量的问题,X光拍片每次用时0.2秒左右,每次的射线量大约为0.04mSv(毫希伏),而胸透用同样的射线,每做一次需要1-3分钟,1次胸透就有0.1-1毫希伏。“从射线量来说,做胸透当然要比X光拍片要危险很多,吸收射线越多,诱发癌症的概率就越大。”赖主任说。

  普通人每年接受辐射的有效剂量不应超过1毫希伏,人类的很多活动都会有辐射,例如,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希伏每年。另外像戴夜光表每年有0.02毫希伏;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希伏;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毫希伏。

  辐射量排名:

  X光片

  磁共振和B超没有辐射

  人类活动每年都会接触射线,胡红杰医师说:“来自自然界的射线,我们无法避免,而一些不必要的医学检查带来的射线,却完全可以避开。现在借着大家都在讨论胸透的机会,我们医生有义务提醒大家,不要滥做检查,减少辐射伤害。”

  医院有各种各样的检查项目,哪些项目带有辐射?

  胡医师说,医学诊疗学把检查分为5个方向,代表了5种检查手段:X光片、CT、磁共振、B超、核医学检查。其中,磁共振和B超没有电离辐射,可以反复做这两种检查,对人体没有伤害。

  剩下的3种检查手段,按照辐射量的排列,从低到高分别为X光片、CT和核医学检查。拍一张X光片吸收的射线量约为0.04毫希伏,做1次CT吸收的射线量大于1毫希伏,做1次核医学检查里的PETCT,吸收的辐射量比CT还高,这是融合了同位素放射线和X射线的检查,吸收的射线量也在1个毫希伏以上。

  这3种检查手段,儿童、孕妇和打算怀孕的女性尽量少做。

  “有些病人过于关注身体,就怕自己得了什么病,总是要求医生,各种检查都给我做一遍,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有什么样的疾病倾向做什么检查,做完一种检查后是否需要做另一种检查,医生都会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开出检查单。经常做不必要的检查,可能会吸收过量的辐射,反而导致疾病。”胡医师说。

  建议成年人每年拍一次胸片防肺癌

  胡医师特意介绍了每种检查的原理和特性——

  X光片——适用骨折检查,每年拍一次查肺癌。

  X射线透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到达荧屏或胶片上的X射线量有差异,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X光片比较适用于骨折检查。另外建议成年人每年做一次X光胸片,可以发现早期肺部病变。

  CT——适用对血管、颅脑、腹部脏器的检查,一年不要超过1次。

  CT的原理是,X射线对人体某个部位的层面做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人体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CT扫描速度非常快,急诊一般都会选择CT,还可做成立体的影像,成像分辨率也比X光片高。CT现在广泛应用于临床,大约占常规检查的一半以上,可用于全身器官的检查。

  特别适用于血管、颅脑、腹部脏器的检查。但是辐射量比较大,一年只能做1次,建议年龄在45岁以上有抽烟史、有咳嗽、咳痰和气急症状的人可每年做1次CT检查。

  核医学检查——适用肿瘤病人,普通病人不建议用。

  利用放射线核素诊断的办法,包括骨扫描、甲状腺扫描、心肌显影和PETCT都是核医学检查。比如,让病人服用同位素试剂,用射线照相机等探测仪器,从体外显示标记试剂在体内分布的情况,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核射线还有杀伤细胞的能力。比如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公认的有效疗法。

  但是核医学检查和治疗含有较高的射线,一般普通疾病不建议使用,比较适用于肿瘤病人。

  磁共振成像(MRI)——适用于中枢神经、乳腺、四肢关节的检查,检查时间要半小时。

  磁共振是将人体放在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信号,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收器接收,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

  磁共振成像主要适用于中枢神经、乳腺、四肢关节的检查,但是检查时间比较长,大约需要半小时,不适合急诊病人和带有心脏起搏器及精神情绪异常的病人。

  B超——清晰度没有CT和磁共振高。

  B超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监测脏器和血液的流量方向。B超是无创、没有辐射、价格低廉的检查手段,可以针对肝、胰、脾、肾等实质脏器,还可以看到心脏内的血流情况。但是清晰度没有CT和磁共振高,因为它的工作原理,B超也不做空腔脏器的检查,比如胃和肠。

点评

谢谢!刚刚原来住院前检查做的都是X光片。  发表于 2012-12-30 16: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09: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阅读后知道了很多,受益匪浅{: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09: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谢谢你的指导!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09: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09: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同意凉言是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4-9-23 15:25 , Processed in 0.0404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4-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