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09|回复: 0

[业内要闻] 郑大脑死亡供体肝移植研究获资助 再辟新领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7 11: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石景山

来源:河南报业网 何进喜

河南报业网讯:应用脑死亡供体供肝进行肝移植是促进我国肝移植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全国百名优秀医生、郑州大学一附院肝胆胰外科、器官移植外科教授张水军主持的脑死亡供体肝移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荣获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资助,金额达45万元。据悉,该项目通过两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将有效的缓解我国供肝缺乏,治愈更多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同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制定出台脑死亡者器官捐献的法律,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供肝来源短缺是制约肝移植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脑死亡供体供肝进行肝移植是有效缓解供肝来源短缺的有效途径。脑死亡是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机能丧失的不可逆性病理状态。欧美国家、新加坡、日本、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已建立了脑死亡法及其器官捐献的法律,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移植器官80%以上来源于脑死亡供体。因为我国尚未出台脑死亡的相关法律,器官短缺更为突出。目前全国普遍采用的无心跳者(尸体)供肝,数量少、质量差,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研究利用脑死亡者供肝肝移植势在必行。但国外临床器官移植中发现,脑死亡供体的器官在移植前形态和功能方面都有损伤性变化。因此,建立稳定的动物脑死亡供体肝移植模型,探讨脑死亡状态下供体肝脏损伤机制及其损伤防护的途径,已成为移植学界必须面对的课题。目前,国内外的有关研究仅局限于脑死亡状态对供体器官的影响方面,尚未进行脑死亡供体肝脏损伤防护的研究。

张水军教授是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委员、河南省器官移植专科学会主任委员,他和课题组成员自1986年就开始进行器官移植实验和临床研究,掌握了器官移植学的理论和技术,对国际器官移植发展方向有较深的了解,成功完成了该校首例临床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河南省首例临床胰肾联合移植等。

张水军领导的课题组拟应用巴马小型猪制成脑死亡状态模型,研究脑死亡状态下的肝脏形态和功能的损伤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分子机制;同时利用有关药物,对脑死亡状态下的肝脏进行保护;在此基础上,进行脑死亡供者供肝肝移植的临床研究,探讨这项新的移植模式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最终达到四个目标,第一,利用在形态与功能上与人更接近的巴马小型猪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脑死亡状态下肝脏损害的表现及其发生机理;二是寻找脑死亡状态下肝脏损伤的防护药物;三是通过动物实验为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四是通过临床肝移植最后证实基础研究的结论。

相关链接:
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是由河南省科技厅、省财政厅于2001年联合设立,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组织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专家组成基金评审委员会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研究基金,主要支持省内外科技人员针对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开发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形成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性科技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4-11-21 22:53 , Processed in 0.0310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