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5|回复: 2

[各院快讯] 周丁华:挑战肝移植技术之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8 10: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周丁华:挑战肝移植技术之巅
来源:二炮总医院 作者:彭雪征 莫鹏 2015-01-16 14:35

周丁华.jpg
周丁华,第二炮兵总医院副院长、全军肝胆胃肠病中心主任医师。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受国际肝胆胰外科联盟基金资助,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接受系统的肝胆胰外科及肝移植外科专业训练。

临床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普通外科(肝胆胰外科)
学历:医学博士后

擅长: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主攻复杂疑难肝胆胰病的诊治,在肝脏、胆道、胰腺良恶性肿瘤和腹膜后肿瘤等高难手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擅长肝、胆、胰腺疾病的腹腔镜/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等微创手术。在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肝胆胰腺微创手术,创造性地将HIFU技术与外科手术巧妙融合,显著提高了肝胆胰肿瘤的远期治疗效果。主持成人/儿童肝癌肝移植手术近200例,围手术期成活率100%。

学术兼职: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损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全军肝胆外科/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或常委,《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等期刊副主编、编委。获北京市西城区“十佳医生”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人才津贴及军队优秀技术人才一类津贴。

教育经历:1998年第三军医大学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2005年南京总医院全军普外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出站;2007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胰及肝移植专科培训。

工作经历:1999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并担任二炮总医院普通外科主任;2005年晋升主任医师并担任二炮总医院普通外科及肝移植中心主任;2010年担任二炮总医院副院长兼任医务部主任、全军肝胆胃肠病专科中心主任。兼任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全军肝胆外科/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主委,北京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等期刊编委、副主编。

获奖情况:近年获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二、三等奖5项,发明专利6项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25人。承担包括国家863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课题12项。

主要论文: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承担《战创伤救治用新型生物人工血管及相关生物材料的研究》、《肝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期血清蛋白质组的研究》、《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关键技术研究》等科技部重大攻关、军队 “十二五”重点课题5项,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15名。

著作、译著:《肝移植理论与实践》、《超声波肿瘤外科学》,《消化系急症》、《干细胞组织工程技术》、《微透析技术与药物研究》



周丁华为国内最小患儿成功实施肝移植.jpg
周丁华为国内最小患儿成功实施肝移植

世界首创应用超声聚焦技术进行肝癌肝移植术前预处理和复发治疗;成功实施全国年龄最小患儿肝移植;实现手术中无输血的亲体肝移植;术中清除患者丙肝病毒以解决移植术后丙肝复发世界性难题的肝移植术。国家卫生部临床肝移植定点单位……这一个又一个的第一,一个接一个的奇迹,都是第二炮兵总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周丁华所创造的。

10多年间,周丁华领衔的器官移植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实现了破茧成蝶的飞跃,缔造了一个创业神话。那么,他是靠什么能在被誉为21世纪“医学之巅”的器官移植领域,以“医学界的中国速度”异军突起,笑傲群雄,铸就这一器官移植名牌?

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在深入采访后,几个字眼不断在脑海中闪现:目标,创新,坚韧,胸怀。这,就是周丁华制胜的法宝。


法宝一:远大明确的目标

周丁华副院长为医生授课传授经验.jpg
周丁华副院长为医生授课传授经验

2003年,36岁的周丁华谢绝导师外科学大师黎介寿院士的婉留,踌躇满志地从南京总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归来,回到培养他多年并寄予厚望的第二炮兵总医院。

“我国是世界第一肝病大国,而作为拯救晚期重症肝病患者生命唯一有效方法的肝移植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我要把肝移植变成总医院的临床常规手术,挽救患者生命!”当时还只是位普通医生的周丁华,向时任院党委班子描绘了他心中的梦想。没想到,他们竟想到了一起。从此,周丁华的事业便和肝移植紧紧连在了一起。他的名字,被贴上了代表总医院肝移植事业跨入全新历史阶段的时代标签, 也和“全军肝胆胃肠病中心”技术品牌融合在一起。第二炮兵总医院原院长祝清华在回首当年时,感慨万千:“当时医院正在为长远发展找寻突破口,从周丁华这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器官移植的希望,看到总医院品牌技术的建设方向。”

周丁华很清楚,做肝移植手术拼的是团队整体实力。肝脏血液丰富,血管多,功能也多,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分泌功能,移植难度极大。医疗界有一个共识,肝脏移植能够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尽管经过一年多不分昼夜的技术准备,但在当时要顺利实施首例手术却谈何容易。尽管患者病情危重,换肝是唯一救命手段,可周丁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患者及家属同意手术。消息一传出,医院却炸开了锅,“国内几家大医院的顶级专家都未能尝试,二炮总医院的周丁华就能行?”面对质疑,周丁华四处做工作,并请来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肝移植导师范上达院士、冷希圣教授助阵。“为了梦想,必须放手一搏!” 2004年,周丁华在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克服重重阻力,主持完成了总医院真正意义上的首例肝脏移植,创造了肝移植患者生存超8年迄今仍正常工作的纪录。

在接受采访时,周丁华一语道破:“远大明确的目标,是奋斗的动力,更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源泉。”


法宝二:敢为人先的创新


周丁华同住院患者合影留念.jpg
周丁华同住院患者合影留念

在周丁华看来,不依常规、不停创新、不断出奇,是医院能够铸就移植名牌的另一件“法宝”。2007年,周丁华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完成了国际肝胆胰腺外科及肝移植技术高级专家培训归来。他向时任院长姜合作、政委杨传松提交请战书,由他组建一个肝脏移植中心并开展国际上刚刚兴起的活体肝移植技术。

活体肝移植就是从健康捐肝人体上切取部分肝脏作为供肝移植给患者的手术方式,活体肝移植是解决世界性供肝短缺的重要手段。但因捐肝者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由于活体肝移植需吻合的血管和胆道要比全肝移植的细,因此手术后容易发生血管或胆道并发症。由于成人间活体肝移植开展时间短,加上手术难度及风险极大,且涉及供、受体两个人的安全,因而在外科临床上仍有很多疑难问题尚未解决,目前国内仅有数家顶级医院相继初步开展。但周丁华决心已定,谁也无法阻拦。

“你能唱多大戏,就给你搭多大台!”为扶持周丁华,第二炮兵总医院不断抛出奇招:调动一切人力物力围着肝移植中心转,怎么有利于肝移植学科发展就怎么干。不管院内院外,只要周丁华相中的人才,想尽一切办法引进;一旦有肝移植手术,其他手术一律让路;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血库、车队24小时待命;配置世界一流设备……

一所善于创新的医院,遇上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周丁华,一幕幕轰轰烈烈的改写二炮总医院器官移植历史的活剧势必上演。

2007年以来,周丁华率吕伟、赵玮、闫涛、孙强等几位30多岁年轻医生,再次向移植学界抛出重磅炸弹:两天4例肝移植全部成功!全国年龄最小患儿肝移植成功!北京首例脑死亡供肝移植成功!连续四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成功!二炮总医院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肝脏移植定点单位!该院以肝移植为代表的普外科全新发展的时代就此来临。

在普外科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挂满了一面面红底金字的锦旗和牌匾。这些锦旗,是患者对周丁华发自内心的感激。



法宝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


周丁华做肝移植手术中.jpg
周丁华做肝移植手术中

要干成“别人未干过的事”、“前人没干成的事”,成就一番事业,其成功之路永远是曲折的,曲折得有时看不清甚至看不见前方的光亮。

危险与辛劳,没能动摇周丁华创业的决心。

2005年、2006年,患者大量增加,周丁华和他的团队在全国各地找**,不分昼夜,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从一创业就跟随周丁华开展肝移植的医生闫涛回忆说,一次深夜,他前往山西一座山上取器官时,汽车前灯突然熄灭,愣是靠着手电筒的微光,在漆黑的紧临悬崖的盘山路上一点点摸索前行,硬是拿到了**。“曾有人说我们是‘一个疯子领着一群傻子’玩儿命。”移植中心“元老”之一、现任肝胆外科副主任吕伟说,那两年经常一天几台手术,大家白天黑夜连轴转,十几天不回家是常事。而周丁华都是带头干,谁撑不住了他就上!

坚韧,成为周丁华和团队穿越黑暗的利剑。

2009年,慕名前来的患者越来越多,而处于巅峰阶段的移植事业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陷入了发展的低谷。从创业之初就跟随周丁华从事移植事业的医生赵玮坦言:当时因**严重短缺,待肝时间长,精准切肝、出血控制、术后监护等技术环节尚待优化,患者的肝移植费用高昂、肝癌肝移植复增多的问题很快暴露。 “待肝期漫长,移植费用高昂,做得越多死得越多……”外界一片质疑声。

“必须挺住,否则前功尽弃!”时任院领导班子没有气馁,周丁华更没有气馁,队员们都没有气馁。为拓展供肝来源,周丁华一方面积极参与国家心死亡器官捐献试点,另一方面努力开展边缘性供肝、活体肝脏移植。为延长待肝期和拓展肝移植适应症,周丁华创造性应用聚焦超声技术对肝癌肝移植患者进行术前预处理;为降低医疗费用,对术前、术中、术后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分析改进、查找原因……想尽一切法子不让肝移植技术丢失。

风雨过后,是美丽的彩虹。目前,周丁华主持开展的肝移植手术术式不断创新,手术技巧越来越高;术中出血显著减少,从“浴血奋战”时多达上万毫升的输血量到少量输血甚至不输血;肝移植手术时间也从10多小时缩短至6小时左右;术后监护、手术麻醉等技术水平都大幅提升。移植费用显著低于同级医院同类手术。



法宝四:宽广无私的胸怀


周丁华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医疗救治任务.jpg
周丁华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医疗救治任务

在第二炮兵总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无论是吕伟、张建华、赵玮、闫涛、万葆冬、卫冰等中坚力量,还是王国经、陈圣、张宇等后起之秀,当问起是什么成就了他们今日辉煌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是周丁华的胸怀。

2008年,随着周丁华开展的活体肝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特别是在应用超声聚焦技术进行肝癌肝移植术前预处理和复发治疗创新,国内外掀起了前来“取经”的热潮。是敞开大门,还是闭门谢客?很多人告诫周丁华:“不能让别人学,这些医院底子厚,学会了很快就赶上咱们了。”可周丁华认为,有更多医院开展这些技术,就会有更多患者获救;而别人学会了,有了竞争更会逼着自己不停进步、不断创新。为此,周丁华先后接待了韩国、台湾、重庆、上海等地30多家医院的专家前来学习取经,他还帮助这些医院成功开展了这一前沿技术。对推动应用超声聚焦技术进行肝癌肝移植术前预处理和复发治疗的广泛应用,提高肝癌肝移植的远期疗效作出了突出贡献。周丁华的这种精神和境界让同行们广泛称赞。

他这种宽广的胸怀,同样体现在团队内部。

在采访中,肝胆外科副主任吕伟深有感触地说:“为使大家尽快掌握肝移植技术,周丁华把术中术后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各种术式的关键点、难点一一记录,一遍遍地向我们耐心讲解和交代,放手让我们去实践,并在现场做好指导和补位,没有他,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

吕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配合手术时的情景:“我从没有配合过肝移植手术,当时周丁华让给我给他当助手,逼着我上。后来手术很成功,我一下找到了自信。”周丁华边做边讲解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这在国内其他医院是不可想象的事,因为通常都是学科带头人紧紧把持着关键技术,这是看家本领,通常不会向任何人传授。而周丁华的一席话让记者敬佩不已:“移植事业的发展犹如大雁飞行,单飞或许走得更快,团队定能走得更远,只有年轻人都会了,才能把这项事业做大做强,做到精致,这就是胸怀!”

正是博大的胸怀,周丁华不仅将肝移植技术开展起来,而且培养出一批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医疗护理骨干,造就了一支阵容强大、门类齐全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移植团队。吕伟、张建华、赵玮、闫涛、王国经等昔日的小大夫各自都能独立完成肝移植手术的不同环节,在应用超声聚焦技术进行肝癌肝移植领域都早已是耳熟能详。这为做大做强事业,保持移植学科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采访中,记者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因为周丁华宽广的胸怀,还带来了“家”的氛围。

“这里没有论资排辈,没有一言堂,不论职称、职位、年龄,对于学术问题,谁都有发表意见和见解的权利,拥有民主的学术氛围,大家畅所欲言,气氛十分融洽,就像个家。而且不断给年轻人机会,如外出培训、上台手术等,在这里只要肯干,就有舞台!”从王国经、闫涛两位医生真诚的话语中,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正是这种凝聚力,使得这个年轻的移植军团不断披荆斩棘,创造辉煌。

周丁华谈起他的医学理想,依然直抒胸臆,热情与豪情同在。时光荏苒,10年前“通过器官移植延续病人生命”的梦想早已实现。10年后的今天,周丁华的医学理想已不仅仅是延续生命,而是让更多的人更长时间、高质量地延续生命。

手术、查房、专家门诊、医疗管理,周丁华每时每刻都在忙碌着。但再忙再累,他从未忘记善待生命的承诺。他从不在乎病人找他看病的时间是否合适,只要病人找到他,吃饭、休息等其他活动,都要以看完病人为前提。从普通医生,到学科带头人,到知名专家,再到主管医疗的副院长,周丁华始终铭记自己的从医誓言:“慈悲情怀激壮志,救死扶伤成大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6 09: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盘锦
标题大得过了头,他入行时,肝移植手术在国内都成常规手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30 15: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
要干成“别人未干过的事”、“前人没干成的事”,成就一番事业,其成功之路永远是曲折的,曲折得有时看不清甚至看不见前方的光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4-11-28 22:45 , Processed in 0.0366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