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是怎样发生的 蛋白尿是指尿中蛋白尿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由于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正常人的肾小球滤过膜对它起阻拦作用,因此,正常人尿液中所含的蛋白质是极少量的。通常,留晨尿(早上第一次小便)作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是阴性,若为阳性,则提示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乐正常范围,称之为蛋白尿。蛋白尿的出现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2种。生理性蛋白尿往往是由于有些诱因引起,如发热、剧烈运动、体位变化等,特点是量少、呈一过性,尿常规检查一般不伴有红细胞和管型,随着诱因的去除,蛋白尿可消失,对人体没有大的危害。而病理性蛋白尿往往是没有诱因的,量相对多且呈持续性,尿常规中除蛋白质外,还可有红细胞或管型,通常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
肾小球性蛋白尿:这是由于肾小球损害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对蛋白质的通透性增加,超过乐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所致。见于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疾病,如原发性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炎等。 肾小管性蛋白尿:这是因为肾小管间质疾病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下降所致。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等。 溢出性蛋白尿:这是由于某些疾病导致血中蛋白质异常增加,经肾小球滤过膜滤出太多,超过了肾小管对它的重吸收能力而引起的。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组织性蛋白尿:正常情况下尿中含有少量肾或其他组织结构的分解代谢产物,如小分子量蛋白或肽等。在疾病情况下,如组织坏死、肿瘤、病毒感染时,排除可以增加,称为组织性蛋白尿。 分泌性蛋白尿:主要包括3中蛋白;正常肾单位分泌的蛋白,如T-H蛋白;从血浆分泌入尿路的蛋白,如SigA;以及肾和泌尿道组织分解产物中的蛋白质,如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混合性蛋白尿:这是由肾小球及肾小管二者病损引起。可见于慢性肾炎伴有肾间质病变或慢性肾盂肾炎继发肾小球病变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 淋巴性蛋白尿:由于位于肾盂或输尿管部位的淋巴管破裂,淋巴液进入尿中,引起蛋白尿。如果淋巴液中含有较多的脂质,则表现为乳糜尿,如果脂质较少,则称为淋巴尿。淋巴性蛋白尿的特点是尿沉渣镜检虽有不少红、白细胞。但无管型;尿圆盘电泳所见类似血清。多见于寄生虫病,尤其是斑氏丝虫病。 正常人尿中会不会出现蛋白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对蛋白质虽有一定的阻拦作用,但并不能完全阻拦,而肾小 管也只能吸收滤过蛋白质的绝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正常人尿中是有蛋白的但量较少,通常做晨尿尿常规检查是阴性,一次尿定量<0.1g/L(10mg/dl),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
出现蛋白尿是不是一定患了肾脏病 正常成人每日排出尿蛋白量最多可达150mg,如饮水很少,尿液过于浓缩,尿量也减少,则单位容积内含蛋白量就多,所以正常人亦可出现尿蛋白。反之饮水太多,尿液稀释,即便原来尿中蛋白阳性也可转为阴性。因此,如果随便收集一次尿去检查尿蛋白,它的临床意义是不大的,纵使结果是阳性,也不能确诊为肾脏病。但检查晨尿就要准确得多,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只要晚饭后饮水适量,次晨的第一次小便尿蛋白阳性提示可能有肾脏病,但确诊仍有赖于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 什么样的蛋白尿是肾脏病的指征 一般来说,如果在没有发热或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准确留24小时尿送检蛋白定量结果大于150mg,且有浮肿、腰酸、血压增高或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增多等症状,是肾脏病的指征。此时,可进一步做尿圆盘电泳或尿IgG、ALB、β2-MG检查,有血尿者还可同时做尿红细胞形态加计数以明确蛋白尿是来自肾小球还是肾小管。来自肾小球的多见于原发性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来自肾小管的则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酸性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蛋白尿的多少与肾脏病变部位有关系吗 正常人尿蛋白定量为40-80mg/24h,最多不超过150mg/24h,在12岁以前最高是75mg/24h。但每个实验室和每个方法都有它自己的正常数值,故要以当时当地的正常值为准。尿蛋白的多少有助于判断肾脏病变的部位:
大量蛋白尿(>3.5g/24h) 除乳糜尿以外,可以肯定病人有肾小球病变,而且常常是肾病综合征。 中度蛋白尿(1.0~3.5g/24h) 多种肾脏病都可以这样,但以肾小球疾病为常见。 轻度蛋白尿(<1g/24h) 有以下几种可能性:①多见于功能性蛋白尿,如发热、运动引起,或体位性蛋白尿;②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管间质疾病;③无症状性蛋白尿;④急性肾炎的恢复期;⑤各种肾炎的缓解期;⑥晚期肾功能衰竭。 什么是镜下血尿及肉眼血尿 镜下血尿是指肉眼观察尿色正常,但在显微镜下可发现尿中红细胞增多,诊断标准为:①新鲜不离心尿直接涂片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1个。②尿沉渣镜检(尿10ml,离心沉淀5min,转速1500r/min)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③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10万个。④12小时Addis计数红细胞>50万个。其中符合一条即可诊断为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用肉眼观察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通常情况下,每100ml尿中含血量>1ml,即可出现肉眼血尿,若>10ml,可见血块或凝血。
尿中出现红细胞是否说明一定是患了肾脏疾病 正常人尿中一般无红细胞,但亦可偶有微量红细胞,如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3个,或每毫升尿液<8000个,或12小时Addis计数红细胞<50万个,都算是正常范围。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久站后,尿中可能出现一时性红细胞轻度增多,亦可认为正常。若尿中红细胞增多,超过上述数值,多为病理现象,应找医生求治。
尿色发红是否都是血尿 尿色发红可由许多原因引起,不一定都是血尿,应注意鉴别。常见的尿色发红原因有:
尿液受污染 常见于月经或子宫、阴道、直肠、内痔出血混入尿液中。 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尿 前者呈均匀暗红色或酱油样,不混浊,无红色沉淀,镜检无或甚少红细胞,联苯胺试验阳性。 卟啉尿 尿放置或暴露在阳光下变红棕色或葡萄酒色,均匀不混浊,镜检无红细胞,尿卟啉素原试验阳性。联苯胺试验阴性。 某些药物、染料、试剂、食物等所致的红色尿 如进食大黄(在碱性尿中)、刚果红、利福平、酚红、磺溴酞钠、偶氮染剂、红色茶、甜菜(吲哚生物碱)、氨替吡啉等均可引起尿色发红。镜检无红细胞,联苯胺试验阴性,有用药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