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23|回复: 15

[好文共享] 生命到底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止?其实都不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8 23: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南平

     进入小康社会,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都期盼提高生活质量,活得更幸福、更健康、更长寿。于是,生命在于啥?便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生命在于啥?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促进新陈代谢,给人以活力。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你看龟活千年奥妙就在静字上。有人说,生命在于营养,吃得好,喝得足,适时进补,何愁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这些说法,都有些道理,但都不完全正确,生命其实在于平衡!
人的生命是大自然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生命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人类探索了几千年,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完整的答案。目前,世界上正兴起一门新学科,叫认知科学。它是生命科学、脑科学、宇宙学、神秘学等综合学科研究的更高层次的新拓展。我认识一位年轻朋友,在美国一所知名大学专修此门学科。每次探亲回国,都带来许多我闻所未闻的有关生命的新信息。令人惊讶的是,过去被传统斥之为“唯心”、“迷信”、“荒诞”的种种事,现今却成为最新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他介绍给我上海外国语大学书店有售的一本厚厚的英文原版书,限于英语水平,我终鼓不起勇气去拜读它。看来,我尽管有求索未知的兴趣,却已力不从心。学习、研究、探索认知科学这门新学科,只能是年轻人的事了。
  不过,凭我对我国传统养生学的浅薄了解,我还可以谈一点关于生命在于啥的认识。我认为,生命在于平衡,这个观点也许比生命在于运动、在于静止、在于营养,更恰当一些、全面一些,也更切合于养生保健一些。生命平衡,主要是三大平衡:营养平衡、动静平衡、心理平衡。
  所谓营养平衡,要求饮食合理、清洁卫生、营养适度。营养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每日生命活动的热能支出,需要一定营养的热能摄入取得平衡。所以,你吃好喝足也好,适时进补也好,都要遵循平衡、合理、适度的原则。现在,医学界和社会上都流传一些关于营养平衡的顺口溜,颇有道理。比如我在北京工作时,听说“一天五个一”:即起床后一杯水,早餐一只鸡蛋,中午一匙醋,晚饭一杯酒,睡前一瓶奶(最好酸奶)。我基本照办,效果不错。回到上海,又听说两句话,一句是“一、二、三、四、五”:每日一杯酸奶;每餐二两粮食;每日三份蛋白(指一个鸡蛋、二两肉、鱼虾,二两豆制品);每日进食“四要”:不咸不甜,粗细搭配,少吃多餐,七八分饱;每日吃500克(一斤)蔬菜和水果。另一句是“红、黄、绿、白、黑”:“红”指西红柿、红葡萄酒(可用红葡萄代替);“黄”指南瓜、玉米、黄豆、胡萝卜;“绿”指绿茶、绿叶菜;“白”指燕麦、茭白、白萝卜;“黑”指黑木耳、香菇、黑豆、黑米、黑芝麻。
  近年,一位研究橄榄油专家向我推荐早晨起床空腹服一匙橄榄油,于健康有益。我患了十多年的“老高脂”,第一年喝了就见成效,连服三年多,每年身体检查,血脂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我也向朋友同事推荐过,结果也都取得成效。营养适度是饮食平衡中一个很重要问题,现在人营养过剩,患脂肪肝、肥胖症的不少,值得注意。有句谚语:“要想健康,腹中常空;要想长寿,肠中无屎”,这是说吃不过饱,便要排空,它对健康非常重要。日本一位医生专门研究人的排便问题,写了一本畅销书《肠内革命》,值得一读。
  所谓动静平衡,就是动以养身,静以养心,适度运动,松弛神经。对中老年人来说,最好的运动是快步行走,有条件的坚持游泳也很好。日本在国民中开展“日行万步”活动,我们如果坚持不了“万步”,快步走半小时也可达到强心健肺功效。此外,打太极拳、做瑜伽、练功十八法,跑步等等,也都很好。这里,要注意运动的身体平衡原理,走路、游泳、打拳、瑜伽、做操、慢跑,都符合这个原理,其他如打网球、羽毛球等,只是单侧发力,不利身体平衡,对老年人来说就不太合适了。
闭目冥想,进入超觉入定或忘我状态,可使人松弛神经,耳聪目明,头脑清晰,记忆增强,心平气和,精神焕发。据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证明,静坐冥想可改善大脑活动、代谢、血压、呼吸、心率,使血压下降,有效改变心肺功能。南怀瑾老师《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对如何静坐,如何冥想,能取得什么效果,等等,都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和经验的传授,十分实用,是关注健康长寿者必读之书。此外,日本一位医生写的《脑内革命》一书也可一读。
  所谓心理平衡,就是时刻保持好心情,好情绪,对毁誉、得失、生死处之泰然,舒卷自如。这说说容易,做到很难。大多数人的亚健康,就失之于心理不宁,60%的疾病也是由心理、精神因素引起的。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多多,工作变动大,环境不确定因素多,加上家庭事务纷繁,人际关系复杂,使人们常处于应激、紧张状态,疲于应付。心理失衡,燥动不安,焦急忧虑,纷至沓来,成为生活常态。要在这种环境氛围下,保持心理平衡,实属不易。需要涵养、豁达、克制、隐忍,以排除烦恼、郁闷、懊丧、失落、忧伤、愤怒、悲哀等种种坏情绪。这就要求人们具有提得起、放得下的精神境界,具有不攀比、不妄求,自得其乐、知足常乐的宽广胸怀,具有承受挫折、失意、失败的心理准备,具有顺其自然、处之泰然、应对坦然、曲折必然的良好心态。总之,性格开朗,乐观豁达,心态平和,活得潇洒,及时纠正不断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这是健康长寿的最重要秘诀之一,望朋友们切记心怀,念念莫忘!
本文想以赵朴初老先生、大居士的《宽心谣》作为结束。生命在于啥?人们也许从中会得到一些领悟。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物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9 16: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点赞。运动和静止都是生命的表现形式,生命永远在两极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30 13: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

生命在于平衡,绝对有道理!运动平衡、饮食平衡、心态平衡,一切不过偏激,自然健康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11: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
生命在于平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05: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南平
术前许多习气  比如喜欢田径 登山 自驾 摄影 术后往往因为时间多了“变本加厉”。可以自娱可以显现,但无法群体提倡。根本做不到。也存在安全问题。超标大肝癌术后10多年而自创“笑语太极拳”的山东病友,无疑也是成功的典范 书画 太极拳 阅读 适度游山玩水 茶文化 何尝不是休养之道?文武之道 一张一驰,在平衡里安住 在平衡中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05: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南平
敢于直面负面的事物 才是真能量。连这个胆子都没有  就是欺骗。病友大部分不是孩子  不需要哄骗给糖吃。温水煮青蛙,死翘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09: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真谛!学习,收藏。
大师的禅修到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0: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
生命在于平衡,运动平衡、饮食平衡、心态平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2:04: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
赞,认同,平衡才能久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5: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
12年追踪1500人,跑步竟比久坐死亡率高!
小酌怡情,大醉伤身,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告诉你体育锻炼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练得太多,不但练了白练,反而有害健康要折寿,你信吗?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丹麦科学家做了一组长达12年、涉及近1500名研究对象的跟踪调研,结论是:
以跑步为例,每周最多跑3次,每次不能超过48分钟,如果过了这个运动量,死亡率和从来不运动的人群一样。
在国内,跑步健身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小跑怡情、长跑伤身”的结论,无疑给越跑越上瘾的跑步爱好者们浇了盆冷水。
尤其是资深跑者,每周三次,每次48分钟的运动量根本跑不够。这份来自丹麦腓特烈斯贝医院哥本哈根市心脏病研究所的权威调查报告,还是最好停下来看一看。
在过去12年中,研究人员追踪了两组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一组是1098名跑步爱好者,对比组是413位每日久坐、不参加运动的人,所有调查对象一开始都是身体状况良好,年龄分布也差不多。在跑步者组中,已有128人死亡,不运动组里有28人,前者的死亡率要远远高于后者。
不光看样本死亡率,分析跑步者的运动频率、强度和健康状况的对应关系,医学专家得出了精确的结论:
最健康的跑步健身强度就是每周跑3次,总量144分钟以内,而且跑步的速度应该控制在慢速或中速。这样做最能长寿,而超过这个量,健身反而变成了伤害。
专家还强调,跑得快,要比跑得久更伤身,那些用较快配速跑步的对象,其死亡风险和从来不运动的人一样。
此前已有医学研究证明:       
过量运动,主要包括马拉松、铁人三项以及长距离自行车骑行,让心脏负担过重,从而造成心脏与主动脉的结构变化,引发猝死危险。
国内马拉松不断发生选手猝死事件,似乎也印证了研究结论。而在跑步者圈子里最具讽刺的案例,则是《跑步圣经》作者詹姆斯•菲克斯之死。
菲克斯在1977年的着作,让全世界一起“跑起来”,他提倡的理念是每天跑。1987年,菲克斯完成了每日一跑后心脏病发作离世,年仅52岁。
腓特烈斯贝医院心脏病研究专家彼得•施诺尔说:
这项调查持续了十几年,最积极的意义就是显示了运动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尤其是在心血管方面。
给运动量设好上限,是让健身有效、安全的必要措施。如果你的健身目的是降低死亡威胁,延年益寿,跑得少一点,慢一点就对了。多跑无益,反而有害。
不列颠心脏病基金会高级心血管科护士毛瑞•塔伯特总结:
跑马拉松不能让你的心脏更健康,我们的建议是每周运动150分钟,如果你是个躺在沙发上嚼薯片看电视的宅男,可能觉得150分钟也挺多的,没关系,即使是快步走,也是个不错的开始。
看完此文,小编彻底已经凌乱了,只能收起时尚时尚的运动鞋,默默蹲角落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4-11-24 17:50 , Processed in 0.0344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