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00|回复: 23

[肾病] 个案:夏萌医生凭什么治愈了自己的慢性肾病?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9 15: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夏萌,是北京安贞医院的医生,1983年从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00年12月,在长期工作劳累和一次久拖不愈的感冒后,她被确诊患了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且肾小球已经有五分之一硬化。
  像所有患者一样,生病以后她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以为只有医生能救自己,也踏上了四处求医的艰难之路。她请教了不少西医,医生告诉她:“目前这个病没有什么好办法,主要是多休息,别感冒。”去看中医,大夫则告诉她:“你这是肾虚,要补肾。”
  她双管齐下,一边把重点放在卧床休息和预防感冒上,一边喝着补肾的中药汤。但是,花了四年时间治疗,非但没有阻止病情发展,自己的身体反而更虚弱不堪,连在家擦地收拾房间的力气都没有了,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心情也变得越来越抑郁。
  她发现,在现有医疗体系中的医生并不能让她获得健康。夏萌医生知道,现代医学对很多疾病的认识仍然有限,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也是如此,病因不明确,也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作为医生,她也很清楚肾小球不能再生,硬化一个就少一个,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肾小球继续硬化下去,等待她的就是可怕的肾衰竭。
  所幸生病期间她开始学习营养知识,她了解到,通过补充某些营养素就能修复细胞。于是她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开始试着从营养角度治疗自己的肾病。她说,2004年,她读过的营养方面的书摞起来有1米高。
  她制订了自己的营养治疗方案,结果,通过营养调理半年后,拖了四年之久的肾病治愈了,身体完全恢复正常了。12年过去了,肾病没有再复发,尿常规等各个项目都没有问题,血肌酐依然正常。
  在自身上看到奇迹后,她进一步深入学习营养知识,2010年,她开始成为北京安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专注于临床营养对疾病和健康的研究和实践。她总结了多年来营养调理疾病的经验,写了一本书——《营养方向别跑偏》,2017年出版。
营养方向别跑偏.jpg



  夏萌医生在书中谈到她开始营养调理的初步构想是:
  第一,不增加肾脏负担:例如减少钠的摄入,不吃任何有添加剂的食物,不吃零食;植物蛋白要减少,因为植物蛋白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含氮废物,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
  第二,增加肾脏修复的营养素:主要任务是是修复破损的肾小球过滤膜,那些已经硬化的肾小球也只好不去管,好在肾脏的储备能力比较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系统了解营养素与细胞结构、细胞功能的关系。

  如何提供人体所有需要的营养素和肾病需要的特殊营养素?夏萌医生的思路是:
  首先考虑人体最基本营养需求。
  (1)每一个细胞的基本结构成分是蛋白质、类脂(磷脂和胆固醇等);
  (2)细胞代谢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酶的基本成分是蛋白质和辅酶(维生素+矿物质),所以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不能少;
  (3)细胞代谢需要能量,最好的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
  其次,在满足身体最基本的营养需求基础上,为了促进肾脏细胞的修复,还要考虑肾病需要的特殊营养素。
  (1))肾小球细胞为上皮组织,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维生素A的帮助,因为维生素A能够维护上皮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2)细胞之间的间隙为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最重要的成分是胶原纤维,合成胶原纤维主要靠蛋白质和维生素C。

  这些营养物质来源于哪些食物?简而言之,就是粮食类、蛋白质类、蔬菜类、水果类、油脂类的食物。夏萌医生的建议是:
  (1)粮食类:主要依靠各类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给细胞提供能量。体力劳动多,需要的能量更多,我的体力劳动比较少,所以应该每天吃150克米面,同时增加一些粗粮。
  (2)蛋白质类:包括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肾病患者要注意提高动物蛋白的比例(肉、蛋、鱼),减少植物蛋白的比例(豆类、粗粮、坚果)。正常人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量为每千克体重1~1.2克。好在我的肾功能还正常,此时不需要严格控制蛋白质,所以,我给自己制定的每天优质蛋白摄入量是每千克体重1克。算下来,我需要的总量是50克,其中动物蛋白占一半以上,为此我每天需要牛奶200毫升、鸡蛋1~2个、瘦肉100克,每周吃2~3次鱼。
  (3)蔬菜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天应该吃250~500克。
  (4)水果类: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每天应该吃250克。
  (5)油脂类:包括炒菜的油、肉类(畜禽类和鱼虾类)里的油、坚果里的油。油脂里面有两在类成分,一种是脂肪,另一种是类脂,类脂主要包括磷脂和胆固醇。磷脂主要来自于鸡蛋、大豆和肝脏,胆固醇来自鸡蛋、肝脏和其他内脏,这些类脂是细胞膜最基本的成分,必须保证每天摄入。
  (6)要注意以下营养素:
  维生素A:主要来自肝脏及含有胡萝卜素的水果蔬菜,胡萝卜素在油脂的环境中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因此油脂摄入不能少。
  B族维生素(参与细胞代谢):主要来自于新鲜的蔬菜和动物性食物。
  维生素C:来自新鲜的水果。每天吃250克以上。
  (7)需要减少的食物: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少吃各种含化学添加剂的加工食物,另外植物蛋白也应有所减少。

  执行营养调理方案1个多月,夏萌医生慢慢感到身体有了变化,最明显的感受是身体有劲儿了,不再是一副病歪歪的模样。慢慢地已经可以应付家务活,还能出去散步。
  调理3个月,观察到了治疗效果,最明显的改变是,每次排尿后的泡沫越来越少,后来逐渐消失了。以前,每个月的尿检结果是尿蛋白++~+++,尿潜血+++;调理三个月的检验结果是尿蛋白阴性,潜血+。此后每周的检验结果都是尿蛋白阴性,潜血+。
  又继续坚持营养调理3个月,竟然连尿潜血也变成了“-”。
  后来,一日三餐越来越讲究,又根据需要增加了一些保健品,夏萌医生感到自己身体越来越好,腿脚也有了力气,感冒次数逐年减少,抵抗力越来越强。从2005年4月以后,再没有请过一天病假。每年体检结果,尿蛋白和潜血始终都是阴性。
  夏萌医生感悟:以往在治疗疾病时,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过多地依赖医疗科技,从未意识到很多疾病其实和饮食不当及营养失衡有关。营养失衡成为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认识到这一点,面对疾病的时候,我们的思路就不能只局限于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
  夏萌医生认为,对慢性病来说,管理生活方式是治病救人的一个有效手段。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起居、睡眠、心理五大方面,这五个方面哪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引起慢性疾病的发生。

  了解一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什么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根据光镜所见的一种病理形态学诊断的肾炎,是一组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它不是膜性肾病,也不是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这些肾病病理完全不同,但是这些名称真能把人搞晕啊!)。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可以分为IgA肾病和非IgA肾病两大类。医院给夏萌医生的诊断结论是:“IgA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现在没有特殊药物能够治疗IgA肾病,主要是注意多休息,别太累,别感冒。”
  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在原因不明的慢性肾炎患者中,超过一半的患者为IgA肾病。相当一部分的IgA患者确实可以不治疗,血尿、24小时蛋白尿0.5g以下,没有高血压,没有肾功能异常,定期3~6个月复查就可以了。在临床药物治疗中最后达到完全停药“彻底治愈”的治疗效果的人不超过10%。那么,按照现代的医学治疗体系来评判,夏萌医生的慢性肾病也许是“自愈”了吧?

参考资料:
营养方向别跑偏/夏萌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9

【楼下各层附录部分典型病例】
病例1 焦虑症
病例2 夜盲症
病例3 高血压和脑梗死
病例4 手术后昏迷
病例5 萎缩性胃炎
病例6 心脏手术后危重患者
病例7 阿尔茨海默病
病例8 闭经
病例9 皮肤瘙痒
病例10 痛风
病例11 萎缩性胃炎
病例12 结肠手术
病例13 贫血
病例14 胃黏膜息肉
病例15 儿童饮食
病例16 皮肤过敏
病例17 干燥综合征
病例18 肥胖
病例19 美容
病例20 甲亢
病例21 补锌
病例22 口腔溃疡
病例23 鱼鳞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5: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病例1 焦虑症】


  2009年,一个50多岁的女教师因为焦虑症过来治疗。她的焦虑症状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晚上失眠严重,甚至整夜睡不着觉,白天经常感到紧张不安、害怕、忧虑、烦躁……各种不良情绪让她的精神备受折磨。此外,这位教师非常消瘦,没有食欲,感到全身疼痛、胸闷、惊慌、呼吸急促等。
  焦虑症主要是大脑缺少5-羟色胺所致。5-羟色胺是一种大脑神经递质,也被称为“快乐素”,情绪、食欲、睡眠、疼痛等几大生理功能,都会受到它的影响。
  面对这位患者,首先,我要让患者睡好觉,于是给她开了安眠药;其次,我给患者开了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来提高患者神经突触中5-羟色胺的水平。这些方法属于对症处理和替代疗法,都不属于治本,治本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食物补充大脑中缺乏的5-羟色胺。
  大脑合成的每一种神经递质都是以特定的营养物质作底物,就拿5-羟色胺来说,它是由什么营养物质转化的?是由蛋白质中的色氨酸转化的。色氨酸属于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植物蛋白中比较缺乏,主要从各种动物性食物中获得。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爱吃肉类的人往往都比较开心,情绪状态很好,睡眠质量也很好,倒头就能睡着。此外,蛋白质、磷脂、胆固醇是大脑有机成分的重要组成物质,在大脑里,磷脂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中蛋白质和胆固醇各占半壁江山。研究还发现,脑细胞膜上的胆固醇减少,会使细胞膜上5-羟色胺受体表达减少。
  我在调查患者的饮食习惯时发现她的主要问题是蛋白质类和油脂类食物不足,平时只吃点粮食,吃点蔬菜、水果,一个星期吃一两个鸡蛋,很少吃肉,内脏基本不碰。
  如果饮食习惯不改变,脑子里的5-羟色胺一直处于缺乏状态,患者就必须长期服药,很难往下撤药。
  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专门调查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饮食习惯,发现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和健康人群相比,在碳水化合物(来源于主食)、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方面差异不是很大,但蛋白质类(来自肉、蛋、奶、鱼等)和胆固醇(来自蛋黄、动物内脏等)摄入过少。
  于是,我告诉这位教师:“您一定要多喝点牛奶,多吃点肉、鸡蛋,每星期吃两三次鱼,每周吃一两次动物内脏,主食、蔬菜、水果可以按照原来的量继续。”  
  这位教师听我说完饮食建议,当下就表示了疑问:“夏大夫,您讲的怎么跟别人说的不一样?”这也是我经常遇到的情况,因为提到肉类、鸡蛋、动物内脏等,人们总觉得里面的胆固醇、脂肪是不好的东西,应该少吃。
  我用了很长时间来解释食物中的色氨酸与5-羟色胺的关系,但我发现这位患者还是半信半疑。第二个月她过来复诊,我看到她并没有发生变化,因为经过营养调理的患者,体态、面色、精气神等都会有些改善。
  当我问她有没有按照我的营养方案去执行,有没有多吃一些肉、蛋、奶、鱼时,她的回答明显有些敷衍:“稍微多吃了点。”
  后来,我发现她每个月回来复诊时都到得很早,没有轮到她的时候,她就坐在诊室边的椅子上看着我给其他患者看病。一开始,我也没往心里去,只是明显感觉到她对营养越来越上心。经过五六个月的调理,我发现她的气色、状态越来越好,焦虑状态也在慢慢缓解,于是慢慢给她减药。
  一次来门诊,她让我看了一篇文章,叫《爱上看病》,是她自己写的。看到这篇文章我才明白为什么她每次复诊都来那么早。原来,她一开始并不认为靠营养能调理好她的焦虑症,但是她很想弄清楚,于是每次复诊时都会坐在边上看我给其他患者看病,听我怎么辅导其他患者,有时候还会直接追踪出去,问患者的真实效果如何。一次又一次反复验证过后,她才相信营养可能真的有用,开始按照我给出的营养方案去调整。
  结果,没过多久她也在自己身上看到了营养带来的改变,健康状态越来越好。这之后,她每次过来时都特别高兴,很喜欢看我跟患者去讲解这些营养的问题,就像她在文中说的,已经爱上了看病。
  1年后,她的焦虑症状全部消失,睡眠、情绪、身体症状等方面也都没有问题,我开始给她减药,后来全部药慢慢都停了,患者也不需要再来门诊。
  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2011年,也就是两年之后,我在门诊再次见到了她。不过,这次不是她的问题,而是她姐姐的问题,她的姐姐被检查出高血压,想找我来调理。但是看完病后,这位教师并没有走,一直在外面等我。我看完其他患者后去找她,她见到我,脸上带着一副真诚而又郑重的神情,跟我提了一个要求:“夏大夫,我想拥抱您一下,行吗?”
  我当时愣在了那儿,患者说“谢谢”的很常见,但说要“拥抱”的,她还是头一个。面对这样的请求,我当然不会拒绝。拥抱过后,她非常激动地告诉我:“夏大夫,我特别特别感谢您,因为我完全好了,现在我感觉自己像恢复到年轻的时候了,每天倒头就能睡着,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每天都很开心。”
  到现在为止,她的情况一直很好,疾病没有复发,因为她掌握了维护健康的法宝。


来源:
营养方向别跑偏/夏萌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5: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病例2 夜盲症】


  我有一个女学员,30多岁,为了保持身材,再加上道听途说了关于吃素的好处,也开始跟着吃素,一点儿动物性食物都不吃,炒菜时尽量不放油,后来得了夜盲症,一到晚上就不敢开车,因为看不清道路。
  听了我的课以后,她才明白自己的病都是自己吃出来的夜官症主要是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维生素A来自肝脏、蛋黄及含有胡萝卜素的水果蔬菜,不吃内脏、蛋黄等动物性食物,导致维生素A缺乏,而来自蔬菜水果中的胡萝卜素必须在油脂的环境中才能转换成维生素A;此外,吃素虽然让她变瘦了,但由于蛋白质、油脂来源不足,也让她的皮肤开始泛黑,变得粗糙,没有光泽,身体也总感到没劲儿。
  这之后她开始每天吃鸡蛋和肉类,每周还会吃1~2次肝脏,结果3个月后夜盲症就治好了。1年后我再见到她,几乎认不出她,因为她的变化太大了,原来又黑又瘦,现在皮肤白里透红,身材凹凸有致,再不哈着腰,看上去亭亭玉立,好像年轻了10岁。


来源:
营养方向别跑偏/夏萌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5: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病例3 高血压和脑梗死】


  2008年,我接触了一个患者,他当年56岁,患有高血压和脑梗死,轻度偏瘫。询问他的生活习惯后,得知他每天运动2小时,不喝酒,按时睡觉,每天坚持服药。看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我知道他在隐瞒一些内容,于是我问他:“您别光说自己做得对的事情,好好回忆一下哪方面做得不对,比如您吃药以后是否经常测血压?”
  患者只得承认:“一年测量3次吧。我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才去测。”
  吃药是治标,我还要挖根寻源,继续问他:“您抽烟吗?”
  “抽烟,不多,一天也就1包。”
  这还不多?!看来患者对自己太纵容。
  我看他脸色发红,只是跟我正常聊天,嗓门也扯得很高,感觉到他脾气有些大,再问他:“您脾气好吗?是不是比较爱较真儿?”
  患者笑了:“夏大夫,您看出来了?我就是脾气大,看不过去的事情我就要去理论理论。”
  我还要继续找根源:“您吃饭是怎么吃的?”
  患者告诉我的情况是:因为嫌吃饭麻烦,一般都是随便吃点,只要吃饱就行。平时喜欢吃面条,图省事,就把面条和各种蔬菜直接放锅里,混合一下;因为牙不好,咬不动,觉得吃肉麻烦,不爱吃肉;从来不喝牛奶;水果也基本不吃;鸡蛋一周能吃两三个。
  到此,我基本上把他得高血压的上游问题搞清楚了:第一个问题是性格急躁,因为情绪变化太大时,大脑皮质和丘脑下部会变得兴奋起来,导致体内产生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一些特殊物质,让血管出现痉挛,血压也跟着升高了,第二个问题是抽烟,因为烟草里的尼古丁会刺激心脏加快跳动,让血管收缩,升高血压;第二个问题是饮食不平衡,比如血管弹性主要靠的是蛋白质,但在他的饮食中蛋白质严重不足,盐还严重超标。
  我用了很长时间纠正患者的错误生活方式。每个月患者来取药时又是我再次宣教的时候,继续督促他坚持改正。后来这个患者完全改了,烟彻底戒掉,吃饭的节奏也是按照我的意见执行,脾气也好转很多。再后来,这位患者的血压越来越正常,最后一直处于正常状态。
  有一次我们做患者教育,我把这个患者请过来做分享。他含着眼泪告诉大家:“我以为我完了,从此偏瘫,高血压也永远好不了。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再加上非常听夏大夫的话,把烟戒掉,每天运动,吃饭方面完全听从夏大夫给出的建议。现在,我走在路上没有人相信我得过脑血栓,我的降压药也暂时停了,因为只吃半片药我都会出现低血压。所以,我现在到处宣传健康管理的好处。”
  这位高血压患者并不是个例,我的很多患者都把降压药停了。但是高血压患者能不能停药要看血压情况,停药之后也要继续监测血压。在这里提醒一句,高血压患者不能擅自停药,用药问题一定要先咨询专业医生。


来源:
营养方向别跑偏/夏萌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5: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病例4 手术后昏迷】


  一次,一位女患者在手术后7天一直昏迷,心率也快。我查体之后推断她现在脑灌注不足,大脑广泛缺血,但并没有哪一侧有严重血管堵塞的证据。
  造成脑灌注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个患者以前有血管管腔狭窄,另一方面是血容量不够。而造成血容量不足的原因是能量和营养素不足,尤其是胶体渗透压(血浆中的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不足。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加胶体渗透压,提高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压,让脑细胞获得充分的氧和营养素。所以,必须及时通过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提高血容蛋。但是问题又来了、患者刚刚做完心脏手术,心功能不太好,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在通过鼻饲给予营养制剂及通过静脉给子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液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我把我的观点向心外科医生做了陈述,尽管这些涉及营养支持的内容对心外科医生来说比较陌生,但出于多年合作对我的信任,主管医生还是让我开出了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医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
  过了一个星期,心外科的主管医生高兴地给我打电话说:“夏大夫,你的方法很好,患者已经出监护室,还能吃点东西了。”
  我马上跟进:“鼻饲管拔了吗?”对方说:“因为她能自己吃饭了,所以我就拔了。”我马上告诉主管医生:“既然鼻饲管已经拔了,肠外营养先别停,现在要加强口服食物的质量,等患者能吃到正常食物量的时候,逐渐把肠外营养也停了。”随后我又告诉他该让患者吃些什么食物,吃多大的量。
  患者又住了一周,出院了。主管医生既感到高兴,又感到不可思议,跟我说:“夏大夫,想不到营养支持这么重要,你什么时候学的营养学?真的很棒!”


来源:
营养方向别跑偏/夏萌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5: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病例5 萎缩性胃炎】


  曾有一位62岁的患者来找我看病,她身高1.62米,体重52千克,看上去比较瘦。她的主要问题是经常反酸嗳气,失眠头痛,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明显。她曾经到许多医院看过病,检查后发现血压不高,血糖正常,医生除了说有萎缩性胃炎之外没有其他疾病诊断,都说问题不大。但她感觉自己的身体就要垮了,站起来就头晕,走路时不能让别人碰她,否则一个站不稳,就可能倒在地上。
  我们临床营养科特别在意患者的主诉,同时也要知道患者的疾病诊断,从中分析出患者的关键问题所在,从源头上找到导致疾病的原因,从而治疗疾病。
  接下来,我问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生活方式方面。患者告诉我,她烟酒不沾,连老公都不吸烟不饮酒。每天按时睡觉,绝不晚睡。每天运动2小时,其中快走1小时,打拳1小时。家里没有负担,只有老两口在家,孩子们经常送来各种好吃的食物。
  ②饮食习惯方面。这是我每一次都要仔细调查的内容,主要分为五大类进行调查,包括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蛋白质类、油脂类。
  这个患者的情况如下:
  粮食类:早上喝麦片粥,晚上喝粗粮粥,中午吃米饭50克,1周吃2~3次白薯、山药。
  蔬菜类:每天500~750克。
  水果类:每天250克左右。
  蛋白质类:每天吃瘦肉25克,1周吃3个鸡蛋,1周吃3次鱼,每次100~150克。
  油脂类:从不吃油炸食品和内脏,坚果只吃开心果,1天5粒。
  综合分析,这个患者的问题是:摄入的能量低于消耗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都不足,此外,由于油脂吃得很少,也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的吸收。
  我给她的建议是:运动量减少一半,细粮、鸡蛋、肉类要增加,蔬菜适当减少。少食多餐,改成1天吃6顿饭。
  听到我的建议,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疑惑地问:“不是说生命在于运动吗?快走也对身体有好处,为什么要把运动量减少一半?而且,不是说吃粗粮好吗?也应该多吃蔬菜,怎么我却要往下减?”
  这样的患者很常见,他们总是把大众营养学的内容与临床营养学的内容搞混,但我们对于患者一定要因人而异。
  我耐心地跟她解释:“您现在属于营养不良,要增加能量和优质蛋白,萎缩性胃炎也是营养不良的结果。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来说,吃粗粮是不合适的,而且也不适合吃太多蔬菜。您现在必须补充蛋白质和脂类,但是胃肠道耐受性又比较差,所以建议您1天吃6顿饭,少食多餐,鸡蛋1天吃2个,吃肉的话最好吃肉馅而不是大块肉,还要增加一些猪肝类内脏。”
  听我说完,患者几乎跳了起来:“不是让少吃内脏、少吃鸡蛋吗?这里面胆固醇多高!”
  我听到过太多这样的声音,对此一点都不感到惊讶,不紧不慢地反问了一句:“电视广播里宣传的内容是说您的问题吗?”
  患者不吭声了。
  这其实正突出了临床营养的特点。临床营养是结合每个患者的问题提出饮食建议,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


来源:
营养方向别跑偏/夏萌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5: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病例6 心脏手术后危重患者】


  两年前的一次会诊,我遇到了一个病情非常复杂的危重患者。
  这个患者50多岁,我会诊时已经是他心脏手术后第20天。执刀的心外科医生经验丰富,手术做得非常成功,可是手术后患者的状态却越来越不好,一直没出重症监护室。当时,患者已经处于昏迷状态,肺部感染严重,已经做了气管切开,更严重的是,他当时已经出现了多器官衰竭的症状:肾开始用上透析机,肝的状况也不太好,巩膜已经发黄,胃也已经瘫了,虽然下了鼻饲补充营养,但营养液进去后根本不往下走。
  为了找到他一直昏迷的病因,我试着抬起他的四肢,这时发现他左边一侧的手脚是外旋状。这让我心里又一紧,看来患者已经出现了偏瘫症状,偏瘫发生在左侧,说明右侧的大脑中动脉出现了堵塞。
  意识昏迷,左侧偏瘫,多器官衰竭,这几大问题已经够复杂,但他还面临着更棘手的问题——血压。当时患者的血压非常低,已经掉到了60/30毫米汞柱,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到140/70毫米汞柱。
  生命危在旦夕,医生能用的药都用了,能使用的治疗方法也都使了。如果按照传统的治疗手段,做到这些真的是尽力了,但我现在是个营养医生,要从源头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血容量不足是根本问题,现在只有快速补充血容量,才可能有生还的希望。但是仅仅靠输血和输白蛋白远远不够,在营养上要给患者补充足够的能量、氨基酸及身体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素,并通过正确的途径输入进去。于是我写了一大篇会诊单,肠内的、肠外的,化验的、检测的,都写了上去。
  接下来,就是等待奇迹的发生。
  结果,第3天患者的升压药停了,即使不用药物,血压也能维持正常。1周后,患者开始有尿了。
  这之后,惊喜也一个接着一个。
  患者的胃肠道也开始争气起来,有了胃蠕动能力,于是我让医生加快鼻饲管里营养液的输送速度。
  之后,患者逐渐清醒,尿液越来越多。
  两周后,患者可以坐起来,并且经嘴吃东西。
  3周后患者出了监护室,4周后就办理出院,回家了。
  所以,看病其实就像破解一道谜题,当你抓住了最关键的那个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来源:
营养方向别跑偏/夏萌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7: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病例7 阿尔茨海默病】

  2007年,那个时候我已经学了营养,还在神经内科工作,有一次去会诊一个高干病房的女患者。这位患者的儿媳妇是我们医院的职工,也是我的朋友,她知道我这个神经内科医生比较懂营养,希望我去出出主意。
  这个女患者当时72岁,虽然青春不再,脸上出现皱纹,但仍然风韵犹存,很有气质,不过,她的眼神看上去空洞呆滞,走路比较缓慢,讲话声音细细的,当别人问她问题时,常回答的一句话是“我忘了。她以前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问题,很注重保养,平时很爱看书,写文章也很棒,但现在生活基本已经不能自理。我看了看她的磁共振片子,显示出轻度脑萎缩。
  根据这些症状可以诊断出是“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没有问题,关键是该怎么治疗呢?几乎所有能找到的与防治痴呆有关的药物都使用过了,都无效,她的症状越来越严重。
  只剩下一个办法:采用营养疗法,把大脑结构和代谢中需要的营养素长期足量供给上去。这些营养素来自于每日饮食和一些保健品。
  我和患者的儿媳妇谈了我的想法,我的这位朋友很是赞成。于是我给了一个饮食方案,还给了一个如何补充保健品的建议。好在老太太和儿子、儿媳一起住,可以督促她实施。之后,我还需要长期追踪随访患者的情况,差不多一年问患者的儿媳妇一次。为什么间隔这么长时间?因为大脑在所有器官中恢复时间是最慢的。每一次我的这位朋友都说“好一些”,说明大脑已经在慢慢恢复过程中。
  2010年我正式担任临床营养科主任,有一次去北京电视台做节目,主题是“防治脑萎缩从饮食抓起”,需要一个实例,我赶紧找到我的这位朋友,问她老太太怎么样了,没想到她告诉我的信息比我预想的好得多,她用了一个特别生动的例子说明老太太的状况:“老太太现在打麻将比我棒。”后来她回家给老太太录了一段视频,让我拿到电视台。看到视频上老太太侃侃而谈,眼睛清澈有神,神态端庄高雅,我心里有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所以,营养治疗的作用又一次得到验证,我只是把大脑需要的自然成分补充进去,奇迹就出现了。
  这件事差不多过去10年了,现在老太太怎样呢?老太太已经82岁,能够自己吃饭,慢慢地收拾自己的房间,家里人打麻将时她还会在旁边指点。厉害吧?!
  因此我总结出一句话:大脑决定未来,营养决定大脑。

来源:营养方向别跑偏/夏萌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7: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病例8 闭经】


  有一次讲课,我讲到人体激素有两类,一类是蛋白质类激素,另一类是胆固醇类激素,如果一个人不吃肉,不吃鸡蛋,也不吃内脏,会导致蛋白质、胆固醇都缺乏,于是各种激素水平都比较低,严重者还会出现不孕不育,甚至很早就闭经。
  这时候就见坐在最前面的一个美女举手了,她看上去三十多岁,长得很漂亮,但身材有些微胖。我把话筒给她,她站起来说:“我已经闭经两年,打黄体酮(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也没用。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今天终于明白了。我之前总想减肥,以为不吃动物性食物就能减肥,结果减肥没成功,还出现了闭经。现在明白了,原来都是营养素摄入不足造成的。”
  那么,对这个患者的营养诊断应该是:蛋白质缺乏、脂类缺乏、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营养知识缺乏。这样,下一步的营养调理方案自然也就出来了。


来源:营养方向别跑偏/夏萌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17: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病例9 皮肤瘙痒】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患者,她专门跟我展示了她的一个营养秘方:
  红甜菜根1个,胡萝卜1~2根,西红柿1~2个,黄瓜1根,苹果或梨1个,亚麻籽油1~2勺,橄榄油1勺,纯净水500毫升,一起打成果蔬泥当早餐。
  这个营养秘方在营养搭配上的确很讲究,各类水果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非常丰富;添加的亚麻籽油、橄榄油,含有非常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可以让胡萝卜素更好地转化成维生素A,因为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维生素,只有和油脂在一起才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此外,制作成果蔬泥,各类营养物质都没有浪费,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营养也更加全面。
  这个患者按照这个营养秘方吃了一年多,基本上每天早上都会喝一大杯,但是所谓的秘方似乎并没有起到理想中的效果,反而让她的身体越来越糟,总是感到皮肤痒、晚上睡不好觉、浑身没劲儿。
  她很重视食疗,于是挂了我的特需门诊号。
  这个患者过来时看上去很清秀,但是皮肤没有光泽,从面部皮肤上看显得比较苍老。她的血压、血糖都很好,只是血脂有点高。
  听到她说的症状,再看一眼眼前的这个人,我已经意识到她有营养缺乏的问题,于是开始询问她每天的饮食情况:“除了这杯果蔬泥,您早上还吃些什么?”
  她告诉我:“这么吃不是已经很营养了吗?我早上一般只喝这个。”
  我又问她:“您中午和晚上吃什么呢?”
  “这些水果蔬菜打出来有很大一杯,我早上吃完后中午都不太饿,最多中午吃个小面包,晚上的话,家里做什么我就跟着吃什么,大多比较清淡,比如喝点粥,加上一些蔬菜。”
  听到这里,也就找出了她营养失衡的主要原因,她显然太过相信这个营养秘方,以为单靠这个营养秘方就能让她获得足够的营养。
  但是为什么一杯很有营养的果蔬泥反而让身体越来越营养不良呢?实际上,她关注的是这个秘方的营养,而我关注的是她整个人的营养状况。虽然这个秘方很有营养,但这些营养够身体用吗?
  每一种食物都包含几类营养素,即便是同一种食物,营养素的含量也不稳定,比如同等重量的南方芹菜和北方芹菜的维生素含量不一样,自然状态下生长的食物和大棚里长出的食物营养素含量差异也很大。因此,必须保证食物多样化。从各类食物中获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素,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这个女患者早晨吃了富有营养的早餐,但是总结一天的食物下来,发现她的蛋白质类非常缺乏。患者坚持了一年这样的饮食,营养状况严重失衡,导致她出现皮肤瘙痒、全身无力、晚上睡不好觉等症状。
  再比如,一个人应该一天吃500克蔬菜,如果这个人每天只吃100克蔬菜,长期膳食纤维不足,就会导致血糖高、肥胖、腹胀、便秘等现象。
  所以,长期缺乏一类食物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饮食结构不仅要看框架搭得好不好,还要看量是否足够。总的来说,要做到一日三餐营养均衡,首先要做到饮食结构正确,在结构正确的基础上去关注哪种食物更有营养才能锦上添花,如果饮食结构已经错了,不管食物多么有营养都会出问题。


来源:营养方向别跑偏/夏萌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4-11-24 17:17 , Processed in 0.0894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