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70|回复: 2

[新冠专题] 器官移植受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一些研究(202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5 22: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目前仍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器官移植受者是COVID-19重症病例的高危群体,有研究显示78%~89%的器官移植受者感染病例需住院治疗,远高于普通感染人群,入院后需无创通气和气管插管的比例为30%~39%,在英国的一项关于10 926名COVID-19相关死亡病例分析中,器官移植受者与普通人群的死亡风险比为3.53。器官移植受者在疫苗的1~3期临床试验中都被排除在外,目前关于器官移植受者新冠疫苗接种的研究结果有限,仍缺乏相关的可靠证据。


  一、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细胞、体液免疫变化
  Bertrand等发现2019-nCoV感染肾移植受者,与其他行血液透析的2019-nCoV感染的免疫抑制受者一样,能产生强烈的抗病毒T淋巴细胞和抗体反应。
  Hartzell等分析对比了肾移植受者2019-nCoV感染后血T淋巴细胞亚群、2019-nCoV抗体结果,发现肾移植受者2019-nCoV感染后血总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低,CD8+T淋巴细胞下降,而CD4+T淋巴细胞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提示效应、记忆T淋巴细胞有降低。也观察到这些受者中活化B淋巴细胞的比率更高。
  Chavarot等检测了42例肾移植2019-nCoV感染受者感染后2个月及6个月的核衣壳蛋白IgG抗体滴度,发现感染6个月的抗体滴度较2个月时明显下降,2个月时71.4%的受者抗体血清学阳性,而6个月时63.6%的受者抗体血清学转为阴性。
  Burack等观察了70例实体器官移植(56%肾移植,19%肺移植,14%肝肾联合移植,11%心肾联合移植)2019-nCoV感染受者,检测确诊至少7 d后(平均47.5 d)的N蛋白(核衣壳蛋白)抗体(包括IgM、IgG),其中51%(36/70)阳性,49%(34/70)阴性,其中肾移植受者相较其他受者更易抗体阳性(P=0.04),移植的年限,应用大于两种免疫抑制剂与抗体结果相关。
  对照普通感染者的抗体数据,提示器官移植受者感染后更难形成抗体。其他研究显示器官移植受者在2019-nCoV感染后出现症状后1~2周产生特异性抗体且持续至少2个月,可能持续至感染后4~6个月,并且抗体反应的产生与感染后的疾病严重程度无关。


  二、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后细胞、体液免疫变化
  移植受者接种mRNA-1273(Moderna莫德纳)、BNT 162b2(Pfizer /BioNTech辉瑞/拜恩泰科)和Ad26.COV2.S(Janssen/Johnson杨森/强生)疫苗后,主要检测棘突蛋白(S蛋白)抗体,皆显示比对照组(正常人群、无免疫抑制人群)明显低下的抗体反应。
  mRNA-1273和BNT 162b2首剂接种后,抗体阳性率为0~17.4%;完全接种后,抗体阳性率为17.8%~58.8%;Ad26.COV2.S接种后与mRNA疫苗对照组相比,抗体阳性率:17%比59%(P=0.005)。影响抗体反应的因素包括:年龄、首次移植、移植后时间、肾功能、激素用量、基础免疫抑制剂用量。抗代谢药物如吗替麦考酚酯(MMF)应用以及贝拉西普应用,也与受者接种后的抗体反应明显相关。
  Chavarot等观察了接受贝拉西普治疗的肾移植受体接种COVID-19疫苗后的抗体反应,发现首剂后第28天,S蛋白抗体阳性率为2.0%,第2剂后1个月S蛋白抗体阳性率仅为5.0%。
  目前没有国产灭活疫苗在移植受者中的相关研究报道,根据科兴灭活疫苗(CoronaVac)在免疫介导疾病中的接种研究发现免疫介导疾病患者在接种疫苗后检测到S蛋白抗体的比例较健康对照组降低(与医院工作人员相比:92.7%比99.7%,P<0.001,与健康老年人相比;77.3%比97.9%,P=0.011),使用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药物的患者(64/75,85.3%)与停止治疗的患者(29/29,100%)相比,检测到抗体的比例降低(P= 0.029)。提示移植受者在接种灭活疫苗后抗体反应可能也会相应降低。


  三、移植受者新冠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Boyarsky等问卷调查了187例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接受首剂COVID-19疫苗接种1周后的反应,这些受者移植至接种疫苗中位时间是6年,包括52%的肾移植,19%肝移植,14%心脏移植,9%肺移植,3%肾/胰腺联合移植,3%其他多器官联合移植,免疫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87%,霉酚酸脂69%,硫唑嘌呤11%,激素55%。一半受者接种BNT 162b2疫苗,另一半接种mRNA-1273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包括局部疼痛、发热、疲劳、头痛等常见的反应,2例受者分别报告了结肠炎和流感,随访未发现可能发生的疫苗相关排斥反应。
  Ou等观察到1例第2剂COVID-19疫苗接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但没有详细说明与疫苗接种的确切关系。
  目前已有系列关于COVID-19疫苗相关的新发肾病及肾病复发的病例报道,推测可能与疫苗引起细胞、体液免疫,促进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关。需警惕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IgA肾病等免疫相关肾病移植受者的复发。
  理论上疫苗接种有直接引起排斥反应的可能,疫苗相关的佐剂也能引起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疫苗也会刺激供者特异性抗体(DSA)产生进而增加移植物功能丧失的风险。


  四、移植受者疫苗接种后的保护作用
  Wadei等报道了在629例接种了2剂和163例接种了首剂mRNA疫苗的器官移植受者中,7例感染2019-nCoV(包括2例心脏移植、1例肺移植、1例肾/胰腺移植、1例肾/心脏移植和2例肾移植),有5例需要住院治疗,后有3例携氧出院,2例大气吸入下出院。其中6例感染时检测了抗S蛋白抗体,5例阴性,1例阳性但滴度低。
  Tsapepas等报道在904例接种COVID-19疫苗的肾移植和胰腺移植受者中(BNT 162b2 658例,mRNA-1273 229例,Ad26.COV2.S 17例),13例感染2019-nCoV,其中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BNT 162b2疫苗2剂后第12天感染),3例需住院治疗(BNT 162b2疫苗2剂后第35天感染,BNT 162b2疫苗1剂后第6天感染和mRNA-1273疫苗2剂后第21天感染),其中1例重症受者(mRNA-1273疫苗2剂后感染)死亡。
  Tau等报道2350例肾移植受者接种COVID-19疫苗后的病毒感染情况,有25例至少接种了1剂BNT 162b2疫苗的肾移植受者发生感染,男性为主(18/25),移植至接种疫苗中位时间4年,其中接受2剂疫苗接种的受者中,9例发展为COVID-19严重病例(4例死亡)。
  这些研究提示移植受者接种后仍有感染2019-nCoV的风险,仍需常规的防疫措施预防感染。
  目前没有疫苗接种后长期免疫保护的数据,是否需要加强接种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没有获得更详尽的疫苗接种数据之前,器官移植受者仍需保持口罩防护、社交距离、手卫生等防疫措施。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完整准确内容请查阅原始文献:刘飞, 冯春月, 傅海东, 等.  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接种研究进展 [J]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1, 42(12) : 765-768. DOI: 10.3760/cma.j.cn421203-20210623-00177.
原始地址:http://rs.yiigle.com/CN421203202112/134957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27 09:04:54 来自手机哦!!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楼主主要研究副作用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4 15:01:28 来自手机哦!!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我肝移植5年后第三针打了。有一个多月肝功能转氨酶高,大夫说可能是停骁悉后引起的,吃上骁悉和激素药后肝功正常了。不知道是不是和疫苗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植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4-6-3 00:30 , Processed in 0.0290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