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体育锻炼有益CKD患者心血管健康
CK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远高于肾衰竭风险。CKD 4-5期患者CVD发病率约50%,近一半的CKD患者死于CVD,是肾功能正常人群CVD死亡率的近两倍。临床数据表明,峰值摄氧量或最大摄氧量等体质表征参数随CKD进展而下降,并加剧CVD风险因素,而体质下降与身体活动的减少呈正相关。因此,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会恶化CKD患者的心血管结局,而体育活动则可加以改善。
(1)对CVD风险因素的改善
左心室肥厚(LVH)是尿毒性心肌病的标志之一,也是CKD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CKD中引起LVH的原因包括心脏前、后负荷相关因素和非前、后负荷相关因素等。定期锻炼可以影响CKD患者的这些机制,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① 心脏后负荷相关因素:定期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动脉硬化、动脉阻力指数增高和收缩期高血压等心脏后负荷相关因素,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脉搏波传导速度、改善CKD患者动脉顺应性。这很可能是通过改善内皮功能、增加一氧化氮释放和生物利用度,从而降低动脉硬度、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机制实现的。
② 心脏前负荷相关因素:盐和水潴留会导致CKD患者,特别是透析患者的心脏前负荷增加。虽然运动无法直接减轻前负荷因素,但优化体液状态,可利于CKD患者从体育锻炼中获益。
③ 非前、后负荷相关因素:促进LVH进展的细胞介质和通路等,也会受定期锻炼的影响。对非透析CKD患者而言,抗阻运动训练可改善慢性炎症和贫血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减轻导致LVH的前负荷因素;而透析期内运动则可减轻与高血压和LVH相关的高磷血症。对肾衰竭动物模型的研究也表明,规律运动可以消除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的心脏中血管紧张素Ⅱ的过量积累。
(2)预防心源性猝死和心律失常
临床试验表明,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单车运动可显著减少心肌炎症和纤维化,有望预防CKD心源性猝死和心律失常。其潜在机制,一是改善动脉顺应性或减少心脏休克和慢性全身炎症;二是肌肉收缩时释放的microRNAs(miRs)可能参与了对心脏的保护作用。骨骼肌收缩时合成并分泌数百种蛋白质和外泌体,进入血液循环,将运动的有益效果传递到远端组织和器官。如单车运动可促进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miR-150的分泌,减少与心力衰竭有关的miRs-210和146a。但运动对CKD患者外泌体miRs表达的长期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