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沉重、欣慰的寻访
一个偶然的机会,余发海和羊楼洞的142座烈士墓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5年7月,病退后到市政协文史委做文史整理工作的余发海,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调查羊楼洞某处山坡上的一个墓群。拖着病弱的身体,余发海前往离市区数十公里,当时还未通公路的羊楼洞村。四次寻访未果后,余发海终于找到了那片被人遗忘的荒凉墓地。随后经过数次历尽艰辛的调查,他发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那是上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野战医院埋葬不幸牺牲的重伤员后留下的,已经被人们遗忘。墓碑一共有142座。烈士来自24个省区118个县市,共涉及21个军35个师87个团,主要是一野、三野、四野在三大战役和抗美援朝期间牺牲的烈士,还有10多名在南方剿匪牺牲的公安烈士。
“自从发现烈士墓群后,面对这些为祖国解放、为世界和平流血牺牲的烈士们,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余发海说。
余发海分多次到墓地抄写碑文,按墓碑的排列顺序,逐一列表排号,把烈士生前的部队番号、性别、姓名、职务、年龄、籍贯、死因等内容一一造册。2006年初,在赤壁市公安局和人民武装部的支持下,余发海向全国发出寻亲信函,并多次打电话核实。可是事情的艰难却出乎意料,风雨沧桑半个世纪,由于时代变迁,寻亲遇到重重困难,一年只找到8位烈士亲人的音信。
但余发海没有放弃,除了继续发信函、打电话,他决定在生命的倒计时里自费外出,开展“我为烈士寻亲万里行”。18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24省的100多个县市,已为120余名烈士寻找到亲人。他的故事被称作现实版的《集结号》,他本人则被誉为现实版的“谷子地”,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提名,获评湖北省道德模范、荆楚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