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9|回复: 3

[业内要闻] 肝移植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0 14: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武警总医院 于 2011-1-20 14:39 编辑

  2011年1月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武警总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沈中阳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课题组联合天津一中心医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沈中阳教授参加并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获奖课题“肝移植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项目创新点
  1:完成了我国第一例存活超过十年的肝移植,创造我国肝脏移植首个长期存活的记录。
  2:创建针对我国无心跳供者供肝标准获取方式
  3:创立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综合防治体系
  4:国内率先制定再次肝移植技术规范
  5:创建完整的临床肝移植医疗体系


  项目组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1、2000年开展了我国首例减体积肝移植,该患儿移植术后已健康存活10年
  2、2005年完成了我国首例多米诺肝移植
  3、劈离式肝移植、活体肝移植和肝肾联合移植的手术例数和生存质量均居全国第一
  4、项目组开展的世界首例多米诺加活体、及劈离的双供肝肝移植,(一个尸肝的劈离、活体左半肝、加多米诺完成3个受体的肝移植术。)标志着肝移植外科技术已经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树立了用完善的外科技术最大限度拓展器官利用的典范”
  5、自独立开展首例活体肝移植以来,已累积完成368例,总例数及生存质量国内第一(联合例数)


  创立了针对我国供肝特点的标准切取方式
  项目组通过肝移植动物模型、早期临床应用、研发灌注管路等技术攻关,创立了原位灌注、腹腔多脏器联合整体切取手术方式,现已成为我国大多数移植中心的无心跳供者标准术式。

  创建了现代肝移植中心的组织架构

  项目组打破肝移植外科的固有观念,创建了现代肝移植中心的组织架构。包括移植外科、移植内科、移植麻醉、移植ICU、移植病理、移植随访以及影像、药理、血库等专业人员。从术前救治→评估→等待排序→术前准备→手术→麻醉→ICU管理→术后管理→术后长期随访,建立了完整的肝移植治疗模式,加强了肝移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目前,我国大型肝移植中心多采用项目组创建的组织构成模式,推动了我国肝移植事业的整体进步。通过上述体系的建立,临床肝移植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绩显著提高,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明显降低。

  建立规模最大的随访中心

  完整随访是肝移植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项目组建立了全国最大的随访中心,创建了肝移植专业病历系统,专职随访人员对肝移植受者进行终生、系统随访。

  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体系的建立
  成立华夏移植基金会,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体系的建立。向红十字会捐赠专项基金200万元,协助召开全国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启动会 ,建立器官捐献网站,并在媒体报刊等进行宣传,开展协调员培训、教材制作。

  应用推广是本项目的最大科技贡献

  自1998年,项目组协助其他单位开展肝移植手术,共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66家医疗机构从事了肝移植技术指导,直接推动了我国肝移植的普及和发展。

  累计发表相关论文326篇,主编/参编/主译相关专著12部,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武警部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受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建立了“中国肝脏移植培训中心” ,举办全国性临床肝移植研讨会5次,培养博硕士55名,进修生385名,国内外观摩交流肝移植相关人员1000余人。(共同成果)


  参与课题申报人员
沈中阳、朱志军、陈新国、臧运金、郑虹、邓永林、潘澄、贾继东、刘煜、牛玉坚、刘懿禾,孙丽莹,张雅敏、张建军、张庆
                             
                     武警总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王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08: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祝贺沈中阳所帅团队获国家级大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09: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三明
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0: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承德
祝贺!科技创新,造福百姓!

项目组中的邓永林、张亚敏就是我的移植手术医生!在此谢谢你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4-19 17:38 , Processed in 0.0259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