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5|回复: 0

[术后注意事项] 浅谈实体器官移植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6 11: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浅谈实体器官移植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作者:魏伟,明英姿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来源:《器官移植》 2018年9月 第9卷第5期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隶属于疱疹病毒科,人是VZV感染的唯一宿主。VZV病毒的核心是由70个基因所构成的线性双链DNA,长度约为125 000 bp。该基因分别由长序列(长度约为105 000 bp),短序列(长度约为5 232 bp)、内部重复序列、末端重复序列组成。当VZV感染人体后,这些基因分别顺序表达早期非结构蛋白、早期非结构蛋白酶和晚期结构蛋白,由晚期结构蛋白形成围绕VZV病毒DNA的核衣壳、病毒外膜及含脂质的包膜,包膜表面富含多种糖蛋白,糖蛋白可在VZV感染宿主时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宿主的免疫应答。
  当VZV感染宿主细胞后,其在细胞核内进行复制。在宿主细胞核内,VZV病毒DNA与核衣壳融合并以出芽的方式离开内层核膜,于核周间隙完成初级折叠,形成初级病毒体。随后,初级病毒体与细胞核膜融合,衣壳蛋白被释放入细胞质,于反面高尔基网中再次折叠,与细胞质膜融合后形成成熟的病毒体并释放入外周环境中。初次感染病原体后,VZV可由皮肤或T淋巴细胞通过逆向轴突运输至感觉神经的神经节并潜伏,在一定条件下,VZV再次活化,于感觉神经的神经节经顺向轴突运输至皮肤并产生带状疱疹的症状,其特点为受该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出现疱疹。


1 VZ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发病风险因素


  VZV在正常人群中的感染极为普遍,其发病往往呈亚临床、自限性,且在初次感染后,正常人体内能够获得其持久性免疫力。VZ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及呼吸道传播。其发病与温度、气候、湿度、人口密度、社会因素等密切相关。研究显示,温带气候条件下,90%以上的人群在成年之前就已感染VZV,而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成年人群的易感性较未成年人群高。在水痘疫苗应用于临床之后,88%~98%的感染得到了有效的预防。
  对于器官移植受体而言,VZV的发病既可能是初次感染,也存在潜伏性的病毒再次活化的可能,但通常以后者为主。与正常人群不同,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受体感染VZV后,其体内往往并未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同一受体在器官移植后的不同时间段可反复多次发作。研究显示器官移植术后受体VZV感染中,初次感染仅占2%~4%。
  VZV感染的发病风险因素主要为移植术前VZV血清反应阴性的移植受体以及受体在移植术后与VZV感染者的密切接触病史。器官移植后VZV的再次活化,是由于应用免疫抑制剂后引起VZV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的降低或丧失,其发生率与移植物类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否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有关。在不同移植物类型中,其发生率依次为肺移植(5.5%)、心脏移植(4.0%)、肾移植(2.4%)、肝移植(1.8%)。
  对于器官移植后VZV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目前尚无明确定论。男性、>60岁的老年患者、移植术前VZV感染病史、使用免疫抑制方案、具有急性排斥反应治疗病史的受体,移植术后VZV的感染率均有显著提高,且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受体的VZV感染率也有明显提高。


2 器官移植后VZV感染的临床表现


  器官移植后VZV感染的临床表现以水痘-带状疱疹为主,而对移植物功能的影响较小。VZV感染通常不会导致移植物功能丢失,其致死性病例常见于感染后进一步导致的内脏病变。
  器官移植后VZV初次感染表现为弥漫性的水痘,可分布于头面部、躯干、四肢等处,但往往是从面部开始并逐渐向躯干、四肢蔓延。水痘也可出现在结膜、口鼻部及会阴部黏膜等部位。而器官移植后VZV再次活化则表现为皮肤单边性沿神经分布的囊泡,并伴有疼痛,其他不典型症状包括全身不适、发热、头痛、食欲下降等。这些症状可于出疹前后单独或伴随出现,因此会对临床诊断产生干扰。
  目前也有少量VZV感染并发症相关的致死性病例的报道。器官移植后VZV感染的并发症有多重病原微生物感染、VZV病毒血症导致的内脏感染(包括肝炎、肺炎、脑炎、血管性病变等)。
  VZV肝炎常见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受体,在实体器官移植后受体中较少见,其特点为移植后突发的肝、肾功能异常,可伴有全身皮肤的水痘-带状疱疹,各类型肝炎病毒为阴性,血清VZV载量明显升高,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可见肝脏实质的广泛坏死。
  VZV肺炎常见于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受体,其起病类似于流感病毒感染,可伴有皮肤的带状疱疹,同时血清VZV载量升高,肺穿刺活检常见肺水肿及广泛肺泡出血,伴单核细胞浸润,细胞核内可见VZV病毒包涵体。


3 器官移植后VZV感染的诊断


  VZV感染的诊断可依据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以及接触暴露病史,对于仅依靠临床表现不能明确诊断及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需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
  目前可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直接抗体荧光检测、VZV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zanck涂片检查等,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详见表1。
  对于疑似侵及内脏的VZV感染,活检能够明确是否存在内脏性病变及其类型。
  需要指出的是,VZ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并不适用于诊断器官移植术后的VZV感染,因为其在免疫状态低下的人群中,并无特异性。但是在器官移植术前,可应用血清学检测移植受体的既往感染状态,对于术后针对性抗病毒预防有指导性作用。
表1 VZV的实验室检测方法.jpg

4 器官移植后VZV感染的治疗及预防


  目前尚无统一的器官移植后VZV感染的治疗方案。
  VZV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因此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早期治疗能有效降低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当疱疹程度较轻,范围局限时,VZV感染的受体可进行抗病毒治疗,一般以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口服治疗,疗程需持续至疱疹结痂后。当疱疹侵犯程度较重,范围宽或侵及眼睑、面部神经等重要区域时,则需静脉抗病毒治疗,其疗程需至少持续1周,范围较广的或侵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则需更长疗程。皮损结痂且病情稳定后,静脉抗病毒治疗可逐渐过渡至口服抗病毒治疗。对于阿昔洛韦治疗效果不佳的器官移植受体,膦甲酸钠或西多福韦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Martin-Gandul等研究发现,器官移植术后的预防性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受体的VZV感染率,与器官移植术后常规监测病毒,出现病毒活化后再行抗病毒治疗比较,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对于器官移植术后未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需预防性治疗VZV感染。
  VZV减毒活疫苗能够降低器官移植术后受体的VZV感染率,但其具有生物学活性,在器官移植术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仍可能引起复发和传播,因此移植术后使用VZV减毒活疫苗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在器官移植术前应用VZV减毒活疫苗,患者血清中VZV抗体能显著提升,从而可达到预防术后VZV感染的目的。目前VZV减毒活疫苗尚未在国内应用,但其可能会成为未来防治VZV的趋势。


5 小结


  VZV感染在器官移植术后并不少见,以潜伏感染后病毒的再次活化为主,其传染性强,应当引起移植科医师的重视。器官移植后的VZV感染与患者既往感染病史、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移植后排斥反应等有关,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术后早期预防性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VZV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4-11-24 19:24 , Processed in 0.0316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