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4|回复: 0

[了解肾移植] 器官移植术后供者特异性细胞游离DNA监测的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1 10: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青岛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生物标志物-供者特异性细胞游离DNA:系统综述
Donor-specific Cell-Free DNA as a Biomarker 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Transplantation. 2018 Oct 11. doi: 10.1097.

  2018年10月的Transplantation接收了来自牛津大学的Prof.Knight等关于实体器官移植中供者特异性ddcfDNA的系统综述。该综述共纳入47项研究的95篇文章(18项肾脏移植、7项肝脏移植、11项心脏移植、1项胰肾联合移植、5项肺移植、5项多器官移植)。多数都是回顾性或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其中19项报道了DTA数据(diagnostic test accuracy,诊断测试准确性)。
  目前,具有多种方法可以检测供者特异性细胞游离DNA(ddcfDNA),其中一些不需要供者样本。
  ddcfDNA在术后两周内快速下降,根据不同器官移植类型,其基线标准也不同。
  当出现急性移植物损伤时(包括急排、感染),ddcfDNA水平升高,并且在成功治疗后,其水平恢复至基线。
  在临床上明显的器官损伤之前便可看到ddcfDNA水平的升高。
  对于较高等级的T细胞介导的和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判别力最大,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
  作者认为ddcfDNA是一种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监测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的健康状况。

推移君点评:
  使用病理活检对器官移植受者进行日常监测的不便导致了移植界对无创监测的强烈兴趣。理想的无创监测可以对血液和尿液进行监测,日常使用相对便宜、报告快速、对移植物损伤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
  ddcfDNA可以在不需要供者资料的情况下进行,甚至最快可以1个工作日出报告,方便易行,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对移植物损伤具有敏感性,但是对于其原因的特异性并不能令人满意,在BKV肾病和肝炎的情况下,其水平也会升高。因此,临床工作中在解释ddcfDNA结果时应该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例如病毒PCR和尿液培养等。
  未来的研究应着重在确定其开始干预或治疗的阈值方面,确定其最佳监测频率;对比前瞻性的ddcfDNA监测和目前临床实践在改善移植预后方面的差异。


肾移植术后早期血浆ddcfDNA的动态变化:单中心初步研究
Dynamics of early post-operative plasma ddcfDNA levels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 single-center pilot study.
Transpl Int. 2018 Sep 10. doi: 10.1111.

  2018年9月的TransplInt上发表了来自浙江大学和江苏大学关于肾移植术后ddcfDNA(供者特异性细胞游离 DNA)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该研究使用目标序列捕获测序(Targetregion capture sequencing)技术对21位肾移植受者的ddcfDNA进行监测。
  肾移植术后初始时间(initial time)ddcfDNA的中位水平为20.69%,术后第一天降至5.22%,术后第二天维持稳定。
  在初始时间时,DCD组受者ddcfDNA水平要高于LDRT组(living donor renal transplantation,活体供者肾移植)(44.99% vs 10.24%, P<0.01)。
  初始时间时,DGF受者ddcfDNA水平要低于未发生DGF的受者(23.96% vs 47.74, P=0.89)(术后第一天DGF 19.34% vs non-DGF 4.46%,  P = 0.17 )。
  初始时间的ddcfDNA同血肌酐(r2  = 0.219, P = 0.032)和热缺血时间(r2  = 0.204, P = 0.040)显著相关。
  血浆ddcfDNA水平随着移植后时间的推移呈L形曲线迅速下降,DGF患者ddcfDNA水平下降速度较慢。
  ddcfDNA水平的反弹可能表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推移君点评:
  初始时间ddcfDNA水平同热缺血时间相关,提示较高的ddcfDNA水平可能是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残留的血细胞以及松散的细胞是ddcfDNA的主要来源。
  初始时间DGF患者ddcfDNA水平低于non-DGF患者,但是术后第一天时却相反,DGF患者ddcfDNA下降速率低于non-DGF患者(90.6% vs 19.3%)。DGF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使ddcfDNA水平降至稳定状态。ddcfDNA的清除主要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的活性有关,因此作者认为DGF患者体内脱氧核糖核酸酶的活性较低可能是导致ddcfDNA水平较高的原因。同时也有相关研究显示ddcfDNA可以通过肾小球被滤过被排出体外,这也许是DGF患者ddcfDNA水平较高的另一个原因。

本文摘自于《器官移植领域文献速递(2018年10月刊)》(来源:与时推移  2018-10-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4-26 23:04 , Processed in 0.1530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