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溪关爱 于 2019-7-30 10:22 编辑
慢性排斥 是导致肾移植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另一重要原因 肾移植后10年,大约有25%的移植肾是因为慢性排斥反应而导致失去功能。 通常开始于移植后的第3个月, 是导致移植肾后期失功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 病因可能有多方面: 控制“三高”降低移植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风险 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称为“术后三高症”,是移植后肾失功的危险因素。 日常生活中您要合理饮食和运动,同时留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变化。 血糖、血脂、血压一旦出现异常,应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有效的控制。 选择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
避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多次、反复的急性排斥反应是引起慢性移植肾肾病的高度危险因素,移植受者需要严格按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 采取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方案、严格控制和监测免疫抑制药物的剂量和浓度。 经常进行患者自我保护教育防止不依从性等。 严格控制血压及血糖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避免非免疫抑制药物对肾脏的损害 抗感染治疗时应注意抗生素的肾毒性。 两性霉素B和万古霉素的肾毒性很大,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肾功能的监测。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可显著增加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使用时应注意调整环孢素A的用量。 早期发现慢性肾功能减退 当尿液比较浑浊,且伴有不易消失的泡沫时,此时可能已存在蛋白尿的情况。虽然导致蛋白尿的原因比较复杂,但蛋白尿本身却可对移植肾造成损伤或加剧移植肾原有病变。 当血肌酐水平呈缓慢进行性升高,即出现所谓的“爬行肌酐”时,应警惕肾功能可能发生了减退。
更多资讯
欢迎订阅“小溪关爱”官方微信: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添加公众账号“小溪关爱” -或搜索微信号:xiaoxiguanai -或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