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布衣者

[网友原创] 在生命尽头灿烂(连载)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07: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布衣者 于 2014-2-11 08:21 编辑

伯父的战争
     二弟和他媳妇带了我们的伯父从老家返深圳(这句话读起来有点拗口),傍晚,我去高铁站接他们。老人89岁,长途奔波累了,走几步就喘得慌。但上得车来,说起他的一个国民党老兵的经历,就又来了精神。
     在讲述他的精彩故事前,先交待一点我们的家庭关系:伯父是我父亲的亲哥。伯父没有子嗣,领养了远房亲戚家一个女孩,即我们的大姐;后来我父亲又把我二弟过继给了伯父。伯父和父亲一辈子没红过脸,这哥俩的亲密关系,又对我们兄弟姐妹的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7年前那个初夏,联保主任又来抽丁了,男丁"五抽三,二抽一。"祖母要拿钱捐丁,伯父不肯:"腿长在我身上!"他是念着他的母亲一人养活4个孩子不容易,打一开始就做了逃跑准备。我的寡居的小脚的祖母把两只金戒指纳进伯父的鞋底,其中一只,后来被我伯父行了贿。
     1947年5月,伯父被编入国民党60军曾泽生的部队,一火车拉到辽宁锦州。新兵训练第七天,夜里,他们3个同乡,从一所学校教室的窗口爬出来,潜进一户农家,用一只戒指换了三身行头和一些干粮,一路昼伏夜行向南逃窜,行至河南新乡黄河边,又被国军第41军所部顺手牵羊抓了壮丁,他还记得后来的军长是胡临聪。结果伯父稀里糊涂地逃过了辽沈会战,又卷进了另一场著名的战役--"徐蚌会战"。他总结了打仗的三大法则:闭着眼睛开枪;躲在掩体不出来;遇到解放军就往庄稼地里跑。他笑着说:"我就知道国民党要败,没有几个人真心打仗。"
     伯父躲过了子弹,但他没能躲过炮弹,一块弹片削去他半边大腿,竟未及骨头,伯父是婚后不久出来的,伯母没有生育,不知是否与这次受伤有关,他没说,我们也不好问。
     他在徐州医院疗伤,直到解放军进城。因识得字,收容所里的干部反复动员他参军,他见过解放军怎么打仗的,那是玩命地打呀!心里害怕,又恋着家,就用另一枚戒指换了一张路条。那时候受贿还比较含蓄,拿钱还真办事儿。僵持了十来天,干部说:"我准备把你放了。"送他走出半里地,就说:"上次你提到的戒指,路上不安全,也带不回去的。"伯父读过书啊,当时就听懂了,解了裤腰带,把戒指掏出来呈上。干部也从口袋掏出一张"路条":"兹有我18分区之蒋管区投诚人员xxx现要求回家,请沿途区镇照顾放行。"这张盖有大红印章的路条,保障了伯父归途有吃有住,一路畅顺。
     伯父是1949年3月回家的,半年后,这个国家有了一个全新的名称。
     他当了两年的兵,一直在逃跑,从未对着人开过枪。那一定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年月--年近九旬,伯父的记忆范围越来越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说着打仗的事儿。我弄了一些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书给他看,并下载了孙元良、曾泽生、胡临聪等人的资料拿给他。伯父视力好,现在看书还不戴眼镜。
     人啊!年轻还是该闯荡的,要多弄出些痕迹来,等到晚年只剩回忆的时候,才能觉出其中的精彩。悟到"平淡是真",人就差不多老了。(2014/2/10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11: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好文笔!移植网又多了一位才子和作家哦~~{:soso_e163:}
好好保重身体!在生命的尽头永灿烂!{:soso_e163:}
移植路上,携手前行!{:soso_e182:}

点评

才子不敢当的,活成移植人,留点活过的痕迹。向您学习,尽量灿烂!  发表于 2014-2-11 12: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11: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洛阳
送他走出半里地,就说:"上次你提到的戒指,路上不安全,也带不回去的。"
——哈哈!这厮受贿的水平不是一般的高呀。看来,这行贿和受贿在国军和共军间均深入人心啊。{:soso_e144:}

人啊!年轻还是该闯荡的,要多弄出些痕迹来,等到晚年只剩回忆的时候,才能觉出其中的精彩。悟到"平淡是真",人就差不多老了。
——赞同!所以,“年轻时要不畏,年老时才不悔”吧

点评

如果写一部贪腐史,要从人类群居时代开始,不过现在更登峰造极!  发表于 2014-2-11 1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16: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布衣者 发表于 2014-2-10 07:24
一个住宅小区的秘密
     我所居住的这个名叫"花园"的小区,还真像是个花园:花草芬芳,林木葱茏。它又 ...

看中国经济发展的阵势,城市地价房价还要猛增的,金钱征服人民、征服政府、征服草坪的危险还是很大的,业主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啊。

假设:到深圳,欢乐谷、湿地公园、欢乐海岸、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游一圈后,也像狗仔那样,对着那个花园张望张望,猛然发现又一个狗仔——布衣者……这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呢。

点评

如果您和肝友们来,张开双臂欢迎!如有黄雀在后,我怕怕。 业主和开发商,这是阶级矛盾;我们要想保卫钓鱼钓一样保卫我们的草坪!  发表于 2014-2-11 17: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20: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长沙
在那个年代,伯父应属精明人,一生不乏精彩。

点评

他是明白人,后来一直当村里的会计,农活做得少,虽无子𠻸而晚年"儿孙满堂",算是幸福吧!  发表于 2014-2-11 2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08: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当肝癌悄悄来临(1)
       阴冷的早春,公园深处的林子里,落叶正在由黄变褐、变黑,直至腐烂成泥,营养枝头的新叶。也还有一些树木,如椰子树,叶子永无新陈代谢,除非加之以外力。
      心中有一道深刻的伤口,结了痂,现在早该愈合了吧?但我一直没有勇气把伤疤揭开。曾有大医告诉我:"你是可以在癌变的早早期,就阻止其进一步恶变的。AFP一直在给你发信号。"
      接下来,我要用几天时间,把我的肝癌从发生、发展直到高潮的过程,呈现于众。其中会有一些搞笑的情节,不可不细心体察。
      每年6月,单位要为全体员工做体验。因为人多,医院送检上门,在大厦附楼临时腾出一片空间,就地施工。2009年的6月22日,我像住年一样轻松地做完了所有项目。体检之于我,如同一桩例行公事。
      以我的粗枝大叶,我是不会把体检报告读完的。我只看结论:乙肝两对半4、5阳性;轻度脂肪肝;甲胎蛋白18.92,此处人工划了一条红线。什么意思呢?我去单位附近一家三甲医院询问,接诊的是一位教授级的女人,她的面孔在我的记忆里早已模糊,但声音依然响亮:"这没有什么,过半年再查。"我就喜欢听好话呀!教授都说没事,我还管它作甚?
      这事就像没发生过的。每周照喝一两次小酒,照打一两次麻将--一般不超过夜里两点。打麻将我有心得呀,有两句经典麻语在业界广为流传:"打错了就是打对了","打自己的牌,让别人去和(hu)吧",就是本人的总结,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的最大的业余爱好其实不在喝酒打麻将,而是抽烟。抽烟有什么好处呢?我是搞媒体经营的,压力山大,每当深深地吸进一口烟,徐徐吐出,看袅袅青烟慢慢扩散、变幻、消失于无形,压力是不是也减轻了许多?那一阵我正在摆弄烟斗,斗是英国石楠木的,有大师签名,烟丝要丹表马霸牌子,其中一款,有浓浓的威仕忌的味道…其时我正在努力拔升品味,想通过烟斗、雪茄熏掉与生俱来的农民气息…
      这一年度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除了甲胎蛋白继续爬升。2010年6月12日体检报告:甲胎蛋白53.77;B超提示"肝右叶异常低回声区,大小约18x16mm"。这一回,单位保健室来电话了:"医院通知你再去做个检查"。我很听话,就去做了个增强CT,结论是"肝左叶双肾小囊肿,"不关右边什么事。囊肿是个什么东东?我问医生,"就是小水泡,人人都有。"人人都有的小水泡,我是不怕的。
      关于甲胎蛋白的革命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没有哪一个医生告诉我。我一直以为,男人是不该有什么"胎"的,所以也丝毫没在意。以我现在通过网络所得的零星医学常识,血清AFP连续一年多攀升并发现实体瘤,傻瓜都可以判断:肝癌可能性大!院士、博导、教授、主任医师、医师、实习医生都干什么去了呢?
      又过了半年,AFP升至108.5。有位肝胆外科的教授让我去一家带有民营性质的"中心"做个PET/CT,教授很热情,主动和对方通电话,帮我预约时间,并嘱咐我告诉"中心"医生:是教授让我去的。
     2010年12月3日,PET/CT出结果,很理想,也很符合我的心愿!从头到脚"未见明显异常"。教授说:"这下放心了吧?"我连声道谢:"放心!放心!"边鞠躬边后退,到了门口转身就跑。当晚我就约了老班底,在梅林一间茶楼开台。(2014/2/11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2 11: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洛阳
一如既往、滋滋有味地阅读着布衣者的佳作,如同细品着一杯清香四溢的茶饮。短短二十余天的1700次的点击量也证明了佳作的魅力所在!

点评

版主亲自抬庄(麻将语),不胜荣幸之至。不少肝友关心我,担心我写这些东西给自己添压,不会的,因为都是生命的积累,如同腹中胎儿,生了反而轻松。谢谢大家关心、捧场!  发表于 2014-2-12 1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2 11: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在战场上,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在医院里,误诊的事(也包括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点评

诚哉斯言!不光是人,仪器也经常不可靠。不过都是过去的事了,我写这些就像说着别人的故事,很快活的。有超版光顾,感激不尽哦!  发表于 2014-2-12 14: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2 21: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宿迁
我岳父也是老医生,生前常说道“庸医杀人不用刀”

点评

我是被耽误了的,被医生,也被自己。但我现在一点怨恨也木有了,反而满心感激 。  发表于 2014-2-12 22: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09: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布衣者 于 2014-2-13 09:24 编辑

当肝癌悄悄来临(2)
      和我一起从净土庵学校走出来的昌林兄,后来做了武汉一家著名医院的领导,写过不少关于生命伦理的随笔杂谈。那个冬天,他在电话中劝导我:"到武汉来看看吧,这里专家多,见的病人也多,不要耽误了。"2011年元旦刚过,我带着一些疑惑和深深地不信任,离开深圳,奔昌林兄而去。
      走进书记办公室,已有一位文质彬彬的中年人在座。几乎没有寒喧,昌林兄介绍:"卢博士,肿瘤科主任。"我拿出近两年的体检报告和近期的影像资料,卢认真看着,偶而问问话。末了他让我躺在办公桌上,天冷,卢把手搓了许久,在我的肝区反复按压,时不时问我"疼不疼?"我的皮下有很厚很厚脂肪,肚腩达到厅局级,所以就没有什么感觉。卢主任帮我把衣服往下拉,盖住我的白花花的肚皮,说:"您好像还不是我科的病人。"他随手写了一张医嘱,我至今还保留着:"1、日达仙,每周注射两次;2、槐耳颗粒,每日早中晚各一包;3、每月一次AFP检查,画出波动曲线;4、两个月一次彩超,监测肝肿瘤。"
      卢的字迹线条流畅,缩放自如,一看就是练过硬笔书法,我是把它当作书法作品保存的。他个子不高,敦厚,诚恳,话不多。不知道是不是昌林兄的缘故,我对他有很高的信任感。事后看,卢的结论和医嘱之间是有矛盾的,但我的无知和偏执主导了我的选择。
      第二天,武汉下了多年不见的大雪。凌晨5点多钟我就出了门,踏雪吱呀吱呀走半个多小时,到了武汉关附近的江滩公园。天微明,江面朦朦胧胧,公园一片灰白,林道上少有行人,我走出的每一步,都是雪地的第一步,就更强化了风雪黎明的严寒。在这座城市,我有许多的朋友,但有时候,我更享受一个人的场景和时刻。
      转眼到了2011年6月16日,单位例行体检。报告还没出来,医院的电话就打来了。我的甲胎蛋白已经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度:441.62,"肝右叶异常低回声区,大小约28x25mm。"面积比上年体检时大了1倍多,估算它的体积,应该增长4倍以上。我打开电脑,第一次百度了"甲胎蛋白",搜索结果令我大吃一惊:这不就是肝癌了吗?
      检讨放任肿瘤生长的原因,首先是傻瓜的自信:乙肝多年(长女幼时,我还给她输过血,感染应在来深圳之后),历年体检都是"小三阳",2009年始变4、5阳性,十来年似乎没进过医院。身体那个棒啊,一个人把车开回老家,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连续17个小时,吃喝都在行车中,只下车尿过几次…
      医生的责任和技术,当然也是原因。你自己都不在乎,怪人家作甚!
      还有一个原因,则属于医学层面,我是不懂的。似乎混合性肝癌,影像检查较难判断。B超室主任每次都很疑惑:血管穿过肿瘤,应该不会呀?
      我通过朋友找了几位德艺双馨的专家。其区别在于:他们不是从党和国家立场出发,也不是从医院和个人利盖出发,他们就站在朋友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一条重要的经验:你要有专家朋友,至少是朋友的朋友。除非你运气好,碰巧遇上了把患者当朋友的专家。
      2011年6月24日,周五下班后,我和太太在人民医院等候余教授。晚上7点钟,他从十多公里以外的分院赶回肝胆外科,把我的片子插上灯箱,在上面指指点点,与两位助手小声交流。过一会儿,他抬眼看着我,又看了看我太太--我猜他是不是想让我回避。大约见我还算淡定,就当面宣判:"应该是的,尽早手术!"如雷轰顶?不!我几乎都没有什么感觉。
      周末啊,那是我们既定的以麻会友的日子!(2014/2/12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9 14:53 , Processed in 0.0604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