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大光

[肾病] 大量饮水可预防慢性肾脏病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8: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本帖最后由 大光 于 2013-12-5 08:16 编辑
血透人生 发表于 2013-12-1 23:10
感谢大光的分享,我认可文章作者的观点,有同感。我移植后,状态一般,由于尿酸高的缘故多喝水,外出时一定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中有《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摘录如下:


    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体内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中含的水和体内代谢产生的水。水的排出主要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其次是经肺呼出、经皮肤和随粪便排出。进人体内的水和排出来的水基本相等,处于动态平衡。水的需要量主要受年龄、环境温度、身体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健康成人每天需要水2500ml左右。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饮水1200ml(约6杯)。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的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饮水量好选择白开水。

    饮料多种多样,需要合理选择,如乳饮料和纯果汁饮料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素和有益膳食成分,适量饮用可以作为膳食的补充。有些饮料添加了一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适合热天户外活动和运动后饮用。有些饮料只含糖和香精香料,营养价值不高。多数饮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饮用特别是含糖量高的饮料,会在不经意间摄入过多能量,造成体内能量过剩。另外,饮后如不及时漱口刷牙,残留在口腔内的糖会在细菌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损害牙齿健康。有些人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每天喝大量含糖的饮料代替喝水,是一种不健康的习惯,应当改正。

    1,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约占一个健康成年人体重的60%~70%。人体内水的含量因年龄、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

    水在体内不仅构成身体成分,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1)水在细胞内构成介质,人体内所有的生化反应都依赖于水的存在;(2)将营养成分运输到组织,将代谢产物转移到血液进行再分配以及将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3)水是体温调节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体内能量代谢产生的热,通过体液传到皮肤,再经蒸发或出汗来调节体温,保持体温的恒定:(4)润滑组织和关节。

    不摄入水生命只能维持数日,有水摄入而不摄入食物时生命可维持数周,可见水对维持生命至关重要。

    2,饮水不足或过多的危害

    饮水不足或丢失水过多,均可引起体内失水。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人体通过尿液、粪便、呼吸和皮肤等途径丢失水。这些丢失的水量为必需丢失量,通过足量饮水即能补偿。还有一种是病理性水丢失,例如腹泻、呕吐、胃部引流和瘘管流出等,这些水的丢失如果严重就需要通过临床补液来处理。随着水的不足,会出现一些症状。当失水达到体重的2%时,会感到口渴,出现尿少;失水达到体重的10%时,会出现烦躁、全身无力、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皮肤失去弹性;失水超过体重的20%时,会引起死亡。

    水摄入量超过肾脏排出能力时,可引起体内水过多或引起水中毒。这种情况多见于疾病状况,如肾脏病、肝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正常人极少见水中毒。

    3,人体水的来源和排出

    体内的水有三个来源:饮水约占50%;食物中含的水为40%左右;体内代谢产生的水占10%左右。每天平均从食物中获得1000mL的水,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代谢可供给300mL代谢水。此外的水(约1200mL)必须以液态食物和白开水、饮料来补充,才能保证体内水的平衡。

    体内水的排出主要是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约占60%(约15OOmL),其次是经肺呼出(约350mL)、经皮肤蒸发和排汗(约500mL)和随粪便(约150mL)排出。喝进去的水和排出来的水基本相等,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一般来说。水的摄取和排出量每日维持在2500mL左右。体力活动增加和环境温度变化会改变水的排出量和排出途径。

    4,建议的饮水量

    人体对水的需要量主要受年龄、身体活动、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故其变化很大。成人每消耗4.184kJ能量,需要lmL水,考虑到活动、出汗及溶质负荷的变化,水的需要量可增至1.5ml/4.184kJ。故一般情况下,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饮水1200mL(约6杯)。饮水应少量多次,切莫感到口渴时再喝水。

    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或运动,大量出汗是机体丢失水和电解质的主要原因。对身体活动水平较高的人来说,出汗量是失水量中变化最大的。根据个人的体力负荷和热应激状态,他们每日的水需要量可从2L到16L不等。因此,身体活动水平较高和(或)暴露于特殊环境下的个体,其水需要量应给予特别考虑。在一般环境温度下,运动员、农民、军人、矿工、建筑工人、消防队员等身体活动水平较高的人群,在日常工作中有大量的体力活动,都会经出汗而增加水的丢失,要注意额外补充水分,同时需要考虑补充淡盐水。

    5,饮水时间和方式

    饮水时间应分配在一天中任何时刻,喝水应该少量多次,每次200mL左右(1杯)。空腹饮下的水在胃内只停留2分钟~3分钟,很快进入小肠,再被吸收进人血液,1小时左右就可以补充给全身的血液。体内水分达到平衡时,就可以保证进餐时消化液的充足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洧化。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既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又会妨碍对食物的消化。

    早晨起床后可空腹喝一杯水,因为睡眠时的隐性出汗和尿液分泌,损失了很多水分,起床后虽无口渴感,但体内仍会因缺水而血液粘稠,饮用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环血容量。睡觉前也可喝一杯水,有利于预防夜间血液粘稠度增加。

    运动时由于体内水的丢失加快,如果不及时补充就可以引起水不足。在运动强度较大时,要注意运动中水和矿物质的同时补充,运动后,应根据需要及时补充足量的饮水。

    6,饮用水的分类和要求

    目前,我国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有:自来水、纯净水、人造矿化水、矿泉水和天然水。

    自来水是直接取自天然水源(地表水,地下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净化消毒后再输入到各用户,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生活饮用水。

    白开水是量符合人体需要的饮用水,具有很多优点:(1)自来水煮沸后,既洁净、无细菌,又能使过高硬度的水质得到改善,还能保持原水中某些矿物质不受损失。(2)制取简单,经济实惠,用之方便。因而,白开水是满足人体健康、最经济实用的首选饮用水。

    纯净水一般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把有害物质过滤的同时,也去除了钾、钙、镁、铁、锌等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

    饮用矿物质水是通过人工添加矿物质来改善水的矿物质含量。这样的水虽然增加了纯净水中部分矿物元素的含量,但是添加的矿物质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情况以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人工开采所得到的未受污染的天然地下水经过过滤、灭菌罐装而成。矿泉水含有一定的矿物盐,其中的矿化物多呈离子状态,容易被人体吸收。

    7,不宜饮用生水、蒸锅水

    生水是指未经消毒过滤处理过的水,如河水、溪水、井水、库水等,这些水体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各样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及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直接饮用可能会引发急性胃肠炎、伤寒、痢疾及寄生虫感染等疾病。

    蒸锅水即蒸饭、蒸馒头的剩锅水,特别是经过多次反复使用的蒸锅水,其中原有的重金属和亚硝酸盐会浓缩,而含量增高。重金属摄入过多可造成相应危害;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能力。此外,摄入的亚硝酸盐进入胃中,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分解的产物二级胺反应生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

    8,饮茶与健康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饮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经常适量饮茶,对人体健康有益。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例如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等。茶多酚、儿茶素等活性物质可以使血管保持弹性,并能消除动脉血管痉挛,防止血管破裂。有研究表明,长期饮茶可能对预防心血管病和某些肿瘤有一定益处。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铁、锌、硒、铜、锰、铬等,但是茶叶本身为非可食部分,由于使用量少及各元素的溶出率有限,饮茶并不是补充这些元素的良好食物来源。

    长期大量饮用浓茶会影响消化功能。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铁质的吸收,特别是缺铁性贫血的人,应该注意补充富含铁的食物。

    饮茶应注意时间。一般空腹和睡前不应饮浓茶。空腹饮茶会冲淡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影响食欲或消化吸收。睡前喝茶易使人兴奋,难以入睡。

    9,合理选择饮料

    目前市场上的饮料产品种类繁多,已成为人们膳食的组成部分。合理选择饮料对健康有重要影响。绝大部分饮料产品都含有80%以上的水,有些饮料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饮料的主要功能是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带给消费者愉悦的味觉感受。但是很多饮料产品都含有一定的能量,在补水同时会增加能量摄入。

    选择饮料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而定。果蔬汁饮料可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矿物元素和膳食纤维;运动大量出汗时可以选择富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对于需要控制能量或控制糖分摄入的人,可在同类饮料中选择能量低的产品;目前多数市售饮料都含有一定的能量,因此,不宜摄入太多饮料。

    10,饮用饮料注意口腔卫生

    由于大部分饮料中含有糖分,饮用后应注意口腔卫生,防止产生龋齿。口腔里有很多细菌,特别是变形链球菌,能使糖和食物残渣发酵,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参与形成菌斑基质,为细菌黏附牙面提供条件,并为细菌的新陈代谢提供能量。碳酸饮料的PH很低(酸度很高),长期饮用会造成牙齿酸蚀症。

    为了避免高糖和高酸度饮料对牙齿的损害,饮用后应用清水漱口。<完>



我们肾移植的人天天吃药,如果肾功能正常,喝的水多一点可能对肾好一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1: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最近我看到在《青岛早报》连载的《医生不知道》,作者对多饮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摘录下来,以作我们健康事业的参考:


“每天摄取两升水”对健康有好处吗?
作者:石原彻

    据说,“每天喝两升水”对健康有益。现代医学也一味地建议人们多摄取水分。如果一味地鼓吹认为喝水多多益善的话,便是无聊之人的无聊之语罢了。
    据说有位国会议员每天喝六升的水。他认为每天喝很多水对健康有益。有一天,他因为脑出血而倒下了。
    这是由于血液中的水分过多的原因。血液中的水分增多的时候,血液总量也会增加,人体为了将血液输送到全身,血压也会升高,结果就会出现脑出血。
    请观察一下自然界的动物,尤其是陆地动物,每天去水边一两次,可见动物的生存并不完全依赖于大量的水分。
    人类也一样。当周围环境湿气重的时候,就会产生不适感。既然身体外的水分过多都会造成不适感,那么身体内的水分过多的话,这种不适的感觉会不会增强呢?
    人们常常认为“多喝水,血液流通就顺畅”。对此,我还是多多少少怀有疑问的。血液中的水量是由肾脏调节的。喝入很多的水之后,就会以小便的方式排出,不喝水时,小便量少以保持水分。只要肾脏调节水分的功能健全,血液中的水分量就没什么大的变化。那么为什么喝了水之后,血液循环就会变得通畅了呢?这只是一种心理作用而已。
    饮水过多的话,身体反而会变冷,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危害。像伴有打喷嚏、流鼻水症状的鼻炎以及异位皮肤炎等过敏性疾病,都可以说是为了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而表现出来的反应。
    再比如,像血栓和胆结石等在人体内形成的硬东西。我认为,身体寒冷也很有可能是引起这些症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水在变冷时会结成冰、热的熔岩在冷却时也会变硬。宇宙中的物体,都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变硬。
    身体里之所以会形成血栓与结石,也有身体冷而导致的一方面原因。喝太多水之后会使身体过冷,就会出现上述危险。
    看一下身边的植物就会明白了。的确,如果不给植物浇水的话,植物就会枯萎,然而如果过多地给植物浇水,植物的根就会腐烂,“过犹不及”。要想摄取水分,建议喝可以升高体温、有利尿作用的红茶、生姜红茶、海带茶与香草茶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7 18:3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
肾友比正常人更要注意适当多饮水(白开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20: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血透人生 发表于 2013-12-1 23:10
感谢大光的分享,我认可文章作者的观点,有同感。我移植后,状态一般,由于尿酸高的缘故多喝水,外出时一定 ...

我试过,喝水少了皮肤会发生搔痒,是药毒排不出来引起的,还会在小便中出现分泌残渣,所以我很重视每天的摄水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10: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必须要学习,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4-5 09:49 , Processed in 0.02578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