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方框弯刀

[网友原创] 乡农琐记 (慢慢交代)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09: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忻州
本帖最后由 方框弯刀 于 2015-5-14 12:00 编辑

                         六  乡雨旧话

    乡下温度,与城市不是一个概念。四处没遮拦,地面又开阔,光照很直接。全是庄稼地,人口密度低,没有热效应。所以,有点阳光就灿烂,大日头一照,马上热呼呼温度往上窜。院里放盆水,到午时就可以温泉浴。太阳公公一下班,把阳光放进提兜带走,温度一会就降下来。田野小凉风一吹,即使赶忙加衣也免不了打几个哆嗦。
    最明显是下雨天。别说现在初夏时期,即使暑热最盛阶段,只要连下两天雨,就得披件厚衣服才不至于缩脖子,晚上那肯定得大厚棉被压身才能踏实。
    这也说不上好还是不好,反正是热也罢凉也好,都不拖泥带水,直接爽快毫不黏黏糊糊,没有城里那种作虚弄假高烧难退。

     五月份天气多变,形势不稳定。乡下气候跟股市行情差不多,涨的猛跌得快,上上下下,来回在寒冷和酷热两点之间拉锯,拉得老弱病残无所适从,似乎故意折腾你的换衣节拍。
    我有对策,懒办法,清晨起床,一层单衣再套一层单衣,层层叠叠五六件上身。热度高一点就剥一层,到中午正好赤膊上阵。下午再一张皮一张皮套回来,无论你怎样冷热起伏,能奈我何?
    自以为很聪明,懂得加减法,与时进退。没有变成痴呆老头,这就是骄傲。

    前几天多雨,气温又蔫蔫得往下缩了一大截,夏天里的春寒,别是一番滋味在身上。虽然冷飕飕,其实乡下的雨天很温馨。人们可以不出工,呆在屋里肆无忌惮。
    庄稼汉也讲究娱乐,只要有空闲,雨天就是最好的背景。
    虽然现在农村已经慢慢学坏,紧跟城市,打纸牌摸麻将,退化得带了斗气赌钱性质。不过也有部分保留有老版面,一遇雨飘飘,左邻右舍男男女女十几人挤在某家的大土炕上嘻嘻哈哈,这是我比较喜欢的方式。
    记得小时候,我常参与这种农家的雨天“派对”。到了谁家,这屋的主妇通常都会在地下灶火上爆一锅玉米花或炒黄豆,最高档的是南瓜子。我们县南瓜子很有名,以前是进贡皇上老儿的,可想口感如何。
    一帮人围着中间簸箕里的玉米花炒黄豆和南瓜子,这是佐料。主要内容是听讲。村里往往有几个故事高手,大炕就是他们的百家讲坛。古往今来鬼怪传奇,一堂课一上午一下午,不把爆米花炒黄豆南瓜子消灭完不下课。
    也算是传承文化和民俗的一种道径?我听到过许多枝枝蔓蔓的情节,直到现在,也会在写点什么小文章时活灵活现于脑海。

    雨天Party,还有许多享受,要分什么季。比如杏黄时节,一面观赏主讲人口水滔滔,一面就会听到院里扑通作响。有人呼啸一声下地,提拉着鞋跑出去,一会儿就从泥水中捡回几枚熟透的大杏。掰开品尝,利益均沾。小人家如我这般,就可以独霸一颗。清凉爽甜,可口之极。
    秋季副食最丰富秋季还又偏偏多雨,百家讲坛and百家会餐时不时举办一下。主办方在做过饭的柴灰里塞一堆土豆红薯,有时别出花样埋几个茄子。一会儿煨熟了,拍拍灰丢到炕上。一剥皮,纯天然的植物香气弥漫开来,口水哗啦啦往下流。

    讲课老师累了,歇一阵,穿插欣赏农家茶道。拿个老瓷坛放在檐雨跌落处,接到多半坛就可以了。“茶道” 高手说,这种天水,水性发飘,适宜于雨天较寒凉时品用,不担心茶性结在胃肠里。有没有道理不知道,那时候乡下也没砖家叫兽去乱发议论。坛水静放一两个时辰,倒入氽壶(农家老式烧水用具)烧滚。抓一把农家山茶,就滚水一泼,清新飘逸的山野气息袅袅腾起。
    这种农家茶,好闻却不大好喝,城里人不一定接受得了。发苦涩,类似农家的日常生活。起初我也喝不惯,姨妈给我另泼一碗水,放老甘草。乡里人家,多会存几根老甘草。不是现在中药铺里人工栽植的细麻料条的那样,多有拇指般粗细,深红色。老人们说,起码几十年埋在地下才能长成这样。寸断后放在瓦罐里,有个头疼脑热小病小灾,配几把奇里古怪的野草一熬,喝下去真管用。平时拿来泡水也不错,清热败火,小孩子纯阳之体,偶尔喝一碗很有益处。我不懂这些,我是凭口感来衡量。略略有点草药味,不影响大体的甜蜜蜜,可以接受。

    几十年前农家生活,实在是清贫寒凉,但也未必像局外人理解的那样全是艰辛苦痛。有温馨,有欢乐,也有自己的享受。几十年过去了,我也算风风雨雨经历过许多场面,回味起来,许多时尚的高档次的享乐似乎没留下什么深刻美好记忆,倒是乡野里这种泥土味十足的岁月总让我难以忘怀。
    理由呢?自己大概骨子里就是农民吧。不过还可以从另一种角度解释,如苏东坡所言:人间有味是清欢。清简,清淡,清和,清新,这样的生活,或许才真正有味,耐得住咀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4 11: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作农民辛苦。33年前,我就努力地摆脱了16年的农民身份,逃离了那种辛苦。从小做了16年农民,那种农民意识、农民习气的残留现在还是有的,所以看到这些很有亲切感,又有新鲜感。楼主的琐记很像诗。

点评

呵呵,其实农家话题,大光更有资格来写。  发表于 2015-5-14 16: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6: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忻州
1.jpg

           七    拍一拍雨后小草

    春种基本结束,适时地浇了两场雨。别处不好说,我们这块黄土坡,大体还是靠天吃饭。有两场雨,捉苗就有了把握,如果以后几个月老天开眼,风调雨顺,不找麻烦,今年秋作物的丰收是可望的了。
    雨水不仅给庄稼创造生机,小草也逮着机会。雨一住,马上开始探头探脑。湿漉漉的泥土地里,到处出现一簇簇小草努出的嫰苗。

    有时我以为,小草实在是一本有内容的书,可以让人读出许多道理。起码,面对小草,最直观的,马上就可以联想到一年一度的生命轮回。
    细观察,小草这一度春秋,和许多生命一样,走着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盛到衰的过程。
    挣扎着走到世界,挣扎着寻找自己一小隅生存空间,挣扎着维系着微不足道的那一缕生命。有花就开一朵,有没有人看到都无所谓。能结籽就结一把,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做一些微细的成果,为自己生存也给予了别人。
    没有谁知道这有什么道理,没有谁能说出这究竟有多少意义。没有谁会真正注意到野草丛中无数小生命的存在。

    然后,一切竭尽全力的努力,一切拼死拼活的挣扎,在一阵秋风中都会化为乌有。谁会想到谁会知道曾经有多少小草般的生命出现过又消失了?
    解读小草,我总会想到另一个类似的名词:草民。

    其实,岂止草民。
    好像大自然中的生命,基本都遵循着同样的命运。一茬出土了,生机勃勃的开始上演兴衰更替的循环,过不多久又有新的没有结局的结局出现。
    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人说这话过于颓废。我不觉得,我倒以为这说法其实很有哲理。无穷大的进化链环上,一年和一百年有什么区别?而且大多数生命的意义,实在也无非草木一秋的演绎。
    这倒不是因此要得出悲观结论,生命的无常和细微没什么意义。相反,或许正因为个体生命太短暂了,个体生命太微不足道来了,所以才要更加的珍惜和呵护。草民,草命,让自己的一秋,尽可能活出点充实和光彩来。



2.jpg

3.jpg

4.jpg

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5 20: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宁波
好爽!美文,美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7 19:26: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浓浓的乡土气息!

点评

问好。  发表于 2015-5-18 1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8 08: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沧州
农村的房屋要是到城市那都是土豪!!!

点评

呵呵,可惜房屋是“不动”产。  发表于 2015-5-18 1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8 10: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草赋
草命何其贱!任由尔踩踏。
草命何其劣!石上把根扎。
草命何其顽!锄之不断茬。
草命何其盛!雨后更争发。
草命谁主宰?因缘一造化。
草民其何苦?挣扎在底下。
草民其何乐?丛聚拉拉呱。
草民其何事?营营到白发。
草民其何命?与草不相差。

点评

大作欣赏,大赞。  发表于 2015-5-18 12: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8 16: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doudou 于 2015-5-18 17:01 编辑

回归自然!{:soso_e179:}特别喜欢这组小草照!{:soso_e142:}

点评

祝好,祝开心。  发表于 2015-5-20 0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11: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方框弯刀 于 2015-5-19 11:37 编辑

                                八    院中树

    院里有两大“林区”:东南隅为食用林,一杏树一核桃树一山楂树。
    杏树是自谋出路的样板。起初不知谁啃咬别人家杏子随手把杏核丢在地上,几度春雨,那里居然娇怯怯探出一苗细芽。大门里手拐角处,无用之地,不碍事,所以也没人理,任它躲在一边积蓄能量。渐渐得细枝嫩叶有了几分姿色,渐渐得得到认可确立了它占有那块地盘的资格。它也争气,不几年就开花挂果,给主人献上自己的成品。杏子不是很大,口感却好,略酸而甜,绵软适度,很引逗你味蕾,吃了还想吃,舍不得离弃它。
    被认可后,它开始小任性。不一定年年给你欣喜,要看它今年是想工作还是想度假。一度假就一颗杏子也不结,轻快一年,吊大家胃口。通常两三年就休整一次,院里的员老了,只能随它。不过它只要开始工作就绝不含糊,枝枝杈杈实密密满挂杏果。成熟时节,十人八人吃不过来。

    靠东是株核桃,老人手栽,遗荫后生的意思。村里先辈人认为,核桃一般是谁种谁吃不到。不一定吧?种树人活个百把岁呢?无非意思是说,核桃属长线产品,没个十年八年你看不到收获。
    院里这棵核桃有年头了,栽培它的老人已经离世七八年。枝叶稠密,树型端庄,俨然有绅士气度。结果不多,但年年不落空。
    核桃果含这含那营养素没问题,其叶似乎有益成份也很丰富。我是猜想,因为去年的虫灾。这二年乡下虫子很疯狂,久经人类杀戳而子孙不绝愈来愈强大。邻人讲,不喷农药可不成,虫子能吃了人。这么厉害?我起初不信,坚持绿色环保观念不动摇,偏不用农药,因此惹出麻烦。虫子很聪明,周围农家一喷药,它们纷纷迁移。嗯?不必远走异乡,本村有个傻冒不喷药哈,正好有了安全岛。几天之内,虫类成群结队密密麻麻搬过来。它们不仅要住宿,还要进餐啊,选择得就是核桃树。每片叶子都爬上去几条,没两天,一树叶子啃个精光。虫子不爬杏树和山楂树,单吃核桃树叶,借此推断,这叶子应该味道好极了。
    另一启发是心慈手软不行。今年我决心改变观念,一但起虫,果断用药。人虫大战,哪还顾得考虑环保?先确保核桃绅士的体面和安全再说。

    最省心的是山楂树,栽上之后基本没再料理。它实在憨实,耐旱耐虫,不给人找麻烦,只懂得默默作贡献。很小就挂果,一年多似一年。
    以前光注意它树上的成果,没留意它开花阶段。这次关心了一下,花朵虽小,却也精致。主要是多,白洁如云絮飘浮一树,而且香气馥郁。一院子的山楂花香,提神醒脑。
    从结果的质量和数量来讲,此树为最。到秋季,红艳艳的山楂果压得枝梢垂地。我每每是散步过来,随手捋几颗扔到杯里泡水。山楂消食功能大家都知晓,最有名的是用它做的冰糖葫芦,地球人都知道。其实它作用很多,舒肝和胃,活血化瘀,对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都有良效。据说还有防治感冒的作用,估计是它活血功能的延伸扩展。总之,人类好伙伴。关键是没副作用,价格也很平民化。切片晒干,每天抓一把泡水,泡时多少加一点红糖,酸酸甜甜,百喝不厌,也中和药力,让山楂茶更柔和温顺,常年品饮也没问题。

    西南角是经济“林”。名不副实,先占个注册名。
    以前这里有两株小叶杨。杨树是乡村最多见的树种,易插栽,好成材,老乡多用它当屋梁或做棺木,都是大用场。它实在很接地气,价廉物美,所以家家户户都会房前屋后植几棵。
    杨树成长速度快,指头粗细的树苗插到地里,几年不见,就变成伟岸的钻天大树。俺这里老乡形容:顺刮刮的。顺溜,笔直,挺拔,高大的意思。
    这两株杨树因盖屋取土,渐渐被孤立在小土堆上,担心遇大风出事,索性砍掉。钻天杨的历史结束了吗?远远没有。不几天,从树根处就发出十几枝小杨,小杨长得快,毕竟是杨树基因,一年不到,就可以长到手臂般粗壮。再砍掉,当劈柴烧。然而杨树还不服气,下一年又发芽,又成了十几枝密集的树丛。生命力之强,令人惊叹。
    几年过去,地下那个杨树主根仍在运作,渐渐从从土台延伸到院里。到了哪,它都要表示一下,从那里窜出几株杨树幼芽芽。角角落落,甚至人行走道,时不时就长出一丛小杨树,没完不了。我常想,这院子如果没有人住,任其自然,几年之后,就会变成野草和杨树的世界。
    人类再强大,恐怕终究都不是大自然的对手。


01.JPG

01a.JPG

02.JPG
核桃叶


03.JPG
小核桃


04.JPG
山楂花


05.JPG

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0 08: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沧州
liupeiyue 发表于 2015-5-18 08:13
农村的房屋要是到城市那都是土豪!!!

看看我家的生态园!坏了,不好意思图片太大发不上去

点评

期待,把图缩小贴上来欣赏。谢谢。  发表于 2015-5-20 08: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10 12:54 , Processed in 0.0595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