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布衣者

[网友原创] 在生命尽头灿烂(连载)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06: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156、唐市长的“武汉中心”说
       标题仿“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在我膨胀的欲望和癫狂的想象里,武汉不仅是中国的武汉,也是世界的武汉,宇宙中恐怕也一时无两。同理,褚家潭子也是宇宙中的唯一。
       我和武汉的关系很像是亲戚关系。它是我家乡的省会城市,老人们闲话中偶而蹦出的一个地名,我在村头引颈眺望望不见影儿的大汉口。曾经,唐家小儿在王家浜电站旁撒泡尿,顺中府河流过几里地,与我的童子尿汇合,可以顺利地流到武汉,后来,他就在那儿做了市长。
       自20岁起,我在武汉求学4年。它用车辆厂的小吃、宝积庵的学问、东湖风景、一桥飞架的气势、108罗汉的快活、以及武胜路和司门口新华书店的墨香……喂养我,滋润我,擢升我,也磨砺了我。把我从一头拴了鼻绳踱步乡间的小牯牛,变成一匹心无羁绊渴望奔驰的野马。
       武汉是散漫而粗糙的,很像红钢城的下岗工人,白汗衫,灰裤衩,坐在泼了水的小巷口,摇着豁嘴大蒲扇,噼啪噼啪地拍蚊子。又像是睡在我对铺的汉阳兄弟,叽叽喳喳,大大咧咧,嘻皮笑脸,吊儿郎当。他叫唤隔着两间寝室的同学,头伸问窗外,声音要撞上对面女生宿舍楼,再反弹回来。
       武汉又是刚烈而野性的,连女人也是雄性勃勃-不是“雄心”。在公共汽车上,不知谁踩了谁的脚,对骂就开始了。从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直到两性学,绘声绘色,动感十足。相比之下,“个板妈的”倒像是亲切的问候。后来在深圳,圈内流传“四川的要钱、湖南的要情、武汉的要命”,深知此言不虚也。
      几乎每个周末我都会上街,晚上返校,必定灰头土脸,鞋祙不必说,领袖一定脏的;穿过我的黑发我的手,立马黑不溜秋。重点在鼻孔内部,由于灰尘累积,会轻微阻塞呼吸。左右扫一眼,无人,把食指伸进去,在内里探一探,很有成就感。过了20年,同学聚会时,武汉还是那么脏,但我已经改用小指了。我觉得用哪根指头挖鼻孔反映了文明程度的高下,通常用小指比较优雅。总之,只要到了武汉,又不能不呼吸者,要么戴上口罩,要么挖鼻孔。
       又过了10年。2011年6月底,我回武汉做肝癌切除手术,彼时阮书记唐市长上任伊始,正在蕴酿大干快上。术后,浩兄、昌林兄和仁泽老弟常陪我到公园作康复锻炼,中山公园在同济近旁,蓬头垢面,破败不堪,完全找不到30年前的模样;解放公园略为规整一些,但也尘土飞扬,无处落座。唯一可称道者,是汉口江滩公园,有上海外滩和深圳湾的形迹。
       近两年,武汉突然名声大噪,频放卫星。官媒报道说:武汉上万个项目同步建设,全城皆工地,市民无法出门,学生寻不着回校的路。市委书记阮成发成了“满城挖”,他欣然领受:“不大搞建设,就对不起武汉!”好像建设资金都是他从家里拿的。6月,又一颗卫星腾空而起:中国武汉拟建1000米凤凰双塔,将赶超迪拜哈利法塔,成为世界第一高楼。眼看就要世界第一了,阮书记情不自禁地吟道:“城市因梦想而伟大,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了不起的国际大都市梦想,很快被人戳破了。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了一部专题片《中国如何愚弄世界》,把武汉塑造成一个即将破产的城市反面典型。我的乡亲、市长唐良智对着镜头侃侃而谈:“我们认为未来的10年20年,武汉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镇,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标性城市。所以我想,这样的机遇期来了我们一定要抓住,如果错失了这个历史机遇,我们也许就不会有下一次机会了!”
       不是“也许”,这个机遇正在失去,帝国主义忘武汉之心不死!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BBC专题片播出后,很多之前打算来武汉投资的外商,也临时改变主意,退了机票,取消酒店预订,决定转投其他城市。这个全国负债最高的城市,如果地产泡沫不能继续吹大,事实上就该破产了。联想到几个月前,当BBC大驾光临,官员们何等亢奋!我能理解书记市长现在的苦衷-好不容易上了床,突然警察来敲门……
        中国城市问题,实质是民生问题。城市是个器具,扩容、抛光、镀金、镶钻,虽然产生GDP,容器里人的需求却无大的改善,甚至每况愈下,便是别有用心的瞎折腾。城市发展当以民生进步为前提,而不能让市民捂着鼻子勒紧裤带搞建设。
       每当事理太高深复杂,我就把它微缩了看。我若在老家屋脊上架根杆子,用若干楠竹绑起来,成为村里的标志性高度,于我家有何意义?若在旧时,皇上知是小唐子搞了个世界之最,龙心大悦,着个从三品也未可知。现如今不信这一套,建筑腐败有风险,形象工程变过街老鼠,GDP要绿色的。唐市长趁早改弦易辙,不要满城挖了,也不要追求神马高度。把路修平,交通管好;少盖楼,多植树,收拾好公园;几万个亿哩,多盖点医院和学校,让百姓吃上无毒的食品,水电汽别再动不动涨价;下水道弄一弄,别再让城市漂在水里……
       城市不要胡思乱想瞎做梦,什么地标、中心、世界之最,全是虚幻的荣光。如果非做梦不可,城市只能做一个梦:为全体居民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最好加上一点品质,一点尊严。
(2014/8/5 待续)      

点评

神州老兄勿忧,我感觉会有大的变化。我在一起治疗网给您留了言,请指导!谢谢!  发表于 2014-8-7 14:33
凉言说得对,那是我成熟的地方。  发表于 2014-8-7 14:29
神州大地 中国大.小城市.都因大.小开发商进入而发展.未来也因开发商倒闭.破产.总有一天城市会使人类无法生存呵 发表于 1 秒前  发表于 2014-8-7 11:44
中国大.小城市.都因大.小开发商进入而发展.未来也因开发商倒闭.破产.总有一天城市会使人不类法生存呵  发表于 2014-8-7 11:43
爱之深言之切  发表于 2014-8-6 2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11: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155、依稀十七八年前
     “一晃近50年过去了,乞巧节完全变了味儿。晚上从白石洲回来,深南大道世界之窗门口双向拥堵,全是过中式情人节的年轻男女,与我等何干!”
     七夕夜本想发个图片逗乐,怕是搅了你的浪漫之夜,作罢。作为新的深圳人你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起,丰富的经历铸就了你今天的成功。
     提前遥祝生日快乐!

点评

九九老哥台鉴:经历丰富是真的,所谓成功,就是把肚子剖开了四回,大腿两回(笑)。希望看到您逗乐的图片。这篇短文是有故事的,我必须写得很含蓄。  发表于 2014-8-6 15: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16: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城市因梦想而伟大,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做梦呢。中国梦大概不应该是这样做的。{:soso_e128:}

点评

做得好是梦,做的不好就是胡思乱想。我梦想中国宇宙第一,是不是了不起?。  发表于 2014-8-7 14: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4: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本帖最后由 布衣者 于 2014-8-11 10:54 编辑

157、 和鲁甸地震一起随想
      天还没亮,轰隆隆的雷声把我唤醒,急忙起床关门闭窗。雨借风势,风暴雨狂。闪电如一把寒光闪闪的手术刀,把晨幕划开,随即又合上。乌云和雨雾搅合在一起,模糊了视线,后山、前海和近处的湖,都看不见了。我面朝西北默祷:让云南的昭通的鲁甸的雨,都下到这儿来吧!让生命继续得搜救,让灾民不被风吹雨淋,山不要滑坡,路不被堵塞,堰塞湖停止涨水,疾病不许流行……阿门!但也不要毒辣的阳光,请给鲁甸的上空铺一层适当的云。
       8月3日14时30分,鲁甸发生6.5级地震。至前天下午统计,地震造成410人遇难,其中鲁甸328人。云南省民政局昨日上午通报,死亡人数增至589人,鲁甸不到一天就增加了176名遇难同胞。没有瞒报漏报,而是刚刚发现。报道说,偏远地区村寨在地震中有大量山体垮塌,部分村寨几乎整村被掩埋,救援力量到达后才得以详细统计。
       死亡统计数字还会增加,非人力所能抗拒。唯有祈祷:别再大量集中“整村”地发现。
       请垂下我们高贵的卑微的头颅,为死难同胞默哀;请掏出我们的钱包,抽出一张两张三张……这是我们对生者的慰藉,因为总有一天会轮到我们或者我们的子孙。我个人不打算通过红会,虽然郭美美已经“招”了。至于你们如何捐献,悉听尊便。
       我的因地震死亡的同胞们不需要专机接回,不需要国王迎候,他们就在家乡,在那片滑落的山坡下,在轻易就坍塌的屋子里。荷兰空难者《回家》之后,我们有理由期待:他们虽然生得艰难,但死得有尊严。   
       6.5级,死亡589+,的确多了一些,不成比例,改变了我对地震破坏性的过往经验。深度裂度坡度都是原因,决定性原因一定是房屋质量-有谁要和我商榷吗?老子没空!官员们说:鲁甸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经济条件比较差,建筑物抗震性能也普遍比较差。我们理解政府的难处,并抱有深深的同情,他们穷啊,没有钱帮助震区人民盖房子。钱要用来盖楼啊堂啊馆啊所啊,国务院三令五申,他们照干!还有那么多城市的权志性垃圾,可以盖多少抗震的房屋!还有还有啊-蝗虫般铺天盖地的行政吃货队伍,好几千万,财政压力山大。人越多越不干事,闲得无聊还尽干坏事。
       在全国人民为地震灾区同胞祈福、为死难者伤痛之时,我不会吹毛求疵。国家大了,问题肯定不少,理解万岁吧。况乎当今执政者,以老眼观之,他们正在把我们引上正道,这是一盘很大的棋,我谨代表子孙们全力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我自己的子孙,如果他们同意!
        但是同朝为官,也不必急于撇清关系。地震与水库有无关系?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认为,大型水利设施蓄水之后,在库区可能会发生规模3、4级的小地震,但能否认为7、8级的巨大地震事件与水库蓄水直接相关呢?“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请注意:潘避开了4级以上7级以下地震。但他同时提到:“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兴建之前,当地没有比较多的地震记录,但水库蓄水之后,1962年发生了6.1级地震,这被业界公认为是一次和水库蓄水相关的地震事件。”
       潘的观点还包括:“大型水利设施兴建,水库的蓄水会改变这个地区的地应力水平。由于上面人为地多加了一盆水,使得库区的地应力增加,水在断层之间渗透摩擦减小,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地震
     “在汶川地震之后,就曾有学者提出水电站蓄水以及水电站密度跟地震是否存在相关性的话题。但没有两者直接相关的证据。
     “当大型水利设施蓄水以后,会引发一些小地震。从现在观测和研究情况来看,并不能认为大地震和水库蓄水之间有非常紧密的直接联系。”
       《昭通地震与水库无关》的新闻充斥于各类传媒,但我没有看到哪位专家下结论。有没有不“非常密切”的间接的联系?专家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只是希望:当我们还整不明白的时候,不要乱作为,“乱作为”意即胡作非为。
        地震第二天,8月4日,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现场联线:震中龙头山镇的龙全中学目前食品匮乏,只能吃外面输送进来的泡面,地下水和自来水,因为地震水质比较浑浊,目前救援人员只能用浑水泡面做饭。
       老百姓看了这则新闻,一定会为人民子弟兵深深感动,为当地群众的境况担忧,迫不及待想要伸出援手。有个叫环球的家伙却不这么想,它一口咬定:假的!别有用心!按照环球逻辑,这是给组织和主义抹黑!怎么可能?绝对不会!就是沒有!有也没有!不过,今天它终于松口了。
       我在汽车行进中听“中国之声”反击:“很多记者在现场吃了浑水泡面,现场拍摄的视频……他们先入为主罔顾事实……这种媒体的整体视角出了严重偏差……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救人是第一位的……有些媒体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报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是录了音的,接下来是噼噼啪啪的掌声,那是我的冒险放开方向盘的鼓掌,孤独而热烈。
       这是一出悲剧、喜剧和闹剧。但在从业30多年的专业媒体人眼里,它是一出正剧。两家主流媒体没有“统一思想”,更没有统一“口径”,秉持各自的主义良心展开真假之辨,正邪之争,有可能为百姓提供更真实的信息。把这件小事放在一个更大的格局里考察,心里突然亮堂了许多!
       我的乐观是不是太超前了?(2014/8/6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1: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158、生于丁酉七月十四
         1957年,父亲26岁。农历七月中旬,眼见得媳妇儿将要临盆,他找队长请了几天假,在家陪产。这天鬼开门,他见我在母亲肚子里没有什么动静,背了网下河捕魚,待回得家来,我已经上世了,正哇哇大哭哩!生辰八字中时辰为“申”,下午四五点的样子。
        七月十四(或十五)中元节,这是道家的说法,佛家称盂兰节,亦即鬼节。这一日,阎王爷开了地狱之门,放小鬼回家;无家可归者,也结伴到人间走走。故说此日阴气甚重,人不可孤单夜行,免得撞上孤魂野鬼。这一民俗节日远比“七夕”、“清明”讲究,民间要设道场,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亮回家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为死者的灵魂超度。官家也要积极引导、参与,因具尊祖尽孝之德,有利于和谐社会。上世纪50年代,中元节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封建迷信,遂被取缔。改革开放初期,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中元节却消声匿迹。幸在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中,上元节得以保存。2010年,香港“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还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无法考证我是“回家”还是误打误撞,总之我就出生了。我是父亲的首位儿子,他自是乐不可支,不知那天他网了鲫魚没有,鲫鱼可以催奶。我的上面还有个银珍,大我3岁,是个小姐姐,我出世没几天她就死了,不知为何。她没得什么重病,只是哮喘。我的祖母35年前就去陪她了,母亲前年4月也去了。在那边,她们谁比谁年纪更大呢?
       这事又带给我另一重思考:所谓血亲,只是伦理道德的考量;情感上,总得日久才能生情。譬如我对相距久远从未谋面的祖父、银珍姐,就难说感情;人却可以与一条狗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若问我幼小羸弱的生命如何穿过荒诞疯癫的原野,这就大有说道了。我渐渐发现我是被派来做见证的。到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完成,电闪雷鸣暴风骤雨山呼海啸摧枯拉朽,仅用了几年时间,就把实行了几千年的私有制,转变成公有制,空前又绝后,谁要是阻拦,社会主义滚滚车轮就碾破他的花岗岩脑袋。按下来干点什么呢?右已经反过了,只能往左,再往左……
       郑重纠正一个历史错误:大跃进不是始于1958年,应以我的出生为标志。我刚满月,党就召开八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农业大跃进的序幕。随后,毛诗人亲自提出:以“跃进”的速度提前实现《纲要》目标。一声令下,各地雷厉风行,浮夸风立即泛滥。各地开始竞放“卫星”。水稻亩产130434斤,小麦亩产8585斤,百尺竿头更上层楼,登峰造极再仰望星空。
       《炎黃春秋》杂志社副社长杨继绳80万字皇皇巨著《墓碑》,记录三年大饥荒历史,70%的内容取自“一种声音”之下的十多家档案馆,应有相当高的可信度。他同意一些专家的统计:3500万人。但在我父亲的记忆里,褚家潭子无人吃过野菜树皮观音土,“胡萝卜煮糯米稀饭好吃,不晓得后来为么事不煮了”。我记住了他的念想。
       父亲讲集体食堂,我用依稀的印象填充。食堂建在传平叔门口,南瓜、冬瓜堆成小山,冬季有白菜和胡萝卜。魚常有,也见过鸡和猪油渣子。队里仍然私分粮食,家里并未断炊。三四岁时,我吃过母亲用小瓦罐煨的白米饭,香喷喷,真是无法形容!你们现在也可以试的,但不能用电饭煲,须在灶堂里用草木烧煮。
       他告诉我几个名字,嘱我记住;县委书记李金玉,公社干部张先洪和龚一美(音),大队书记汤方金,大队长厚金爹。为了不让人民饿死,李金玉和县委副书记韩耀辉、马香魁、徐伟,县长辜呈清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全县受株连遭法办、戴帽、开除党籍工作籍、撤职、降职处分的国家干部有341人。他们践行了党的宗旨:为了人民利益牺牲一切!另外许多官员的行为与这个宗旨正好相天-为了上峰的意志和个人的前程,他们可以践踏百姓的利益直至生命!
        我在闹闹哄哄中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现在成了个老东西。神州从未停止过折腾:……三面红旗、四清运动、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我在搜寻史料时,看到太多的雄文企图证明:今之农村改革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继续和发展。一个由私而公,一个由公往私,这是不折不扣的反向运动好不好?小心我奠出邓先生指示:拨乱反正!肝友夏花建议取消专家,我可以划圈同意,尤其是人文科学专家。自然科学专家也不可靠,他们可以论证三门峡水库有百利而无一害;又居然运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证明了亩产百万斤的可能性。
       又扯到一边去了,心还是不静。57年,57岁,年与岁同,一生只能碰一次吧?七月十四,8月9日,大光先生说是19年遇一回,大体如此。过完这个生日,我的阳历阴历生日同一天,就再也不会有了,除非我能活到2071年,114岁-就算是个“中国梦”吧,圆和不圆,与我无关,我且入席去也!(2014/8/9 待续)

点评

再过一甲子。  发表于 2014-8-12 21:13
我们不一定超越梦想,但我们可以在梦想中超越。富含哲理,参透人生!  发表于 2014-8-12 10:46
我想起来了,大光19周岁了,今年公历(8月17日)和农历的新生日也重合了。一个轮回?  发表于 2014-8-9 18:19
祝生日快乐!我们不一定超越梦想,但我们可以在梦想中超越。  发表于 2014-8-9 18: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9 12: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洛阳
本帖最后由 灿烂夏花 于 2014-8-10 16:55 编辑

不管2071啦,且行且写吧!今天,在布兄的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您的生日宴上请声情并茂地宣读一下来自夏花的生日贺词——遥祝布兄继续灿烂,没有尽头!生日快乐!

点评

生日宴  发表于 2014-8-9 16: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9 14: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老同学生日快乐!

点评

博导同学夏安,暑假不出来走走,深圳天气真好!不比武汉满城挖  发表于 2014-8-9 20:35
博导学兄夏安!暑假也不出来走走?深圳天气真好,不比武汉满城挖哈!  发表于 2014-8-9 16: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1 20: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布衣者命硬,诞于丁酉七月十四,父入水捞鱼之时来人间。阎王爷开地狱门放出来的人能不硬吗?下地几天哭闹的把姐送回了阴曹地府。此人南边有水为贵地,有难避难,遇坎过坎,逢凶化吉。此言乃是街头算命叨咕的几句。

     说了也是,国受多灾,你癌症几度侵身,安然之。57年,57岁,年与岁同,一生只能一次。若有二次,那叫专家预言也不是没有可能,科学家曾经说过人类的基本寿命理论上达到140岁,就像在疯狂的年代钱学森表示亩产达万斤是可以做到的。 如像夏花的生日贺词——遥祝布兄继续灿烂,没有尽头!那会是什么样?活到2071年,114岁。但年与岁不同了。
    总之,我认为你是有福之人!

点评

等兄来南方,祸我去南京,见面细聊,都是艰难过来的,不能不潇洒啊!  发表于 2014-8-12 11:14
九九老兄也替我算了一卦。能活过来,还能往前走,一定有神灵看护,我们都一样啊!愿神眷顾移植人!  发表于 2014-8-12 1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0: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159、一个人走在山道上
      周日又爬塘朗山。一个人独行,或徐或急,或停或走,全由两只脚说了算,也不定什么目标,是极自由放松的一种状态。天气晴好,又有山风拂面,很是爽朗。盘山路林木蔽日,阳光晒不着人,却很恰当地洒落些日光,随风随影摇动,斑斑驳驳,恍恍忽忽。
       入秋才几天,上午九十点钟,蝉叫得更欢了,这是孤男寡女最后的疯狂。刚开始,秋蝉的鸣叫我是听不到的,我戴着耳机听歌。手机里下载了上百首歌曲,多数是十几二十年以前的旋律。它们随机播放,我一般不干涉,这导致我的记忆也像小兔子一样跳来跳去。这时候正在播放《窗外》,我不是特别爱听。还是十几年前,我出了车祸,两次手术,拄了一年多拐扙。为了烘托卡拉0k效果,我学了残疾人李琛的这首歌。当时觉得拄拐棍唱歌也很牛逼。其实我不擅唱歌的,嗓子一直打不开,就像我的生命,始终不能放肆和张扬。
        周末爬山的人不少,男女老少都有。年轻人多从陡峭台阶登山,走盘山路者多中老年人。我见到有一家三代一起爬山的,第三代还在推车上坐着。老人炼了身体,晚辈陪了父母,小家伙也亲近了自然,各取所需。早来的人陆续下山,我又碰到了戴东洋帽的和平老弟,他在本地电视台评说时事,有不少拥趸。我们曾经同过事,他就住在山脚下。还有自称山脚下的,挑了担子在道边叫卖青菜,说是自家种的,我曾买过。公园门口的老哥提示我:他们是批发来的,比菜市场贵。世上可信的事不多,关健要有好心态,把上当受骗当作常态就对了。
      耳机里响起了《水手》的旋律,台湾歌手郑智化唱的:“总是幻想海洋的尽头有另一个世界 /总是以为勇敢的水手是真正的男儿 /总是一副弱不禁风孬种的样子 /在受人欺负的时候总是听见水手说  ……”我是踩着《水手》的节奏来到深圳的,不是要当勇敢的水手,只是不想做一个孬种。从小到大,没少挨人揍,总是被人欺负,偶而也自作自受。我逃离那座几乎透明的滨江小城,1992年尽头,满城风雨。梦是随身携带的行囊,行囊里装满自由和尊严,就没有多少空间安放欲望,倒像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东西。
       在两首歌曲转换的间隙,蝉的聒噪铺天盖地,还有别的秋虫的加入,间或一声两声地伴奏。从远处传来嗷嗷的叫声,是男人中气十足吊嗓子,引来满山遍野的反应,除了山谷回声,还有人的应合。我也吼一嗓子,明显技不如人,气短,术后肺泡严重粘连的后遗症。走急了也有点喘,差不多爬到半山腰了,微微出了些汗。“我们一起来摇呀摇太阳/不要错过那好时光/心儿随着晨风在蓝天上飞翔/太阳下是故乡……”前几天才下载的歌,因为朋友的旧地重游,把1996前后记起。这首歌前面还有句词:“年轻和我们歌唱”,真好!
       路边不时出现“山体滑坡注意安全”的蓝底白字警示牌。越往上走,滑坡现场越多,应该是上次威马逊之故。台风来时,山口风力更巨,抱着大树使劲摇,把树根松动了,加上暴雨冲刷渗透,成千上万年的山体崩塌,其中一处有几十棵树东倒西歪,山道经过清理,容人通过。我看到一些直径四五寸笔直的树木,盖房做檩子没得话说。木头房子冬暖夏凉,最符合环保和人性,现在乡村也不见木屋了,大山里也许还有。人世间变化大快,科学技术是个推手,科技也是把双刃剑。伤痕累累的山坡上露出大块的石头,有小石块滚落路中间,麻褐的颜色,我用脚去踢它,它却瞬间散开了,现出沙子的质地,是不是石头风化的结果?我想象这小山眿也是地壳运动隆起的疤痕,最初它也是石头山吧?
       不能再往上,告示说前面的路断了,有栏杆挡道。看看时间,用了1小时17分,走了全程约2/3。我爬得很慢,沿途一直在用手机拍照,听歌拍照两不误。有些景物最为我钟爱:山坡上奇形怪状的树干树枝,长相迥异色彩各别的树叶,树缝中露出的一片天,阳光随意弄出的斑驳光影。我是个有怪僻的人,好端端的花呀景呀和谐精致本色对衬不会欣赏;也不怎么照人,排斥熙来攘往的闹哄哄的人群,也不能用镜头对准美女,有偷窥之嫌,不如直接用眼睛摄取。倾斜、倒置、反差、怪异、错乱、撕裂……一切反常状态,都是我的镜头所喜。也许是生活太安稳了,心就不能平静吧!
       10点就该吃FK506,急忙甩开大步下山,整个人完全松懈,依从地球引力的作用自由摇摆。双手不作前后运动,而是左右甩起,头、颈、肩、腰、臀一起扭动,明显能觉出内里的晃荡,应该有利于肠胃的蠕动。耳机里正播出《You Raise Me Up》(你鼓舞了我 )我不懂英文的,我是怕你们不懂中文,故把英文歌名拷贝在此。我极喜欢这首歌,但我不能为之改变下山的节奏;换成《走四方》,一路大步流星:“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庄…… 一个人走在荒野上 ”。那是我刚到深圳不久,一个人裸奔在神经错乱的街头。(2014/8/11 待续)  

点评

三年以后,再说十年,也对呀!凉言兄夏祺!  发表于 2014-8-13 08:10
放松自己,一甲子有希望。  发表于 2014-8-12 2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2 16: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布衣者 发表于 2014-8-12 10:43
159、一个人走在山道上
      周日又爬塘朗山。一个人独行,或徐或急,或停或走,全由两只脚说了算,也不 ...

“一个人独行”,“一个”和“独”连用有些啰嗦,不如“一个人驴行”。玩笑。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9-9 16:09 , Processed in 0.0692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