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0|回复: 0

[经验] 微小病毒B19感染致肾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分析5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5 17: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微小病毒B19感染致肾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分析5例
作者:陈栋 魏来 蒋继贫 冯锦城 李军 卢峡 明长生 陈知水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来源:《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5年9月 第36期第9卷


    近年来,人微小病毒B19(HPV B19)感染与血液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HPV B19是微小病毒科微小病毒属中目前已知的唯一致人类疾病的病毒,也是动物病毒中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的DNA病毒。而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是指因骨髓中红系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如所致的一种贫血,本质是以骨髓单纯红系造血衰竭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临床综合征。其中肾移植受者由于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发生HPV B19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肾移植术后发生HPV B19感染所致的PRCA的病例,并对其诊断和治疗做一总结。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接受肾移植的5例受者,均为男性,年龄为32~55岁。供肾均来源于公民逝世后供者器官捐献。受者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二、免疫抑制方案

    5例肾移植受者的初始免疫抑制方案均为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的免疫抑制方案。

    三、临床症状和诊断

    所有5例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术后2~6个月,出现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血红蛋白最低为38g/L,出现面色苍白,困倦无力,活动后气促等贫血症状。

    所有患者予以停用吗替麦考酚酯药物,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叶酸、铁剂和维生素B12后,贫血未见明显改善,并继续出现血红蛋白的下降。检查大便潜血,排除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并反复行移植物彩色超声检查,排除移植物出血的情况。实验室检查血网织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试验),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EPO水平。排除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并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和骨髓活组织检查,病毒学检查HPV B19 IgM抗体。

    四、治疗方法

    一经确诊为HPV B19感染所致的PRCA,停用吗替麦考酚酯,继续应用他克莫司和甲泼尼龙免疫抑制治疗。应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20g/d,每日1次,共治疗5~7d;并静脉应用蔗糖铁注射液,100mg/d,维生素B12,500μg/d,EPO,10000U/d。

结果

    一、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

    5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红蛋白水平最低为38g/L,网织红细胞计数严重偏低,检查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和EP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5例患者经过以上综合治疗3~4周后,贫血明显改善,血红蛋白逐渐爬升至100g/L以上(表1)。

    5例患者治疗前后移植肾功能维持良好,未见明显改变。
       
1 微小病毒B19感染致肾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分析5例.jpg

    二、骨髓活组织检查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

    5例患者均经骨髓活组织检查和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为PRCA。骨髓活组织检查提示,骨髓增生减低,粒系红系比例增大,粒系以中幼以下阶段细胞为主,红系少见。易找到巨核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淋巴细胞散在分布,易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图1A 略)。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提示,粒系比例偏高,红系比例明显降低,红系增生减低,可见出现特征性的巨大原始红细胞,原祖红细胞内可出现巨大空泡,有伪足和(或)核内嗜酸包涵体形成(图1B 略)。

    三、HPV B19病毒学检查结果

    HPV B19 IgM抗体为阳性,提示急性期感染。结合实验室检查、骨髓穿刺诊断为HPV B19感染所致的PRCA。

讨论

    PRCA是以血红蛋白下降、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中原祖红细胞减少甚至消失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器官移植后PRCA病因以药物不良反应和HPV B19等感染为主。HPV B19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单链DNA病毒,骨髓组织有高度亲和性红细胞及巨核细胞上具有的P抗原是病毒的受体,具有细胞毒性作用,从而引起细胞凋亡。此外HPV B19感染还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以及病毒直接破坏造血细胞而发生PRCA。

    在肾移植受者中,HPV B19感染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发热、严重贫血,偶发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常见的类型是PRCA,一般无皮疹及关节肿痛。Xiao等报道,国内肾移植受者HPV B19的感染率为18.75%,主要表现为贫血、尿液异常、血肌酐水平升高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对于肾移植术后不明原因的贫血患者,排除出血、慢性失血、溶血及其他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障碍,特别是伴随发热,网织红细胞计数下降,C反应蛋白下降,血清铁、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EPO不低,EPO治疗反应差者,应疑诊HPV B19感染,进行HPV B19的检测。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检测方法,一种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HPV B19特异性的IgM和IgG抗体,特异性IgM阳性提示HPV B19急性感染期。另外一种主要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HPV B19的DNA,如果HPV B1 DNA阳性提示体内存在HPV B19的复制。

    HPV B19感染所导致的PRCA的骨髓细胞学表现主要是可见红系成熟障碍,如果发现原祖红细胞内可出现巨大空泡,有伪足和(或)核内嗜酸包涵体形成,诊断价值更高,对PRCA及HPV B19感染的诊断有确诊意义。因此,对怀疑HPV B19感染导致PRCA的病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结合PCR检测和(或)ELISA方法及其他实验室指标进行确诊诊断。本组5例患者,均为严重的顽固性贫血,经过常规的补充铁剂、叶酸和EPO治疗后,贫血无明显改善,骨髓穿刺提示PRCA,进一步检查发现HPV B19 IgM阳性,诊断得以明确。

    治疗上首先要停用影响骨髓造血的药物,包括吗替麦考酚酯等。IVIG是PRCA首选治疗方案,对于免疫抑制的个体,推荐剂量为400~500mg/kg/d,持续应用至少5~7d。应用IVIG治疗HPV B19相关PRCA的机制可能是:(1)提供特异性保护抗体,IVIG为多克隆制品,含有多种特异性IgG,均有一定量的HPV B19特异性抗体,用于中和体内的HPVB19病毒;(2)免疫调节作用,增加了患者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使疾病治愈或者缓解。由于IVIG可以导致肾小管坏死,造成肾功能衰竭,因此IVIG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肾功能。在本组病例中,我们应用IVIG,20g/d,连续应用5~7d,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同时,我们加强支持治疗,应用大剂量EPO,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促进骨髓细胞造血。在免疫抑制治疗方面,有文献报道环孢素A可以用于治疗大部分原因导致的PRCA,也有研究认为,器官移植术后PRCA患者转换他克莫司为环孢素A有助于HPV B19的治疗和预防复发。在本组病例中,我们维持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未转换为环孢素A治疗,停用吗替麦考酚酯除了避免骨髓抑制之外,还可以降低免疫抑制强度,有利于HPV B19感染的控制,也未见排斥反应的发生,移植肾功能良好。所有5例患者采用上述治疗方案,均得以治愈,并未见复发,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5-8-2 17:36 , Processed in 0.0253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