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AKLES试验表明,标准组(环孢素+激素)、CNI撤离组(依维莫司+EC-麦考酚酸钠+激素)和低剂量CNI组(依维莫司+环孢素+激素)在随访2年后,3组BPAR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NI撤离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34% vs 22%,25%);随访60个月时,GFR在CNI撤离组中最高(68.92mL/min),且明显高于低剂量CNI组和标准组(P<0.05)。
同样的,ZEUS试验随访1年后发现,依维莫司组的GFR明显高于CNI组(P<0.01),但BPAR发生率也高(10%vs3%)。虽然试验完成率相似(CNI:81% vs 依维莫司:76%),但退出试验的主要原因为药物不良反应,且口疮、血小板减少症、腹泻在依维莫司组中更常见。
类似的试验还有CENTRAL和SOCRATE,他们同样认为转换1年后,依维莫司组的肾功能有显著改善,但急排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对于移植术后早期转换为mTORi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转换1年后的肾功能有明显改善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但长期获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相对的,转换后BPAR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但肿瘤及CMV感染的发生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