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2|回复: 0

[药物相关] 性别对肾移植受体霉酚酸血药浓度影响的临床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 16: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霉酚酸(MPA)类药物作为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MMF)是MPA类药物的典型代表,为MPA的脂化前体药物,能够在体内水解脱酯转化MPA活性成分发挥作用。MPA通过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阻断鸟嘌呤的合成途径,有效抑制T、B细胞增殖,从而起到有效的免疫抑制作用。随后在肝中经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代谢为失活产物葡萄糖醛酸MPA(MPAG),主要经肾清除。
  MPA在肾移植受体内的血药浓度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种族、基因的多态性、体质量指数以及其他共用药物的影响。曾维胜等研究了性别对肾移植术后受体MPA血药浓度的影响。


  一、一般资料


  该研究以2009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活体肾移植的115例受体作为研究对象。115例受体中,男61例,女54例,年龄(30±7)岁,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高血压肾病35例、糖尿病肾病21例、肾病综合征11例、多囊肾6例、IgA肾病3例及其他1例。
  入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肾移植手术。
  根据受体性别不同,分为两组:S1组(男):61例,年龄(32±7)岁;S2组(女):54例,年龄(29±6)岁。
  免疫诱导与免疫抑制方案:所有受体手术当日及术后第4日,均予以静脉滴注巴利昔单抗20 mg。手术当日,术后第1、2、3日分别予以静脉滴注甲泼尼龙500、360、240、180 mg冲击治疗,术后第4日改为口服泼尼松80 mg,以后逐日递减10 mg至20 mg为止,维持3~6个月。术后第3日起,采用他克莫司(每次2 mg,每日2次)+MMF(每次0.75 g,每日2次)+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


  二、研究方法


  国内外的研究认为,MPA血药谷浓度为1.0~3.5 μg/mL时与国际MPA治疗药物监测讨论会议推荐0~12h药-时曲线下面积有效暴露量30~60 μg·h/mL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但0~12h药-时曲线下面积的测定需要每次服药后不同时间点多次采血,不适用于临床。
  因此,本研究中受体服用上述剂量的MPA至少1周,即MPA血药浓度达到稳定后进行血样采集,采样时间为清晨服用免疫抑制剂前0.5 h,取患者静脉血2 mL,分离血浆,采用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PA血药谷浓度。通过监测两组受体服药后1、2、3周和1、2、3个月的MPA血药谷浓度,分析两组受体MPA血药谷浓度情况,并分析两组受体肾移植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三、结果


  (1)两组受体服药后不同时间MPA血药谷浓度的情况
  两组受体服药后不同时间MPA血药谷浓度的比较见表1。服药后1、2、3周和1、2、3个月,S1组受体的MPA血药谷浓度均小于S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表1 性别对肾移植受体霉酚酸血药浓度影响的临床分析.jpg
  S1组与S2组受体服药后不同时间MPA血药谷浓度均数的比值见图1,可见服药后不同时间点S1组与S2组受体MPA血药谷浓度均数的比值较稳定,波动在0.71~0.84。
图1 性别对肾移植受体霉酚酸血药浓度影响的临床分析.jpg
  S1组MPA血药谷浓度<1.0 μg/mL者的例数较多,尤其是术后1、2周,达到44%、20%,而S2组MPA血药谷浓度>3.5 μg/mL者的例数较多,波动在30%~78%,随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表2)。
表2 性别对肾移植受体霉酚酸血药浓度影响的临床分析.jpg        

  (2)两组受体肾移植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S1组中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3例因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物失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高; S2组中7例发生胃肠道紊乱,3例发生肺部感染(表3)。
表3 性别对肾移植受体霉酚酸血药浓度影响的临床分析.jpg

  四、讨论


  MPA类药物用于肾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早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的共识,且用药剂量也已基本有了统一标准,但是同一用药剂量下MPA血浆暴露量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研究表明MPA血浆暴露量明显存在性别差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专家们的关注。MPA代谢酶UGT在雌性、雄性个体中的活性差异是影响MPA血浆暴露量的决定因素,有研究通过染料木黄酮证实在雌性小鼠体内UGT代谢木黄酮的速率低于雄性小鼠。雌激素对UGT代谢活性起着重要作用,雌激素与UGT在肝脏中竞争受体,从而降低了MPA代谢速率,导致服用同等剂量MPA类药物的女性肾移植受体体内MPA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男性。有研究表明雌激素水平降低的围绝经期(年龄>45岁)女性受体,其MPA血药浓度低于年轻(年龄<45岁)女性受体。
  临床应用MPA类免疫抑制剂抑制机体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一般情况下采用固定剂量,欧美国家推荐的MMF标准剂量为1.0 g(每日2次)。国内各移植中心所采用的MMF标准剂量不同,一般介于0.5~1.0 g(每日2次),我中心采用的MMF标准剂量为0.75 g(每日2次)。由于白种人与黄种人体质的不同,国内推荐的标准剂量普遍低于欧美国家,但仍能取得较好的MPA血浆暴露量。
  固定剂量下,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的MPA血药谷浓度不在国际上推荐的1.0~3.5 μg/mL范围内。以我中心选取的115例受体服药后血药谷浓度为例,S1组MPA血药谷浓度<1.0 μg/mL者的数量多于S2组,尤其是服药后1、2周,达到44%、20%,而S2组MPA血药谷浓度>3.5 μg/mL者的数量多于S1组,波动在30%~78%,且随时间呈递增趋势。由此可见,长期固定剂量下,受体MPA血药浓度并不能维持在国际推荐的血药浓度范围内,这种情况下不良事件发生率将增加。MPA血药谷浓度长期<1.0 μg/mL,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增加,严重者将导致移植物失活; MPA血药谷浓度长期>3.5 μg/mL将大大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紊乱(特别是腹泻)、各种机会性感染(肺部感染尤为凶险)及造血系统抑制,严重者将危及患者生命。
  研究者认为,服药后早期(1周)根据性别对MPA血药浓度的影响,可以适当降低<45岁女性受体MPA类药物的用药剂量,尤其是伴有术后感染患者,可将MMF剂量降至1.5 g/d,甚至降至1.0 g/d; 适当增加男性患者的用药剂量,尤其是疑似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可将MMF剂量增至1.75 g/d,甚至2.0 g/d,以保证患者早期MPA血药浓度控制在国际推荐的血药浓度范围内。后期血药浓度稳定后可以通过对MPA血药浓度监测来调整用药剂量。
  大量数据表明MPA血药浓度监测非常有必要。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出院患者进行门诊随访时限不确定,血药浓度监测比较困难,而明确性别对MPA血药浓度影响的预测作用可适当延长血药浓度监测的周期,提高患者门诊随访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性别(雌激素)通过影响MPA代谢酶UGT的活性,从而影响MPA血药浓度。临床上对于女性患者,在随访、监测血药浓度、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时,应考虑到雌激素水平对于MPA血药浓度的影响。


本文摘自《性别对肾移植受体霉酚酸血药浓度影响的临床分析》,仅供学习交流,完整准确内容请查阅原文。
原文作者:曾维胜,李珍,宋秘,张长升,祝敏,曾云俊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原文来源:《器官移植》 2018年9月 第9卷第5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移友网社区 ( 京ICP备18051075号-2 )

GMT+8, 2024-11-22 18:35 , Processed in 0.0315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